“殿下,请恕微臣斗胆直言,这边境之地,风起云涌,暗流涌动。虽经多次肃清,狡猾的探子与奸细仍如蝼蚁般潜藏。您身为帝国储君,金枝玉叶,怎可轻易涉此险境?想必这一切皆是去病年少气盛,一时冲动,微臣恳请殿下,让臣亲自护送您安全返回长安,以保万无一失。”卫青的话语中,既有坚决也有无奈,他深知自己的立场与责任,更担心外甥霍去病年轻冲动,可能给太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白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轻轻摆手,目光掠过身后那位愈发超凡脱俗、仿佛从古籍中走出的东方朔,再转向一旁满脸兴奋、跃跃欲试的霍去病,心中暗自思量:这是要亲眼见证一个传奇的诞生吗?他微微摇头,心中已有了计较。“我们原本计划深入北疆,探听敌情。闻听匈奴南下肆虐,小霍心急如焚,不顾一切赶来援助。长平侯之名,果然名不虚传,我们紧赶慢赶,却也只赶上了收拾战场的尾巴。幸而小霍眼疾手快,未让右贤王等人逃脱,此行也算有所斩获。”
言及此,白甜话锋一转,眼神中多了几分认真与期待:“其实,我此行还有一事相求于卫侯爷。小霍天生将才,浑身是胆,我岂能让他这等天赋埋没?若卫侯爷不弃,可否让小霍随您左右,哪怕只是个端茶递水的小兵,也能让他亲身体验战场的残酷与不易。如此,将来他独自领兵时,方能更加谨慎,避免骄兵必败的教训。”
太子殿下这番话,字字句句皆显露出对霍去病的深厚期望与信任,却让卫青心中五味杂陈。他未曾料到,太子与霍去病之间的情谊竟已如此深厚,仿佛已超越了舅甥之情,成为了真正的战友与知己。这份突如其来的亲近,让卫青既感欣慰又觉压力重重,他知道,自己肩上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荣耀,更有守护这份深厚情谊的责任。在那片被历史风霜轻抚的天地间,卫青的面庞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困惑与释然交织的神色。谈及霍去病乃是将才之论,他心中并无丝毫波澜,只因这份卓绝的军事天赋,早在霍去病稚嫩的肩头上悄然绽放时,便已被他这位慧眼识珠的舅舅捕捉,并如同培育珍稀幼苗般,倾注了无尽的心血与期望。此刻的谦逊,不过是深藏不露的另一种姿态。
“然而,陛下之意,本是欲使去病伴于太子殿下左右,以伴读之名,行守护之实。”卫青的话语间,透着一股托付的深情与不易察觉的微妙。在他心中,这看似简单的安排,实则蕴含着陛下对卫家的深沉考量与保护——既可防范未来朝堂的风云变幻,又是对卫家世代忠诚的肯定与嘉奖。这份君恩,厚重如山,让卫青心生感激,誓以余生相报,即便前路荆棘满布,亦将义无反顾。
白甜,这位以智慧著称的谋士,深知触动人心之关键在于精准拿捏。她轻启朱唇,一番言辞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殿下何曾缺过伴读?长安城内,愿为殿下鞍前马后者,恐已如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至于伺候之职,宫廷之内,自有训练有素的侍从,何需霍去病这等不羁之才?然则,我大汉疆域辽阔,正值多事之秋,最缺的,便是如舅甥二人这般,能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护佑万民安宁的将帅之才。卫侯爷,您已是名震天下的战神,令匈奴闻风而逃,边境百姓因您而得享太平。而我,更愿见小霍接过这面旗帜,不仅成为您的骄傲继承人,更要成为我大汉边疆上那座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此言一出,不仅卫青,就连在场众人皆为之动容。他们仿佛能看到,在未来的岁月里,霍去病以一种近乎痴迷的热情,穿梭于山川湖海之间,不仅享受着旅途的乐趣,更将每一寸土地、每一份人情、每一条路径,都细细镌刻于心。那两大册子厚厚的游记,不仅仅是游历的记录,更是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见证。与那些只知顺从、安于现状的贵族子弟不同,霍去病以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洞察着这个世界,准备随时为守护这片土地而战。
白甜与东方朔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对霍去病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在这段充满创意与想象的改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生动、鲜活的故事,一个关于成长、责任与传承的传奇正在悄然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