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绝望赌徒 > 第23章 血脉的牵引?

第23章 血脉的牵引?

    而今,白甜道士不经意间的话语,如同钥匙般轻轻转动了尘封的记忆之门,让贾母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她不禁暗自思量:这位小道士,眼神清澈,举止不凡,似乎并非空穴来风之人。加之其背景复杂,此番造访贾府,莫非真有深意?

    若是黛玉果真有非凡来历,那么她的婚事,便需更加谨慎对待,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涉及家族安宁与荣耀。贾母心中暗自盘算,决定私下里约见张道长,一探究竟。毕竟,林家虽已式微,但其底蕴深厚,财产数目,外界虽难以精确,但贾府中人心中自有明镜。黛玉作为贾府的外孙女,自是备受宠爱,但若真有林家血脉的其他继承人现身,那将是怎样一番风雨飘摇?

    为了家族的和睦与安宁,贾母决定将此事暗中处理,不让它成为台面上的纷争。她深知张道士爱护弟子之心,定也不愿见首徒名誉受损。于是,她紧紧握住白甜的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长叹一声:孩子,你们年轻人的事,老身自会妥善处理。至于观主提议的法事,一切依从便是。自老公爷仙逝后,我贾府年年诚心祈福于清云观,本以为是儿孙孝心所致,未曾想竟是老公爷在天之灵对家的牵挂。此番既是老公爷之意,自当遵从。你且回去转告观主,明日我即遣琏儿前往,一切法事安排,皆听从道长吩咐。为老公爷尽孝,我贾府儿孙,自当全力以赴,绝无二话。

    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又巧妙地安排了后续事宜,尽显贾母作为大家长的智慧与温情。在欢声笑语交织的华堂之上,清风那抹淡若晨雾的微笑悄然绽放,仿佛是春日里最温柔的风,轻轻吹散了空气中的微妙尴尬。他躬身一礼,言辞间带着几分俏皮与承诺:“老太君安心,小道必以云鹤之姿,将您的慈训化作春风,送达观主耳畔。”

    贾母,这位历经沧桑却智慧不减的耄耋之年,以其独有的机敏与风趣,轻描淡写间便编织了一场注意力的华丽转移,不仅巧妙避开了白甜与林黛玉间那抹不易察觉的相似,更让“暮年居所”四字在欢声笑语中淡出了众人的思绪。而她的眼眸深处,不经意间掠过一抹深邃,轻轻掠过王夫人,后者仿佛被无形之力触动,指尖的佛珠加速旋转,目光低垂,思绪万千。

    白甜,这位心思细腻的女子,如同暗夜的观察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微妙的一瞬,心中暗自思量。离开之际,她的目光并未追随那才情横溢的林黛玉,而是温柔地落在了迎春身上,一抹深意一闪而过,随后,她转身,带着几分决绝与从容,步入夜色之中。

    清虚观内,月光如洗,清风与张观主对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默契。清风欲言又止,最终是白甜以她那干脆利落之姿,将自己与林黛玉的微妙联系坦然相告。两人之间,无需多言,便共同守护着那关于女儿身的秘密,仿佛是在守护着一朵即将绽放于风雨中的花朵。白甜深知,与其将来被突如其来的真相所伤,不如自己主动揭开面纱,将命运掌握在手中。

    几百万家财,背后是权力的游戏,是男丁继承与无后的微妙平衡。白甜心中明镜,贾府的暗流涌动,或许某天,她也会成为牺牲品。但她已非昔日之弱女子,她学会了用智慧去预防,用勇气去面对。正如她所悟,遮掩之下,即使消逝也无人知晓其因,不如光明磊落,让真相成为自己最坚实的盾牌。

    而在大观园的另一角,潇湘馆内,林家的旧仆们心神不宁,王嬷嬷的忧心忡忡,雪雁的满腹疑惑,以及林黛玉心中那渐渐清晰的身影,都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与此同时,藕香榭内,绣橘手中的蜡丸如同秘密的信使,悄然传递着来自清虚观的讯息,那是对迎春的呼唤,也是司琪跨越重重阻碍的牵挂。

    迎春愣住了,这一刻,她仿佛被卷入了一场未曾预料的漩涡之中,而这一切,都预示着《花开红楼》第十四章的序幕,正缓缓拉开……白甜从绣橘那双闪烁着复杂情感的眼睛里,接收到了迎春那细腻而沉重的回应,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藏在柔弱外表下的不屈与挣扎。迎春的回音,如同初春里不经意间飘落的一片残雪,虽柔弱,却透着不容忽视的清寒与坚持:“告诉她,我无惧,嫁便嫁了。”

    白甜的手指缓缓摩挲过温热的茶杯边缘,心中却泛起阵阵凉意,她不禁轻叹,自己的一番苦心分析,在迎春的世界里,竟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未能激起太多涟漪。她未曾料到,即便自己将孙绍祖的斑斑劣迹一一剖析,那份来自原生家庭的枷锁,仍旧让迎春选择了顺从。

    原来,白甜忽视了人心的复杂与深沉,她以为自己能洞察一切,却忘了站在迎春那双被贾府高墙深院束缚住的视野中去看待世界。孙绍祖的暴戾与好色,在迎春眼中,或许只是贾府男子群像中的一抹寻常阴影。她见过宝玉的“纯真”下隐藏的暧昧情愫,领教过贾琏的放荡不羁,更目睹了贾珍那比夜色还要深沉的残忍与自私。在这样的环境中,孙绍祖的出现,不过是又一片熟悉的阴霾罢了。

    迎春的心,像是一口古井,深邃而平静,她所见的世界,狭窄而黯淡。她不知自己即将踏入的,是一条通往无尽黑暗的道路,只因为在她那片小小的天空下,父亲的爱与安排,是她唯一能抓住的温暖稻草。亲情,对她而言,既是枷锁也是庇护所,她怎会轻易怀疑那份来自血脉的牵引?

    十七岁的迎春,如同被遗忘在春日角落的一朵迟开之花,她的年华,在旁人眼中早已是凋零的前奏。同龄的女子或已为人妇,或已抱子弄孙,而她却仍在这深宅大院中,静静地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元妃的怀孕,更像是一记无声的警钟,宣告了她作为贾府联姻工具的价值已悄然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