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 第810章 门神就该守着门

第810章 门神就该守着门

    陈文一声报,李世民和李勣对看一眼,两个人同时笑了起来,不用多说,这个程知节肯定和李勣是一样的目的,又一个怕御驾亲征把他落下的。

    李世民对着陈文点了点头,陈文躬身退下,不一会儿程知节就大大咧咧的走了进来,两只袖子甩得直兜风。

    程知节笑哈哈的,跟一尊欢喜佛似的走到李世民面前,大拳头一抱,大嗓门子嚷道:“陛下,俺来了,啥时候走?”

    见过痛快的,没见过这么痛快的。李世民都忍不住笑了:“往哪儿走?干啥去呀?”

    “不是说要东征吗?打高句丽去。”程知节自然得就跟喊李世民一起去菜地拔颗白菜一样,说走咱就走呗,有啥可犹豫的呢?

    “哦。”李世民故意拉了个大长声,然后饶有兴趣的望着程知节微笑道:“我也没说带你去啊。”

    “不带我怎么行?”程知节可能是牛肉吃多了,大眼睛一瞪越来越像牛眼睛了,他还狡黠的嘿嘿两声:“尉迟恭去不了了,这回打先锋的非俺老程不可。”

    李世民眉头一皱,没听说尉迟恭有什么事啊,他怎么就去不了了?他还敢抗旨不成?

    “哦?你怎么知道尉迟恭去不了了呢?”

    “我来了啊。”程知节啪啪地拍了拍胸脯,骄傲的一仰脖:“他是右武候大将军,我不在他敢走吗?”

    程知节这铁算盘打得铛铛响,他是左屯卫大将军,尉迟恭是右武侯大将军,他俩不能同时离岗,否则的话宫门可能都没有城门安全了。

    李世民和李勣又对视了一眼,没想到程知节的心眼这么贼,你想去就说你想去的,你把别人的路给堵死,干什么玩意儿?

    “敬德他其实”李世民刚说出敬德两个字,程知节就抢着说道:“他都是门神了,就守门得了。打仗还得看俺老程的,我保证都打服他。”

    程知节最堵心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尉迟恭和秦琼被封为了门神,年年过年都贴他俩的画像。

    另一个就是李治无心的那一句“以德服人”,说皇帝出门就爱着尉迟恭,遇上有人不服,就让尉迟恭去摆平,敬德一出,对方立马就服了,因此叫做以德服人。

    说实话李世民还真没有开始计划带谁去东征,打仗也不是抬屁股就走的事,不过眼前这两位可以定下来了,人家都追到这儿了,不能一盆冷水浇上去。

    尤其程知节都咬牙切齿的提出“门神”两个字了,李世民怎么也得让他扳回一局,不然这后半辈子都只能用妒火中烧来形容了。

    远在长安的尉迟恭可不知道,自己的东征之路还没开始就已经被断掉了,他还每天不知疲倦的跟太子打听:“东征的事定下来了吗?”

    李泰怎么看他怎么像个铁憨憨,明知道自己不同意东征,他还天天来问,他那积极性都快溢出脑门了。

    “哪有这么快定下来?再说定下来了的话,我还能瞒着不成?”李泰看他那副恨不得马上就冲到战场上去的模样,笑道:“东征不是小事,我看成不了。”

    “陛下决定的事,肯定能成。不过陛下要御驾亲征可不行,我都上书三次了,东征我一定要挂帅。”

    尉迟恭自说自话,自己把自己哄得很开心,想想战鼓咚咚的敲、尉迟大旗随风飘扬、万马千军喊杀连天,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李泰拿他也没办法,只是浅浅的笑着,每个人的奏章都得经过李泰的手,才能往洛阳送。

    李泰清楚的知道尉迟恭的奏章里写的什么,他倒是没撒谎,他真的是支持东征,至于为什么要东征,东征有哪些利弊,这些他一个字也没写,他的奏章就一句话:“东征我为帅,可乎?”

    李泰只是扫了一遍所有的奏章,没有扣押任何一份,大家的意见也非常的一致,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同意东征,其余的百分之十是坚决不同意御驾亲征。

    雪花一样的奏章飞进洛阳宫,就如同是飞进了火炉之中,瞬间就消逝得无影无踪,没起到一丁点的作用。

    李世民还真的一个一个打开看了,看完了就放在一边,也不批复。

    其中言辞最为激烈的就是魏征,若不是魏征身体一直不太好,他都想到洛阳来,当面大骂皇帝一顿,不把他骂清醒了,绝不罢休的那种。

    魏征的奏章是最能触动李世民的,别人的话李世民都不往心里去,魏征的话他真的听得进去。

    但是这一次他沉默了,他决定像对待别人的意见一样的忽略魏征的意见,他承认魏征说的都对。

    大唐如今看起来的确很强盛,但是这强盛的背后,实力还是稍显不足。

    高句丽如今看起来的确是很混乱,但是这混乱的背后,其实只是内部权力的更替,实力并没有伤筋动骨。

    别人都只看到了大唐百姓对东征的惧怕,生怕东征又要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生怕东征又要狂征暴敛、苛捐杂税,生怕东征又要十室九空、流离失所……

    魏征却看到了正因为东征曾给了百姓们如此深痛的创伤,百姓们对高句丽的恨也高如日月,所以现在东征未必就能动摇民心,说不定还是顺应民心之举。

    但是仇恨再深,它也只是一种情绪,我们不能发泄情绪,追求解恨;我们要发现方法,追求解决。

    我们要的不是跟高句丽来一场痛快的对决,也不是要打赢高句丽,而是要灭掉高句丽,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力和信心,所以我们还要再苟一阵子。

    不用担心仇恨会消失,所谓国仇十世可报,这份刻骨铭心的恨不会随着时间而冲淡,我们不打他,不是忘记了仇恨,而是时机未到。

    这些道理李世民都懂,李世民想要的不是一次性灭掉高句丽,而是不断的征讨,让他没有喘息之机,不给他发展的机会。

    李世民相信自己奋力一击,纵然不能灭掉高句丽,也能给高句丽带去极大的创伤。

    打赢了自然是好,纵然是打输了,战之罪在我的身上,天下臣民苦怨的是我,青雀就可以好好的收拾战争留下的伤口,搏得贤主的美名。

    这一仗打赢了,李世民就是雄才大略,打输了就是好大喜功。

    李世民看着天边的落日,脸上浮起浅浅的笑容,人到暮年了,早已没了功名之心,只想给儿孙留下个锦绣江山。

    发了一会儿呆,李世民忽然有点想孩子们了,好久没见到他们了。

    “阿爷!”李承乾破音的呼叫,吓李世民一激灵,不知道什么事让一向沉稳的李承乾这么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