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昔昔盐》让李泰唏嘘了半个晚上,房遗月的《昔昔盐》没什么具体的内容,就是写了一腔的相思之情而已。
李泰感慨的是薛道衡的《昔昔盐》,他最近一直在看《隋史》,里面记录了这段往事,隋炀帝自身才华横溢、喜好诗赋,于是下令让大臣们在金殿上写诗。
所有的人都知道皇帝是个才华盖世又嫉贤妒能的人,没有人认真写,全都应付了事,写的要多没水平就多没水平,唯有薛道衡一人把皇命当圣旨对待了。
一首《昔昔盐》交上去,隋炀帝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就一直苦思冥想,非要写一首比它好的,结果用尽千般心、唯叹一声哀,终是写不出来。
后来薛道衡多次进谏被贬,仍然痴心不改,七十多岁被人诬陷,他以为皇帝一定会还他清白,他一个劲的催人家快点审,快点结案我好回家过年。
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皇帝的赐死诏书,他甚至不相信诏书是真的,皇帝还巴巴的跑过来,问他一句:“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薛道衡一死,海内齐冤,隋末之乱也逐渐拉开了序幕。他的儿子薛收在房玄龄的推荐下,做了天策府的记事参军,后来也死在了任上。
李泰画二十四功臣图的时候,李世民还要求把薛收也给画上去,奈何薛收死于武德七年,那会儿李泰才四岁,一丁点关于薛收的记忆也没有,他实在画不出来。
李世民遗憾的说了句:“薛收遂成故人,恨不早图其像。”又对房玄龄说:“薛收若在,当以中书令处之。”
中书令是可以跟房玄龄并肩的宰相之一了,可见李世民对薛收的器重。
李泰捧着书信在屋里走来走去,想起这一段往事就不住的摇头叹气,既为薛道衡这个耿直还有点天真的老头惋惜,又为隋炀帝的心胸狭隘感到遗憾。
隋炀帝不是没有才华,相反他比绝大多数人的才情都要高,他也不是没有远见,他看问题之远穿越千年。
他手下能臣悍将不可谓不多,他要是不那么自傲,要是稍微有点容人之量,何至于把江山祸害没了?
性格决定命运,皇帝的性格决定国家的命运。隋炀帝那个极端的性格,他创下的功绩不亚于秦皇汉武,他积下的罪孽也不低于商纣夏桀。
“二郎”云海实在看不下去了,也不知道这个房小姐的信里写了什么,太子愁的连觉都不睡了,他只好过来劝劝:“夜深了,明天还要上朝呢。”
“嗯”李泰放下书信,轻轻的叹了口气:“把烛台移过来。”李泰说着伸手拿起一支毛笔,看砚台里的墨干了,便又去拿砚滴。
云海抢先拿起砚滴,面露为难之色的劝道:“二郎,明日再给房小姐回书吧。”
“我不是给她回书。”李泰见云海一脸的焦急,便轻轻一笑,放下了笔:“好吧,不写了,我是心里有点感慨想要写出来,不如我说给你听吧。”
云海看他这个状态确实是不困,也不能不让他说话,便点头笑道:“你说,我听着就是。”
李泰就从《昔昔盐》开始给他讲起了薛道衡的事情,讲完以后笑呵呵的说了句:“什么体不好写,她偏写这个乐府,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你说她是不是也感怀这段故事?”
云海微低着头,轻声的说道:“我也不懂什么,你说前隋的皇帝有才华,我就觉得二郎是最有才华的人。”
李泰撩起眼皮盯着云海愣了好一会儿,隋炀帝有才,他自恃才高、目空一切,谁都瞧不起,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遇到真比他强的,他就嫉恨交加非迫害至死不可。
云海说自己就是最有才华的人,这不就是在提醒自己,有才是好事,恃才自傲很危险么?
隋炀帝那么有才能,下场却是那么的悲惨,这不就是个活生生、血淋淋的教训么?
李泰再次拿起那封信,从上到下扫了一遍,他一拍额头,终于明白房遗月为什么要写《昔昔盐》了。
就算她喜欢写乐府,乐府里可写的也有的是,偏选一首人人尽知的作死之作来模仿?这分明就是有意的提醒,在抒情的同时还顺手敲打李泰不要忘记历史。
“这小妞子,原来她意在提醒我要谦卑为上,不要做嫉贤妒能的人。”李泰哈哈的傻笑了一气,然后直接滚去睡觉了。
第二清晨,李泰比往常起的还要早很多,他早早起来奋笔疾书,先给房遗月写了回信,后把自己昨天晚上的那点感悟形成文字。
写完以后,李泰一边更衣一边吩咐云海:“把信送到梁国公府,那些送到甘露殿。”
李世民最近也在看《隋史》,每天都和李泰讨论这些,一边总结前人成功的经验,一边吸收前人失败的教训。
李泰早饭也没来得及吃,他走出房门看向偏殿的窗户,见到一个小小的人影正临窗写字,于是问道:“晋王早上吃饭了没有?”
云海无奈的回道:“就对付个馍馍,还是看着大字吃的。”
一听这话李泰轻轻的笑了:“臭小子还挺有志气。”他这明显是昨天被兕子给刺激到了。
李泰过去喊他听政,他扭头喊道:“二哥,你来看!”
李泰慢慢的走过去,看他写了好多篇的大字,都是相同的“永”字,每一笔都写的很认真,从一张纸上的头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就能看出进步来。
李治翻出他昨天写的第一个“永”字,和今天写的最后一个“永”字,简直有天差地别之感。
“嗯,哪个长史教你写的?进步真快。”
“三皇兄教我的。”
“很好,书法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得出来的,会写一个字不算会写字,唯有坚持才能胜利。”
李泰说着提起笔,一连写下八个“永”字,八个字竟然是八种字体,李泰放下笔,轻轻的摇了摇头:“还是需要练,我退步了好多。”
李治看得眼睛都直了,就这还是退步了?
他惊诧莫明的望着李泰,李泰耸了耸肩膀:“真的是退步了,铅笔用的太多了,一味追求速度,质量就下来了。”
有一得必有一失,李泰也不在乎书法水平高不高,能写得工工整整就行了,他拉着李治走到大兴殿,在偏殿跟李世民打个招呼就往前殿走。
刚一进大殿,就见长孙无忌站在太子的椅子后面,李泰微微一愣,随即换上惊喜的笑容,迈开大步朝前走。
李治跟在后面没有注意,二哥突然加快了,他一抬头,顺嘴喊出三个字:“大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