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训阵地上,阳光如火,炙烤着大地。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仿佛连风都屏住了呼吸。
“噢,你看!”
左侧那位助理队长突然低呼,眼神中闪烁着惊喜,“你看他,架起炮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就像他生来就知道拿东西怎么用一样。”
他的语气里既有赞叹,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另一名助理队长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吴淏已利落地完成架设,正起身,以手势示意完毕。
那一刻,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坚毅。
“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他轻声呢喃,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两人环顾四周,炮训阵地上,年轻的面孔们或专注,或紧张,每一声指令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今年的优秀人才,确实不少,他们暗自点头,心中猜测着这些学生的未来。
然而,就在这时,其中一人的目光越过人群,投向了毕山的方向。
那里,情况截然不同。
毕山满头大汗,手忙脚乱,炮箍、座板、身管等各个部件零散一地,那始终无法稳固的架腿,似乎与之相比也算不得什么了。
“那个……他呢?”
发现毕山的助理队长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
左侧的助理队长闻言望去,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苦笑。
毕山的努力他看在眼里,气势很足,但现实却如此残酷。
“这可能就是天赋的差距吧。”
他轻声说道,语气中既有同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毕山蹲在中央,面对着散落一地的迫击炮部件,汗水沿着他青涩的脸庞滑落,滴落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蒸发。
“谭毕山!”总教官李振孙的声音如雷鸣般响起,穿透了周围的喧嚣。
他大步流星地走来,眼中既有严厉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担忧。
“你在干什么?这是训练,不是给你过家家!”
毕山的心猛地一紧,他知道自己又搞砸了。
那些冰冷的金属部件在他眼中变得异常陌生,仿佛每一个部件都在嘲笑他的无能。
他慌乱地四处张望,试图找到按照自己心中的组装步骤找到合适的部件,但周围只有同学们或好奇或嘲笑的目光。
“先把撞针拧到炮杵里!”
李振孙的吼声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毕山的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行动起来,否则不仅会让教官失望,更会在同学们面前颜面尽失。
汗水模糊了视线,但他没有放弃。
毕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开始回忆教官之前的讲解,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在脑海中迅速回放。
只可惜,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如愿的,无论是毕山的前世亦或是今生。
夕阳如血,将炮训阵地染成了一片金红。
解散后,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散去,留下一片静谧与几分不舍。
毕山站在一尊沉默的迫击炮旁,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向李振孙教官的方向走去,心中满是歉意与决心。
“教官,我想加练。”
毕山的声音虽轻,却坚定无比。
李振孙微微抬头,目光在毕山身上停留片刻。
他似乎毫不担心毕山会搞丢迫击炮的零部件,他只是“嗯”了一声便也离开了。
正当毕山摆好所有零部件准备组装时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远处走来。
原来是吴淏解散队伍后特地返回。
“有时候感觉你太急躁了,先别想做的多好。记住,细节决定成败。先看清各部件的形状,按步骤来,别急。”
吴淏的语气轻松,却透着一份真挚的关怀。
正当毕山点头应允,准备再次尝试时,张列的身影也悄然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毕山一脸惊讶,他不解张列为何在这里,而张列倒是看出了毕山的疑惑:“你以为在南军院,我们这些修武者学生的就不用懂这些了吗?”
张列拍了拍毕山的肩膀,那份自信与鼓励仿佛能穿透一切障碍。
“连我这么毛手毛脚的人都能做到,你山子,更没问题!”
毕山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他望着眼前二人,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行,阿列,你帮我计时!”毕山心里仍然犯着嘀咕,嘴上却是决绝与坚定。
张列“嗯”的一声,从口袋里掏出那块不知何时准备好的秒表,轻轻按下开始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虽然比白天已经进步了很多,但毕山此时站在那半成品的迫击炮旁,手中紧握着两个块未能正确嵌入的零件,眼神中既有挫败也有不屈。
也不知道是不是毕山和迫击炮有仇似的,吴淏和张列两人,又拉来两门迫击炮,如同两位老练的工匠,在毕山眼前一次次地演示,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让他熟悉操作。
可惜仍旧是无果。
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际,炮训阵地被夜色缓缓吞噬。
“别太在意了,可能是你今天太紧张了,先暂时放一放吧。”
毕山耳边回响着吴淏的宽慰和张列无声的鼓励。
晚上的体能训练结束后,众人在山顶操场等待着晚集合点名。
山顶操场上灯光稀疏,却足以勾勒出每个人的轮廓,也照亮了毕山脸上的那份不甘与倔。
“喂,听说那个就是今天连迫击炮的搞不好的家伙。”
“嗨,这才哪跟哪啊,要是就这样了,估计学院要不了多久就会让他退学吧。”
周围,不断有同学们的议论声不时传入耳中,有的带着同情,有的则夹杂着轻蔑。
毕山知道,这些声音虽轻,却像锋利的刀片,切割着他本就紧绷的神经。
夜色渐浓,晚集合的哨声响起,人群开始聚集。
毕山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不能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一步步回顾白天的学习过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也许他需要理解的,并不不仅仅是组装的动作,更是对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即使还在点名,毕山站在队列中,就已经在脑海里回想着所有的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