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来自外经贸部。
陈海峰不留余力地宣传,推广槟城。
参加广交会的几百名外商,尽管没有去过滨城,也多少知道了一些,滨城的产业优势,丰富的资源储备。
大批外商将会接踵踏来。
外经贸部门和外事部门已经决定,想这批想要访问滨城的外商,组成外商参观团。
将外商资料发来,让槟城提前做好迎接准备。
来的不仅仅是外商,更是提升滨城经济发展的机会。
一次广交会,让槟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外商对槟城产生浓厚兴趣,各兄弟省市先后打电话,向张建设取经问道。
张建设笑容满面,夸赞陈海峰的工作能力。
多次在会上拿陈海峰举例子。
招商引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地迎合,讨好外商。
利用一切能够发挥的优势,错综复杂的外部情况,最大程度地为龙国谋取利益。
米国和岛国,好似穿一条裤子的一家人。
实际,两国内部矛盾错综复杂。
岛国通过经济手段,不留余地侵占属于米国资本家的市场,向米国出口岛国的各种商品。
攻击他们的纺织业,制造业和汽车产业。
“以前总有人叫嚣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对,我看全都是屁话!”
张建设点了点桌子,怒斥庸人误国。
不学习,怎么能知道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
不学习,如何开阔眼界。
陈海峰没有被困难压到,敏锐抓住岛国商人和米国商人的矛盾。
将米国商人拿到自己这边,帮助滨城提升经济。
这些全都离不开知识。
陈海峰插话道:“领导说得是,拥有大量的高知识人才,咱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
“不瞒领导,我这两天一直在动员我爱人,让她重新捡起书本参加高考,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很好,非常好。”
张建设应该说了三个好字,表情极为满意。
“陈海峰同志,我在这里违反一次纪律,提前通知你一个消息。”
“等到第一批方便筷子的外汇到账,有关部门准备给你加加担子。”
“谢谢领导。”
陈海峰嘿嘿一笑。
加担子,不只是代表提高工作量。
有时候还意味着要被提拔。
陈海峰现在是日用品厂的厂长。
继续提拔,势必要被调离青山日用品厂。
这种情况暂时不会出现。
张建设还等着方便筷子做大做强,自然不可能将海峰调走。
上面的提拔,或者是让陈海峰进入组织。
又或者,提高他的行政级别。
不管是哪一种,对陈海峰都有着莫大好处。
有行政级别,等于正式迈入干部行列。
以后办起事,将会更加方便。
“我们这次成功出口方便筷子,是利用了米国和岛国之间的固有矛盾,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终究是一丘之貉。”
“该有的警惕性一定要有,切不可丧失应有的立场。”
张建设的语气忽然变得严肃。
两个月后,两百万方便筷子将会从滨城运送到羊城。
由谁来带队,肯定是陈海峰。
未来的一段时间,陈海峰势必会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
身为一名老干部,张建设既要培养陈海峰,更要时刻敲打他。
绷紧脑中一根,名为阶级立场的弦。
不要以为和外商建立起商业联系,对方就不会坑你。
西方列强亡我之心,从来没有消失过。
切不可被敌人的糖衣炮弹击昏头脑。
说到这,张建设再次提醒陈海峰。
他虽然不是组织上的人。
但时刻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很少人能在你这个年纪,取得这么多的成绩,成绩越高,越要谨慎。”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是不计代价地获取利润。”
“一旦有300的利润在眼前,资本家会践踏人世间的一切规矩。”
“甚至能卖出绞死自己的绳索。”
陈海峰一本正经地保证道:“领导请放心,假如真的有人向我发射糖衣炮弹,我会将糖衣留下,把炮弹给他们丢回去。”
张建设点点头,说道:“办事处的事情,也要尽快搞起来。”
对于陈海峰一口气,将三层楼租下充当日用品厂办事处的举动。
张建设多少是有些不同意的。
认为有些铺张浪费,过于炫耀。
如今,张建设的想法变了。
陈海峰与米国商人达成出口协议。
说不准什么时候,人家就会来当地参观,考察。
没有像样一点的办公场所,会让对方低看一眼。
叮嘱了陈海峰几句,张建设便让他回去了
离开办公大楼,陈海峰伸了个懒腰。
公家的事情办完了。
接下来,该轮到自己的事情。
黄颖这边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地麻利。
夫妻二人仅用一周时间,就将张君从羊城背回来的各种小商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分发出去。
一共获利六千七百元。
“海峰,该有的东西全弄齐了,咱们什么时候大展拳脚?”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中旬,张君通过黄颖的关系,得知今年的高考时间定在六月底。
现在生产电风扇,时间刚刚好。
家里有考生的父母,有哪一个不盼的儿女能够考上大学,鲤鱼跃龙门。
陈海峰一言不发,检查着面前的机床。
黄颖花了将近五千块。
从废品公司弄来一台报废机床。
通过统销,计划经济年代。
商品能否上架销售,定价多少,商店一年能够进多少货,全部由上级分配销售指标。
机床属于重要的工业设备。
普通人别说买,连接触都没有可能。
按规定。
一旦机床报废,将统一送到废品公司。
由废品公司集中处理,拆卸分解。
零部件交给各个工厂,重新利用。
报废机床不值多少钱,值钱的是门口和关节。
要将从废品公司弄出来的,需要大量的钱和票打通门路。
“我问你话呢。”
见陈海峰没搭理自己,张君不由得有些急。
陈海峰没好气地说道:“大哥,没看我正在工作啊。”
“机床刚刚修好,我要检查内部还有没有隐患。”
工作时,陈海峰最烦别人打扰。
张君喋喋不休地问个没完,陈海峰怎么能安心检查,机床有没有潜在问题。
“好好好,你先检查,检查完我再说。”
张君悻悻地坐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