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项羽学习兵法的道路也没有走到最后。
这就是项羽在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一些事情。
如果项羽最后能获得成功,肯定会被称之为一个天才!
但是,可惜的是项羽没有成功!
正是因为这样,后世中的人都对项羽充满了鄙夷!
华夏人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有这样的习惯:
如果一个人能获得成功,那么不管他到底是好是坏,在对这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都会说这个人是有本事的,也会说这个人非常聪明。
等到这些名人用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好像名人都是这样。
甚至,在很多时候会把很多名人早年的经历写成神话一样。
所以,在对这些名人进行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改变自己心中的想法。
其实,名人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很多名人在小时候和大部分人的表现也都是一样的。
他们之所以能在历史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其实是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所以,这根本不值得迷信!
如果仔细进行分析可以看得出来项羽在年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再加上项羽虽然曾经风光一时,但是最后却是一个自杀身亡的下场,这就让很多人对项羽的评价变得更差了!
但是,杨平却不愿意对古人有太多的苛责。
按照杨平心中的想法,项羽可以说是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虽然他对项羽太多杀伐的事情也不认可。
同样地,在杨平心中刘邦虽然获得成功,但却也只是一个无赖。
尽管他做的很多事情让杨平心中也有些佩服。
项羽在学习书剑的时候没有恒心,在征战天下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恒心了。
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项羽的失败好像是早就被确定的事情。
在项羽做的所有事情中,最让人感觉到鄙视的是他进入到咸阳城后屠城的行为!
这简直就跟土匪一样!
如果当年项羽在学习剑术的时候能够坚持,也许能让他心中的戾气减少一些。
如果项羽当年读书写字的时候能持之以恒,也许他的暴虐也能减少一些!
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出行的时候羡慕的目光,这是项羽心中的性情还是他的英雄气概呢?
当初,秦始皇出游的时候排场很大,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
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对看热闹很感兴趣,这件事情从来都没发生过变化。
这一次,秦始皇的出游当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无数百姓都在偷偷观望。
所有人都想看一下皇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在项羽的家族中也有人带着项羽去看秦始皇出游的队伍。
项羽看到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以及皇帝威武的样子,这让他的心中感觉到深受震撼,同时也是非常羡慕。
项羽是一个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的人。
看到这样一支威武的队伍忍不住直接开口。
“彼可取而代之!”
此话一出,项家人被吓了一跳。
后来,项羽四处征战,立下的功劳也越来越多。
这在项羽家族里人的眼中,项羽能做出这样的成绩是上天的恩赐,也是有预兆的。
因为当年项羽第一次见到秦始皇的时候,说出的话就和普通人不一样!
历史学家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时候对项羽说的这句话自然也是十分重视。
这句话不仅说出了项羽的个性是什么样子的,更是展现出了项羽的霸气。
但是,如果冷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项羽的这句话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那个时候的项羽只是一个孩子,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
对于他说的这句话当然也没有值得大惊小怪的。
虽然项羽只是说了一句普通的话,但是通过项羽的这句话也能感受出他直率的性格。
也许这就是读书没有获得成绩的原因吧!
在项羽的心中,所有的规矩都是对自己的束缚!
那种规矩和道义让他的心中感觉不能接受!
项羽把所有的东西都不会放在心上。
所以,项羽会表现出一种非常直率的样子。
其他人即便心中有什么想法也不会直接在嘴上说出来,但是,项羽的心中不管有什么想法都会直接说出来。
想要成为皇帝,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也害怕别人会知道!
但是,在项羽看来这一切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既然你嬴政能成为皇帝,那我也能成为皇帝!
如果项羽亲身经历过秦始皇坑杀方士的事情也许就不会这么没有顾忌地说出这句话。
另外,如果从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羽说出这个话也没有什么太过于奇怪的事情。
比如,在后世中很多人说自己想要成为明星,成为富豪,这也和项羽心中的想法都差不多。
只不过,后世中的人追求的是成为所有人瞩目的中心,但是项羽追求的是成为皇帝罢了!
如果自己获得了成就,一定要展现出来!
这个想法对项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项羽率领军队占领咸阳,也许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勇猛,也许是为了犒赏自己的手下,他让自己的手下开始抢掠!
这样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整个咸阳城都付之一炬!
这一个结果也是项羽不愿意停留在咸阳甚至决定离开咸阳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国的百姓占据秦国的土地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
秦始皇在统一了天下之后就把自己的国都定在咸阳城!
咸阳不仅在军事上有一定的防守,并且还是大秦经营了很多年才发展起来的地方!
现在天下大乱,还没有安定下来。
如果能用这个地方进行防守,从而慢慢占领整个天下,一定是当时有本事的人最想做的事情。
但是,项羽好像没有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