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卯在见到公孙鞅之后两人相处得非常愉快,更是发誓魏国和秦国是兄弟之国,不应该发生冲突。
但是,就在吃饭的时候公孙鞅却是直接安排人控制住了公子卯。
接下来,公孙鞅让手下精锐的军队混入到了公子卯的队伍之中,然后让大军进行掩护。
魏国守卫的将领看到公子卯回来当然不会有任何的防备,所以让秦国的精锐士兵很容易就偷袭成功了。
接下来,后面的大量秦国军队开始发起进攻,把魏国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如果从信义上面来说,商鞅的做法的确是非常卑鄙。
但是,战争有自己的法则,也不会分对错。
甚至,从极端的角度来说,只要获得胜利就是正确的!
魏惠公得到消息被气得浑身发抖,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割让七百里的土地求和。
魏惠公的心中无比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没听老宰相的话?
谁能想到当年的小透明公孙鞅现在竟然有了这样的破坏力?
但是,如果只是如果。
谁让你当年没有重视公孙鞅呢?
从此之后,黄河天险成为魏国和秦国共有的一个天险。
因为公孙鞅立下的赫赫战功获得商地作为自己的封地,公孙鞅从此成为商鞅!
在古代改姓不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很多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封地都会改名。
比如,公孙鞅改名商鞅就是这样。
但是,在后面的时代中想要改姓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毕竟这是老祖宗给的姓,怎么可能随便改变?
如果再有人改姓,一般都是迫不得已。
在姓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有很多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人就会在自己的姓后面加上自己的家乡,用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比如,张居正又叫张江陵就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后世中也很少出现了。
因为在后世中的人口数量众多,做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人也非常多。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的家乡当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虽然商鞅有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但是还没高兴几年就让他遇到了巨大的危险!
因为,他的价值在不断降低。
他之所以在之前能够为所欲为,主要是因为获得了秦孝公的支持!
正是因为秦孝公,这才让他的地位极其稳固。
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登上历史的舞台。
秦惠王的老师曾经被商鞅割掉鼻子,他对商鞅当然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并且,在秦国进行改革的时候,商鞅几乎得罪了整个秦国所有的贵族。
这些贵族无时无刻都不想杀死商鞅!
现在新的国君刚刚掌控权力就开始在全国通缉商鞅!
面对这样的情况商鞅当然不愿意坐以待毙,所以开始逃亡,他逃亡的第一站就是前往魏国。
但是,他之前曾经抓了魏国的公子,让魏国损失了七百里土地,现魏惠王心中都要恨死商鞅了,怎么可能会让他入境?
商鞅只能准备去其他地方逃亡。
但是,因为商鞅的规定,个人不允许开办旅店。
他也没有办法入住正规的旅店。
这让他的逃亡之路变得更加辛苦!
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他只能逃到了自己的封地,然后在这里被抓住!
因为商鞅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所有人都想治他于死地,最后即便在他死后,尸体仍然被五马分尸!
这样一个有才华,有执行力的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商鞅的变法对秦国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如果进行分析,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或者说,为什么他的变法在秦国能取得成绩呢?
魏国在之前的时候也进行了变法,并且让魏国在战国时期变得非常强大。
但是后来楚国也学习魏国进行了同样的变化。
不过,这只是在短时间内让国家的实力得到提升,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法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差。
只有商鞅变法的效果能够一直持续,并且帮助秦国一直强大了下来!
有很多人说是因为商鞅变法的态度坚决,也有人说是商鞅在变法的时候不计后果,敢得罪人。
但是其他国家的人却需要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进行考虑。
比如说,很多变法都说要废除世袭制度,但是只有商鞅坚定地执行了军爵的制度!
还有就是很多变法都说可以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但是只有秦国真正的落实到了最底层!
再就是针对军队的改革,魏国才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魏武卒,但是在后期却是因为这些魏武卒让魏国承受了巨大的负担!
商鞅却是把统治者的欲望变成了百姓自发发起的一场战争。
难道这只是在执行力上出现的差别吗?
执行力当然重要,但是在战国时期有很多人的执行力都很强,那么为什么只有商鞅的变革能取得成绩呢?
要知道在商鞅变法到新华夏可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
在过了几千年的时间后才再次出现彻底的,从底层到上层的全面的改革!
其他的改革要不然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失败了,要不然就是在进行的过程中被迫中止。
比如王莽和王安石的改革都是这样的情况!
即便是有成功的变法也只是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大的层面上却是没有任何变化。
比如,张居正的变法就是这样的情况。
想要进行颠覆性变革的人都死了!
只有商鞅和新华夏的奠基人做到了真正的变革!
这样的成功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商鞅能成功变革和遇上了秦孝公有很大的关系。
每一次变革如果想要有比较好的结果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国君自己要发生改变!
最重要的是这种改变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一时之间冲动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