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军营,秦羽感受到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队队士兵正在操练,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
入目所见,让他不由得心生豪情,这支军队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秦羽步入校场,众将士立刻停下训练,向他行礼。
秦羽微微颔首,示意他们继续。
他缓步走向一侧的高台,望向正在演练的士兵。
“将军,最近练兵情况如何?”
负责训练的虎威将军闻言上前,拱手说道。
“回陛下,众将士训练刻苦,战力已然提升,如今士气高涨。”
秦羽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这些日子前线战报频传,尚需你等众志成城,方能保家卫国。”
虎威将军神情坚定。
“请陛下放心,末将必不负所托,让敌人闻风丧胆。”
校场另一侧,龙且正领着一队青年军官,有条不紊地进行战术演练。
他注意到秦羽的到来,迅速走了过来,笑着行礼道。
“陛下,今日亲临军营,想必是对我们寄予厚望。”
“龙且,你可知道,看到你们的成长,我感到大安心。”
秦羽的目光在龙且与士兵们之间扫过,语气中透着鼓励。
龙且谦逊地笑了笑。
“陛下过奖了,所有努力不过是为不负您的信任。”
秦羽点头,心中对这位年轻将领充满了期待。
“今日我来,亦是希望了解你对下一步防御战略的看法。”
龙且认真思索了片刻,随即说道。
“启禀陛下,目前看来,敌军暂时没有大规模动向。”
“不过,为以防万一,我建议加强边境哨所的巡查力度,并且多采取声东击西之策,以迷惑敌人。”
“此外,可以针对性地加大训练特殊部队,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秦羽听后,十分赞同龙且的见解。
“此计甚好,边境乃国之屏障,不容有失,善战者必能未战先胜。”
两人就着战局细细讨论,时间不觉流逝。
烈日当头,校场上一片火热。
战士们的喊杀声此起彼伏,挥汗如雨挥舞着手中的长枪。
在这样的氛围中,秦羽决定与将士们一起用餐。
不仅是为了体会士兵们的辛苦,也是为了更好地鼓舞士气。
虎威将军看到秦羽与众士兵一同坐下,忍不住上前提醒。
“陛下,您不必如此费神,与臣等共食便可。”
秦羽挥手打断虎威将军的话,温和地说道。
“同甘共苦嘛。孤希望能与你们拉近距离,一同感受这战前的氛围。”
旁边的龙且也笑着插道。
“陛下,这样和大家一起,反而能让他们更感到亲切和振奋。”
此时,浅淡的饭菜已端上桌。
秦羽率先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肉。
颇有深意地看了看桌上的菜肴,轻声道。
“战场上拼搏的将士不容易,但这简陋的饭菜却是他们每日的常态。”
“我大秦的子民正是因为有你们,才能够安枕。”
众将士见此情景,纷纷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开始自由地畅谈。
有的谈及今日训练中的趣事,有的则分享着自己思家的情感。
一个年轻士兵胆子大,壮起胆子问道。
“陛下,当年您也是从军中出?”
秦羽哈哈一笑,停了筷子。
“孤自幼便在军中长大,曾与将士们同住一营,淋浓雨,尝寒露,与你们这般年轻时的情景无异。”
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士兵们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秦羽更加心生敬佩,气氛越发融洽。
战争的阴霾被这片刻的欢愉赶走。
满席的战士仿佛都能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团结力量。
午饭过后,龙且陪同秦羽在营中小走,消食之余也进一步谈及军务。
秦羽特别关心的还是关内和关外防御安排,希望可以再详细听取龙且的建议。
两人行至一片操场,目光落在正在训练的一支特殊部队身上。
龙且指着队列整齐的士兵,介绍道。
“陛下,您瞧,这便是咱们为应对突发局势特别训练出来的机动部队。”
秦羽点头,眼里闪着满意的光。
“不错,若他们能灵活运用战术,不久的将来必能扭转战局。”
稍后,他思索着说道。
“龙且,接下来,你就以这些部队为试点,行演武之事,务必做到未雨绸缪。”
龙且欣然领命。
“陛下放心,我已拟定详细计划,会尽快实施,确保任何情况下皆能快速响应。”
他们两人接着从兵力布置到战术应用,细细而谈。
秦羽与龙且在操场上的讨论告一段落,天色已渐晚。
他环顾四周,看到士兵们在落日余晖下依然勤奋操练,内心充满了欣慰。
拍了拍龙且的肩膀,秦羽道。
“今日辛苦你了,龙将军。军务不能马虎,明日还有不少事务,我们一同再细细商议。”
龙且恭敬地行礼。
“陛下放心,您早些回宫休息,臣会督促一切安好。”
说完,两人又简单地寒暄了几句。
秦羽便在侍从的护卫下,踏上了返回皇宫的路。
温暖的夕阳辉映在皇宫恢弘的殿宇之上,秦羽在一路上闭目养神。
偶尔还会询问几件小事情,每一个问题都显示出他对政务的仔细和关注。
到了宫门,秦羽下了马,稍作整顿,便朝御书房走去。
御书房内,秦羽在案前落座,眼前是一摞摞奏折。
他轻轻叹了口气,这些都是他需要处理的事务。
一旁的李公公见状,悄声问道。
“陛下,可要请一杯参茶消乏?”
秦羽点头,表示同意。
片刻,侍女将参茶送上,他捧起茶杯。
轻抿一口,茶香四溢,稍解了些许疲惫。
放下茶杯,便提笔逐一打开奏折。
这些奏折内容繁杂,有关内民生的重要事宜,也有边疆烽火的紧急军情。
秦羽对于每一个奏折都细致,逐条批示,一丝不苟。
他心中默想。
天下太平不仅需武力镇守,还需政通人和。
这时,李公公捧上一份特别的奏折。
“陛下,这是关内守将呈上的折子,涉及多处灾情款项的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