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皇,从邀请大明朱元璋进群开始 > 第23章 坏了,我才是保守派

第23章 坏了,我才是保守派

    “人呢?”朱棣在房间抿了一口茶,对推门而进的儿子问道。

    朱高煦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起来,等解了口渴,才对朱棣说起刚才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还感慨道:“爹,你说这两人也是奇了怪了,说好了拜访又都回去了。”

    朱棣无奈的翻了白眼道:“要不说你穿上龙袍都不像皇帝,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只是臣子,你说的事情,是他们能听的吗,你要不是客人早被李世民拉出去砍了。

    还有你还把房玄龄的家事给抖露出来,你怎么不上大街上嚷嚷去,这就还挖人,我看你是来结仇来的。”

    朱高煦不敢再说话,本想表现一番,哪知道会搞成这样。

    房玄龄在回去的路上,心情是很复杂的,知道未来对他来说是有惊有喜。

    还好李世民撤回了联姻,不然他就拼着老命不要,也得去求李世民收回成命,这公主确实要不得啊。

    只是这高宗之事实在太过炸裂,若是太子做出如此之事,只怕这大唐的天就变了。

    两人拜访朱棣的事情当然是会被李世民知道的,后来李世民下令朱棣乃是贵客,众臣不得骚扰,这才让所有人都按下了心。

    作为官场老油条,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当然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于是在李世民下令后,他两人也是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既然李承乾已经知道了历史,李世民干脆也就让他看了唐史。

    知道了整个大唐发展脉络,李承乾的心也放下心来,跟其他人相比,自己的地位那稳了。

    他现在一点都不担心尚未出世的李治能够威胁他,能不能出生还不一定呢,毕竟自己只是造反,还是有原因的。

    他倒好,直接把老爹给绿了,胆子是真的大。

    这段时间,他的功课换成了朱棣来指导,作为一个开疆扩土欲望的帝王,不仅教他帝王之道,还把李承乾的战斗意志给拉满了。

    现在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历史上的天可汗,实在是太过怯懦,和什么亲,一心发展打到对方服为止。

    这天风和日丽,李世民闲来无事,便要考一考李承乾最近所学,便他叫进了书房了。

    “承乾,为父今日要要考考你,你来说说这为君之道。”

    李承乾自信道:“让老百姓吃饱饭。”

    虽然话糙,但是理不糙,非常简单直白,李世民也算比较满意的。

    “让老百姓吃饱饭确实是一个合格君王该做的事情,可是如何驾驭众臣,如何制定政策,对外交往方面你还没说呢。”

    李承乾道:“制定绩效考核,抑制豪强世家,加强科举对平民的录取率,掌控绝对军权,若文臣世家敢有意见,那就杀。”

    李世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不是这朱兄弟教的有点问题吧,把儿子教的杀性那么大。

    于是赶紧语重心长说道:“高明,这治理天下不是那么简单粗暴的,朝堂世家占主流,你难道还能全杀光了?”

    李承乾看着他道:“也不是不行啊,大唐不缺想当官的人。”

    李世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怒道:“我看你学歪了,这为君之道在于平衡。”

    李承乾道:“朱师傅就是这么教我的啊,文臣敢贪就狠狠的杀,把他们杀到怕,不行就全杀光。”

    李世民有点后悔了,这朱棣教的什么玩意这是,他拍桌子道:“还反了你,朕看朱棣是没安好心,咱们大唐是情况那自己不了解吗,这朝廷之上哪个不是世家子弟,是你动动嘴皮子就能都杀光的?要是能动,你以为为父不想动啊。”

    李承乾怒道:“爹,不允许你侮辱朱师。”

    看到儿子维护朱棣跟维护亲爹一样,李世民不禁酸了,随后怒道:“怎么的,为父堂堂天可汗,说话还不如他了。”

    李承乾认真道:“说实话爹,你确实不如朱师。”

    “你……”李世民气到站起身来,半晌说不出话。

    李承乾继续道:“这些天,朱师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教儿第一个道理就是,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爹你比的了吗?”

    李世民随后又坐了下去,顿时气势全无,这点大明确实刚,他不得不服。

    但是又想搬回一城,便道:“儿啊,爹承认这一点上我做的有所欠缺,但是这个时局发展我们得看在当下,大明和大唐时代不同。”

    “有何不同,爹我看你就是怂,爹若怕死,待儿学成之后,给儿一支军队,儿替父亲御驾亲征。”

    虽然被儿子骂了,但是李世民却感到非常欣慰,这比原历史上李承乾好太多了。

    “高明,那对外政策呢?”

    “朱师说了,打到他们服为止,但是儿认为朱师说的不对。”

    李世民眼前一亮,这小子终于不认可朱棣一回,便道:“如何不对?”

    李承乾激动道:“儿子这段时间不仅跟朱师学习为君之道,还学了唐后的历史,儿认为蛮夷畏威不畏德,全杀光了便是。”

    李世民惊讶的嘴巴一时都合不上了,这儿子让朱棣教究竟是对是错。

    坏了,他天可汗和永乐大帝才是保守派。

    这以后国家要交给李承乾还不天天打仗,这国运还怎么提高,这运朝法不白练了。

    “高明,若是你登基,第一件事先做什么。”

    “当然是先发展民生了。”

    李世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还好儿子还知道发展民生,不是上去就干仗。

    随后李承乾又道:“发展好了再去干周边敌人,能灭就灭,不能灭就打服。”

    李世民道:“高明啊,其实你说大部分都没什么毛病,但是不能急于求成,这治国急不来,不能一味的刚强,过刚而易折,最好是刚柔并济,你先回去好好想想吧。”

    路上,他刚好遇到长孙无忌,此时长孙无忌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向李世民来倾诉委屈。

    “舅舅。”

    面对李承乾的呼喊,长孙无忌面色还是难看了一点,毕竟这个外甥以后为了一个女人,把他给流放了。

    这让他实在太伤心了,所以只是简单应对一声。

    李承乾也不知道怎么了,只是觉得自己的舅舅今日不对劲。

    他哪里知道,长孙无忌以为唐高宗就是他,这下可真是误会大了,不过李承乾确实对自己这位舅舅以后权势过大而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