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大帝:从截胡贾雨村开始 > 第32章 御书房奏对

第32章 御书房奏对

    好好的大朝会,预备要处理鞑靼入寇,以及通州大败的相关罪将。

    不料由于文官居心叵测,居然想趁此良机,变革朝纲,引得霍启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导致这场兴师问罪有点虎头蛇尾。

    隆正帝眼见今日朝堂气氛紧张,生怕霍启气的当场暴起,掏出他那三米长的棍子,血洗朝堂。

    隆正帝于是便宣布退朝,顺便让戴权叫住霍启,带其到御书房见驾。

    其实隆正帝还真没有猜错,霍启当真就有这种想法。

    他刚刚想起了明亡时期,满朝文臣和刚才何其相似,崇祯的任何旨意,都是被满朝文臣推诿曲解。

    崇祯说加征商税,文臣就说与民争利,须不知文官早就和豪商巨贾勾结,或者他们本身就是。

    到了最后关头,崇祯让捐钱酬军,满朝捐的还不够喝稀饭的,等李闯进京,却搜刮出几千万两银子,何其可笑。

    霍启到了御书房后,刚行完礼,就向隆正帝提起纳贾元春为侧妃,和纳王熙凤为妾的事情,就好似刚才舌战群儒,搅乱朝堂的不是他一般。

    事实上,霍启确实没将那些文官放在眼里,若不是怕脏了手,刚才霍启就想动手,用沙包一样大的拳头,教教那些老匹夫,什么叫秀才遇到兵。

    隆正帝见霍启就如同没事人一样,不由得气乐了,笑骂道:“你这个憨货,刚才大闹朝会,现在倒像没事人一般,还在想女人?”。

    见隆正帝说道这事,霍启就气不打一处来,高声骂道:“这些无耻的狗贼,自己不去战场上杀敌报国,反而趁着大军战败,图谋军权,俺霍启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皇上,您万万不可听信这些老贼的话,他们才是居心叵测,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

    隆正帝见到霍启大骂文官,心里非常开心,这下霍启可是彻底的,把天下的文官都给得罪死了。

    当皇帝最重要的就是制衡,如果天下第一猛将,反而和文官兄弟一家亲,那就该隆正帝睡不着觉了。

    不过他表面上还是佯装发怒道:“胡闹,你是堂堂的勇亲王,怎么能如此辱骂朝中老臣,还不快赔个不是!”。

    霍启见皇上发怒,配合着忙讪笑道:“臣知错了,臣以后再也不骂他们老贼了,臣直接拿大耳刮子给他们松松筋骨,年纪大了,得好好推拿一番!”

    隆正帝顿时语塞,拿这无赖实在没办法,忙转移话题道:“你明知王子腾身犯重罪,竟然色胆包天,还敢纳他的侄女为妾!”。

    霍启忙讨好的说道:“臣小时候家里遭了水灾,全家遇难,臣想早点给二叔、三叔承继香火,还请皇上赏个恩典,臣代俺儿子给皇上磕头啦!”。

    隆正帝顿时被霍启那耍宝的样子逗乐了,笑骂道:“你这个泼皮无赖,妾室还未纳取,儿子倒提前预支上了!”。

    被霍启插科打诨了一会儿,隆正帝终于转到正题,问他道:“你对王子腾通州大败怎么看?”。

    霍启知道这是隆正帝在问他的态度,毕竟霍启的武力盖世,他的意见非常重要。

    先前还没什么大碍,如今霍启明确要纳贾元春为侧妃,纳王熙凤为妾,隆正帝必须要考虑一下他的意见。

    霍启正色道:“王子腾统兵无方,致使通州大败,三十五万大军,一朝丧尽,此乃失军之罪,恭请皇上圣裁!”。

    “但若有可能,他的家人还请皇上法外开恩,从轻发落!”

    虽然霍启硬要求情的话,皇帝也要考虑是否从轻发落,但霍启的良心过不去,那战死的十几万将士也是人,必须要有人负责。

    隆正帝见霍启虽然鲁莽了些,但还是识大体的,满意道:“爱卿果然公忠体国!”。

    “你家里之事,朕早已尽知,看在你孝心的份上,纳贾家大姑娘为侧妃之事,朕会责成礼部安排六礼,届时与勇王妃一起操办!”。

    “王子腾的侄女既非主脉,朕就开恩一次,让戴权去诏狱领出来,送到勇王府,至于其他的事,朕自有安排!”。

    霍启见隆正帝如此厚爱,赶忙道谢道:“皇上天恩,臣万死难报,臣必尽忠竭力,鞠躬尽瘁,誓死效忠皇上!”。

    见霍启如此感恩戴德,隆正帝感觉十分满意。

    隆正帝又问道:“爱卿,通州大败,一众勋贵将领被鞑子掳至塞外,让朝廷颜面尽失,你可有良策?”。

    见皇帝问这事,霍启欣然拍着胸脯道:“皇上不必担心,鞑子所求者,不过盐铁、丝绸、粮茶等物资!”。

    “待臣休书一封,言道如若不放人,臣必率大军征讨草原,再让各家或给赎金,或采买粮茶等物资,不愁鞑子不放人!”。

    隆正帝眼前一亮,心道这霍启虽然胸无点墨,但这机灵劲还真是无人可比,本来挺复杂的一件事,就让他这么软硬兼施,连哄带吓的,三下五除二的就搞定了。

    想想也是,京畿之地数次大战,霍启估计早已经把鞑子打出心里阴影了,估计做梦都能吓醒,听说霍启欲再征草原,估计早就吓尿了,加上又有好处,还不屁颠屁颠的赶紧放人。

    烦恼尽去的隆正帝,顿觉浑身轻松,语气随和的对霍启说道:“爱卿可有字么?”。

    霍启闻言一滞,这才想起来字是个什么鬼,好歹三国看了很多遍,知道各路大佬都有长辈赐字,可惜霍启之前就是个奴才,哪来的字?

    霍启略微有些尴尬的回道:“启禀皇上,臣出身卑微,长辈早亡,还无字!”。

    隆正帝心道果然如此,笑问道:“朕赐爱卿一字如何?”。

    什么?皇帝要给咱赐字,霍启顿时大喜,憨声道:“臣只是个大老粗,皇上能给咱赐字,是臣的荣耀,臣感激涕零,誓死以报!”。

    只见隆正帝思索片刻,向霍启解说道:“卿大名霍启,总有祸起之意,有碍观瞻,而卿幼时家庭遭难,身世凄苦,所有苦难皆为人生之疾也,如今否极泰来,尊贵至极!”。

    “命运反转,从此不同,是为去疾,就取字去疾,为霍去疾,如何?”。

    霍启只觉的隆正帝这番话,直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他的命运可不就是如隆正帝所说,先为奴仆,直到重生,趁机截胡,逆天改命,拜将封王,可不就是去疾么!

    霍启跪地大礼拜谢道:“皇上大恩,臣永世不忘,铭记于心,谢皇上赐字,臣以后就是霍去疾!”。

    隆正帝蔚然笑道:“古有霍去病,今有霍去疾,汉武帝有冠军侯,而朕有勇亲王,必不让先人专美于前!”。

    霍启谦虚的笑道:“皇上过誉了,臣不过稍有勇力,不敢自比冠军侯!”。

    “爱卿不必妄自菲薄,卿之勇武,早已胜过万般谋略!”。

    霍启只好无奈的笑笑,见诸事已毕,霍启向隆正帝告退,出到殿外,见到戴权,忙又托其将王熙凤的丫鬟平儿,也一起带出来。

    前世霍启在看红楼梦的时候,就对这个性情温和,温婉可人的俏丫头,颇有好感,要论喜爱程度,还在王熙凤之上,因此决心一定将她救出来,将此事拜托戴权之后,霍启乘马车回到勇王府。

    回想起刚才御书房中的场景,霍启长叹一声,经此一役,勋贵在京营中的势力大减,一众文臣未必不会暗中下手,将势力伸到京营大军中。

    想到自己身兼京营节度使,和宣大总督,一直都是让家丁队在整军,还未亲自去看看,确实不应该,遂下定决心,大婚之前一定抽空去看看。

    想到王子腾之事,霍启又是一阵头疼,只得差人将消息传给贾府,至于收到消息,贾府有什么反应,他已经管不了了。

    差人送信后,他又想起了要给王保保,这个鞑靼实际的大汗写信,信中用强硬的语气,威逼其放人,否则就要率军征讨草原。

    至于讨要赎金物资,则由霍五当面分说,这些勋贵天天过着优渥的生活,不思进取,也让他们吃点亏,知道上进,不然以后面对一堆猪队友,霍启就是再能也会被拖死。

    霍启让霍五,随同朝廷所派官员一起,出使鞑靼部送信,他也是想了解一下王保保目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