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大帝:从截胡贾雨村开始 > 第16章 进京勤王

第16章 进京勤王

    隆正帝得知王子腾三十五大军通州大败的消息后,直接急火攻心,吐血晕倒。

    一众后宫嫔妃,宫女太监,手忙脚乱的扶到龙榻上,急传太医诊治,又是号脉扎针,含参服药,好半天才苏醒过来。

    隆正帝刚一醒来,顾不得病体沉重,赶忙召集满朝文武商议,京城防守事宜,在快速商议后,立刻下旨部署紧急应对措施。

    命令兵部尚书丁汝夔,提督神京九门的防守,亲自坐镇安定门城楼。

    将京畿所剩的五万兵马,分派到神京各门,严防死守,另外每门派文武大臣各13人镇守。

    召集应考武举勇士千余人,临时充入各城门为校官,分从诸门大臣调遣。

    于城中各处募集民间义勇,坊间侠士,置于诸城门间来往巡逻,间或支援城墙战事。

    释放狱中的罪将十几人,充于各门,给予兵马数千,准其戴罪立功。

    在布置好京城的防御事宜后,隆正帝又昭告天下,八百里加急,速令诸镇州府速速率兵勤王,救援京师。

    朝廷下令进京勤王的消息,八百里加急传到金陵,已是四天之后的事情。

    江南大营总督马世英,接到朝廷急报后,迅速召集诸将议事,决定率军勤王的领兵将领。

    由于霍启的人缘最差,早已被大营诸将排挤,所以一致被众人推举为先锋,率兵一万兵马先行北上勤王,马世英率三万兵马后续跟进。

    对此霍启欣然接受,他早就想征战沙场,立功封爵了,马世英如此安排,正中霍启下怀。

    但这并不妨碍霍启讨要些好处,趁此机会,霍启向马世英讨要铠甲和兵器,还有战马。

    但马世英怎么可能答应霍启的要求,想要装备一万大军的精良铠甲和兵器,可是需要不少钱财的,更不要说战马了,整个江南都缺。

    好说歹说,经过霍启的讨价还价,马世英终于同意,霍启的一百家丁队可以去武库任意挑选铠甲和兵器,另调拨战马三百匹,给霍启家丁队骑乘。

    趁着大开武库的机会,霍启塞给管事几张银票,专门挑选精良的铁甲和兵器,准备全面武装一下家丁队。

    霍启千辛万苦训练出来的家丁队,那可是他的宝贝,命根子,是他未来军中的根基,怎么可能让他们无甲上战场。

    就算新组建的一万大军,在霍启心里都没有家丁队的分量重,要知道家丁队对霍启忠心耿耿,个个武力超过燕云十八骑,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霍启都准备自己出钱,给家丁队请大匠,专门打造精良的兵器和铠甲。

    好在大乾经过多年的积累,江南大营兵马众多,金陵武库倒是丰厚的很,虽然有硕鼠倒卖一些,剩下的仍然是天文数字。

    霍启领着家丁队,在金陵的武库中,挑选了些精良的铁甲,皮甲和棉甲,铁棍和钢刀,强弓和良箭。

    不到半天时间,霍启的家丁队,就凑齐了一百人三层铠甲,人手一把刚刀、铁棍,一副良弓,三十只箭。

    家丁人均三层甲胄,内层附有软质的皮甲,皮甲外侧套有防护力较强的锁子铁甲,锁子甲外层披有镶嵌铁皮的棉甲,其防护力可以说是到达了极致。

    领完武器后,霍启就召集麾下人马布置勤王事宜,由于大军新立,操练不过十来天,目前仅能做到令行禁止,队列整齐,厮杀技巧也仅仅初习拼刺与砍杀,战斗力太弱。

    此次进京勤王,霍启也没有指望他们,因此只让燕不归率领这一万人,后续急行军北上,意在练兵。

    而霍启则是率领家丁队,骑乘三百匹战马,人歇马不歇,急速北上,按霍启所知消息,京城已无可用兵马,一旦鞑靼大军攻城,神京城很难抵挡太久。

    而北方其他边镇先到的勤王大军,久不堪战,向来不是鞑子的对手,根本不能解神京之围。

    中午吃过午饭,霍启就率领着全副武装,威风凛凛的家丁队,向着神京北上进发,他骑着麒麟驹走在前面,家丁队随后而行。

    虽然人均全副武装重达一百多斤,但对于身具一千多斤巨力的家丁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如今霍启的家丁队,可以说是大乾最精锐的部队,单兵作战实力远远超过燕云十八骑。

    霍启此时心中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的策马奔腾,看着身后气势磅礴的家丁队,眼中充满了征战的渴望。

    而下午出发的一万大军,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仅有三千多人披甲,还尽是破烂的棉甲,身穿铁甲的寥寥无几,兵器也是锈迹斑斑,有的甚至就是木棍插个枪头。

    以前其他兵员名额都被吃了空饷,所以霍启新招的兵马,马世英当然不会调拨兵器和甲胄,要是霍启打了败仗,那是霍启带兵无方,就不关他的事了。

    再说神京这边,阿达汗于大战的次日,率十几万鞑靼骑兵,兵临安定门下,其余骑兵,分散各处,大肆劫掠京畿之地。

    站在安定门城墙上,看着远处冲天的火光,滚滚的浓烟,隆正帝怒发冲冠,恨不得将王子腾满门抄斩,诛连九族。

    大败的消息传回,隆正帝就下令将王子腾全家抓进诏狱,四王八公一脉,皆有下旨申斥,连荣宁二府也没有漏掉,此时贾府已是人心惶惶,哭声连连。

    到了下午,鞑子十几万大军于安定门外展开,摆开了阵势。

    只见城外,鞑子军容整肃,人一上万,无边无沿,再加上无数的战马,人叫马嘶,简直是人山人海,煊赫天下。

    自昨天大败王子腾大军以来,大乾京畿之地再无任何抵抗力量,和完全不设防没什么两样。

    阿达汗除了兵围神京之外,又派出无数鞑子骑兵小队,分散到京畿各地劫掠,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把京畿之地当成了后花园一般。

    得知消息后,满朝愤慨,全城惊慌,隆正帝更是气的再次晕倒。

    要知道大乾立国百多年来,还从没有外族打破边关的先例,更别说兵临神京城下,劫掠京畿之地。

    这次鞑子入寇,导致隆正帝颜面尽失,朝廷威严尽丧,是皇帝失德,下罪己诏已经是肯定的了,丢掉皇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他能不着急么。

    第二天,仇鸾率领的大同边军首先抵达,紧接着保定都御史率5000骑随后到达,延绥副将率3000骑同天到达。

    第三天,河间、宣府等地的援兵也先后到达,多达数万人马。

    然京畿之地惨遭鞑子劫掠,各地兵马到达之后,粮食一时无处供给,士卒遂抢民粮就食,其毒不亚于鞑靼骑兵,百姓再次惨遭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