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古人的想法真奇怪 > 02 归园田居的陶渊明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02 归园田居的陶渊明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我们并没有真正地了解陶渊明。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田园诗代表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那朴素而又诚挚的情感感染了无数人。

    古往今来的国人多多少少都有和他一样的归隐情结。在繁忙、庸碌、口是心非、尔虞我诈、为五斗米折腰的职场生活中,不知生活意义何在的人们,不免也会生起效仿心,想要晴耕雨读,采菊东篱,悠然自得。然而,多数人迫于现实只能选择继续辛劳。人们时常感慨,以为陶渊明归园的日子会更好过。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是最接近小农而明显区别于小农的。

    接近小农,说明他非常辛苦,日子没有那么好过。这样的日子,普通的士人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如果亲眼看见他的生活状态,甚至会心生鄙夷。

    《五柳先生传》实际上就是陶先生的自述,他回到老家种地,但自古以来种地就不赚钱,能吃饱就不错了。他又嗜酒如命,没有收入,便买不起酒。亲朋好友知道他好这口,偶尔请他喝,他就抓住机会,每回都要喝得酩酊大醉。

    陶渊明家里的条件非常差,“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土墙之上,是茅草顶棚,漏风又漏雨。家人没钱买衣服,磨破了就缝上,实在缝不上,就打个结。家里除了他本人,还有老娘、妻子、小孩,很多时候粮食不够吃,只好挨饿。

    能怎么办呢?

    很多人会说,陶渊明朋友很多,他完全可以靠朋友接济生活。但陶渊明不是这么想的,隐居时他住在农村,但朋友们都住在城里,不在身边的朋友,是很难指望得上的。而作为一个有自主思想的人,也不能总开口去借,于是没饭吃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天才的主意——当叫花子。

    诗歌《乞食》描绘的正是陶渊明要饭的场景。当时已经没饭吃了,陶渊明端着碗出门要饭。他路上犹犹豫豫的,寻思着该去哪里要,该找谁要,思来想去,得找个看起来装修很好的家庭,便狠下心来,走到了一户人家叩门,向主人说明了来意。

    主人知道后,非常高兴,不仅请他到家里面坐,还一起喝了酒,从早上谈到了晚上。他赞扬主人,说主人就是漂母一样的恩人,但他并不是韩信那样前途无量,只有死了以后,在幽冥中报答主人的恩情。

    偶尔饮酒,过年才吃点肉,古代的农民,就是这样生活的。

    陶渊明原先在九江城东面的彭泽县当县令的时候,按规矩分到一块地。地的面积不小,种出来的粮食归县令自己。这就为他这样廉洁的官吏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家里人想用这块地种粮食,陶渊明不愿意,非要种高粱,因为高粱可以酿美酒。家人据理力争,说全种高粱就要饿死人啦。他才向家人妥协,宣布其中两百五十亩种高粱,剩下五十亩种粳米。

    可是,陶渊明辞官后,这块地也没了。

    古时许多官员,为官三年,敛财十万。辞官还乡,就会拿出任官之时捞的钱财购置大量的土地和房产,完成土地兼并的初期积累。而陶渊明为官清廉,一分余财都没有。他虽然不算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但确实是个好官,是廓然大公之人。回乡后买不了地,他只好在南山开荒种豆子——好在他不用缴税。

    他的身体很不好,往往干不动重活儿,种下豆子后很长时间没有打理,导致“草盛豆苗稀”。这点作物不够吃,于是全家人每天编草鞋和凉席,他也亲自动手,编好了就拿到集上去卖,换钱买米。

    他们日常的饮食就是粥,要自己煮。有一回正煮着粥,柴火引燃了茅屋。他开始救火,但是火蹿得太快,烧成了一道壮观的火墙。陶渊明一看,反正也救不了了,就跪下给大火磕头,对火神说:“感谢你!要不是你,我就吃不上饭!”

    这场大火,可能就是义熙三年(407)夏天烧毁他家宅的那场大火。

    陶渊明毕竟是名士,不可能没有一点好运气。

    江州的官员请他出山,给他送礼,他拒绝,但是好友前来拜访时送的礼他照单全收。官员、文学家颜延之名满天下,本来两人不认识,但都是文学家,也都是酒晕子,某天坐在一起喝酒,就成了好朋友。颜延之这人酒品太差,喝多了就抱着树,什么脏话都说得出来,出现过好几次酒后失德事件,人谓之“颜彪”。这个“彪”,和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的彪是一个意思,陶渊明却很喜欢他。

    颜延之到始安赴任的时候,路过浔阳,专程去探望陶渊明。他知道陶渊明生活困难,临走的时候留了两万(文)钱。陶渊明很不客气地收下了,等颜延之走后,让儿子去存在酒家,作为喝酒的预付款。每回取酒,就让店家划账,省了掏钱包的麻烦。但他一开始喝得太快了,后来才知道要省,于是常往酒里兑水,以求“少延清欢”。

    他喝稀饭,饮掺水的酒,干农活,编草鞋。除去朋友偶尔送来的酒钱外,可以说陶渊明的生活与广大农民一直以来的生活是一样的。古语所谓“安贫乐道”,其实就是这样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是贫寒、辛苦、饥饿的,往往是不可忍受的。

    陶渊明和普通人的不同,是他可以选。有大钱不去赚,有官不去做,非要过人们眼中的苦日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陶渊明依然保持着逍遥乐观的心态,正是人们钦佩他的原因。

    他面对的还有舆论压力。一些文士、好友固然钦佩他辞官的勇气,但乡民们可不知道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平日里只见到他不用缴税却依然贫困,此人慵懒、酗酒、迷糊,穿着破衣烂衫,还经常去要饭,走两步,喝一口,不知道哪会儿就会躺在路边或者人家的花丛下睡觉。农村人管这种人叫二流子。

    然而,陶渊明终究是有别于田家混子的。隐居的20多年里,即便很多次曾被征召去当大官,他都固辞不就。他无法改变风云,也没有选择庸庸碌碌的富贵,而是选择贫寒的无拘,清白懒散。

    在他看来,锦衣玉食就要违背心愿,自由自在就要忍受饥饿。当二者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后者。故而梁启超评价:“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他选择了自然,在人们不解的目光中自得其乐。

    今天的人们,多少也都萌生过隐居的想法,可又唯恐隐居会使生活更加艰辛,消磨掉自得的乐趣。人们为饮食与声色奔波,为自己和家人劳苦,食无味兮寝难眠,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自在的时光,也只存在于独处的车里,安静无人搅扰的午夜。

    人所忧虑的归园之苦,对陶渊明来说是快乐的,他是自然的乐天派。古人谈论陶渊明的诗歌之所以超俗,正是源于他的真诚。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因为真诚,所以是令人敬佩的,更是遥不可及的。虽不能及,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