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铁血国运:荡倭扫列强,千秋霸图 > 第0080章 定心丸

第0080章 定心丸

    当倭蒙结盟的消息传到了龙堂,龙堂上下一片哗然。

    倭寇还没有击退,蒙古人竟然和倭寇狼狈为奸,而且他们还分别位于开封的一左一右,这要仅仅恢复了河南与山西的朱龙虎如何应对东西夹击?

    龙堂堂民纷纷对系统提出抗议:

    “系统在偏袒倭国!”

    “铁幕不公,存心灭亡龙堂!”

    ……

    扶桑堂民一片欢呼雀跃:

    “消灭宋国,和蒙古平分世界!”

    “成吉思汗横扫欧洲,我大倭皇军登陆美洲!”

    ……

    然而,铁幕系统根本就不理会芸芸众生的抗议。

    龙堂堂主也私下里联系铁幕系统,委婉的提出了自己抗议。

    对于龙堂堂主,铁幕系统还算客气,回复他:【蒙古原本是宋国的一个部落,因为前两任皇帝的倒行逆施,引得倭军入侵,导致失去了对漠南漠北的控制,这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请龙堂堂主确信,系统是公平的,不会偏袒任何民族任何堂口。】

    倭蒙联盟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开封。

    朱龙虎也被这样的局势给震得外焦里嫩,但他并没有马上召集满朝文武召开朝会,而是先将王猛、诸葛亮、宋江邀到自己的寝宫之中,进行小范围的商议。

    甚至连国师张宝、大司徒李密也没有知会。

    开封现在虽然只是小雨淅淅沥沥地飘落,打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但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如墨般翻涌,仿佛随时都会倾盆而下。

    宫内,气氛异常压抑,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朱龙虎端坐在寝宫之中,面色凝重,眉峰紧锁,犹如两座沉重的山峰压在他的额头。他的双手紧紧地握在龙椅的扶手上,指节微微发白,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与忧虑。他的目光依次扫过王猛、诸葛亮和宋江,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王猛则静静地站在一旁,双手相握放在胸前,眼神深邃而冷静。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思考着一个复杂的难题。他的嘴角紧绷着,显示出他的严肃与专注。他不时地扫视着周围的人,好像在寻找着解决问题的线索。

    诸葛亮微微垂首,眉宇间透着深深的思索。他的羽扇轻轻摇动,却无法驱散心中的阴霾。每一次摇动,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沉重。他的眼神时而深邃,时而忧虑,好似在思考着无数的可能性。他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犹豫不决。

    最终还是诸葛亮率先说话了:“陛下,白起将军已经招降了尔朱荣,应立刻下令,让他押解尔朱荣及其家眷和部将返回开封。然后命令白起将军务必在蒙古人攻下长安之前攻进潼关,协助董卓击败蒙军,进而夺取长安。如此,我军方能确保西面的安全。”

    朱龙虎不无忧虑地问道:“朕不怀疑白起的能力,只是现在白起还在山西,张须陀也在河北,朕的手中无兵可派。董卓能坚持多久?铁木真会给白起这个时间吗?”

    宋江沉声道:“就算不能拿下长安,也要想办法拿下潼关和武关。能守住这两个关口,也能防备蒙古人在占领了长安之后进入中原。”

    朱龙虎道:“如果能拿下这两个关口,也就能在长安城下和铁木真碰一碰了。”

    王猛突然开口,声音低沉,仿佛在自问,又仿佛在问众人:“董卓他现在在想什么?”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寝宫中回荡,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所有人都被王猛的问题问得一怔。宋江做着试探性的解答:“他在想朝廷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袭击潼关?”

    “不!” 诸葛亮语气十分肯定,“他在想,如果实在是顶不住了,就向蒙古人投降!” 他话语中带着一丝愤怒和无奈。

    “对!” 王猛道,“董卓极有可能已经开始给自己安排退路了。” 所有人都知道,董卓的投降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朱龙虎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如果他真是这样想的,那可就麻烦了。”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忧虑。他知道,董卓的投降将会让国家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王猛道:“所以,现在必须派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前往长安,给董卓吃定心丸。”

    朱龙虎问道:“这定心丸怎么做?”

    王猛略一思索,道:“第一,明白无误地告诉董卓,朝廷许诺董卓永为陕甘总督;第二,如果董卓需要,朝廷可以随时派兵进入关中,协助董卓抗击蒙古;第三,朝廷的人马何时进入关中,何时退出关中,进入多少,退出多少,都由董卓决定。”

    宋江不安和担忧道:“这不是将朝廷人马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中了吗?如果他暗通蒙古人,诱歼朝廷的人马如何是好?”

    王猛道:“我们现在只是要稳住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再者说来,朝廷也会派大量的细作进入关中,刺探各地的军情,不会盲目的听他号令。只要他不将长安献给蒙古人,带着蒙古人来攻打中原,今后的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就由不得他说了。”

    “宋太尉。” 朱龙虎忽然点了宋江。

    宋江立刻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陛下有何吩咐?”

    “立刻派时迁、白胜和段景住进入关中。” 朱龙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微臣遵旨。”

    “景略。” 朱龙虎又看向王猛,“派谁去给董卓吃这颗定心丸?”

    王猛想了想道:“微臣去吧。”

    “不,你不能去。” 朱龙虎想了想,犹豫道,“派朱武去怎么样?”

    诸葛亮道:“朱武只是兵部侍郎,与总督级别相去甚远。陛下,还是微臣去吧。”

    “不行,你和景略,还有宋太尉,是朕的左膀右臂,你们不能去。” 朱龙虎决绝的拒绝了。这些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冒险。

    诸葛亮突然跪在地上,眼神坚定,道:“陛下,我大宋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只要能稳住董卓,微臣不惜此身!请陛下恩准,微臣前往关中,稳住董卓。”

    王猛道:“陛下所言有理,此时此刻,朝廷的安危是第一步的。”

    朱龙虎扶起诸葛亮,沉默半晌道:“丞相,朝廷的安危,朕就托付给你了!”

    诸葛亮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命!”

    寝宫之中,气氛愈发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沉重与担忧。窗外的小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危机的艰难与漫长。朱龙虎望着窗外的雨幕,心中充满了不安。他知道,这场危机关乎着大宋的生死存亡,而他,必须带领众人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