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朱元璋派遣傅友德率一众侯爵大将,即:赵庸、王弼、孙恪、曹兴等赶赴北平,受燕王朱棣节制,出征漠北。】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一代雄主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不可能!爹怎么可能会去世?这简直”仿佛是爱父心切,朱标想都没想便大声嚷嚷起来。
闻言?
朱元璋原本绷着的脸,这才算是稍稍缓和了点儿,笑着调侃道:
“傻小子,爹怎么会不死?爹要是不死的话,这偌大的江山,爹还怎么传给你?”
“而且”
“嗯?!”
突然!
像是发现了什么?
就在朱元璋,准备继续往下说的时候,一个称谓,一个名字,赫然出现在他视线中!
皇太孙
朱允炆?!
不光是朱元璋发现了这个疑点,身旁的马皇后、朱棣,甚至是朱标,也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一时间。
一股诡异的气氛笼罩全场。
作为朱元璋钦定的太子,大明未来板儿上钉钉儿的太宗皇帝,朱标,居然最终没能成功登基?
而且不光是朱标。
就连朱雄英也没有出现。
这是什么情况?
“自古太子无法登基的事情虽然有很多,但这些要么是帝王猜忌,要么是太子德不配位。”
“显然。”
“咱们的儿子这两点都不占。”
“但他却依旧没有登基。”
“这”
马皇后皱眉分析着。
然而越分析,马皇后的脊背就越觉得发凉,要知道,历史上太子最终没能登基,除了她刚刚说的两种可能外?
还有一种就是太子夭折!
这可不是马皇后想要看到的!
“难道说”
“我没有登基,是因为死了?”
作为马皇后的儿子,朱标自然也是极为聪慧的,仅仅只是片刻,他便想到了马皇后之所想。
顷刻间。
朱标瞳孔骤缩。
连连点头说道:“没错没错,肯定是这样没错!这也就解释了,四弟为何会选择造反!”
朱棣:“”
‘诶呦我的老哥哥,你可别再说这个词儿了!你看爹都已经快忘了,你这一直说,不是一直在提醒他吗?’
虽然心中一阵哀嚎,但朱棣此刻完全不敢多说话,甚至连头都不敢抬!
毕竟
这说的可是他自己啊!
“不可能!标儿你别说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发生?肯定是”
就在朱元璋要说出“孽障”两个字的时候,天幕画面里,身着龙袍的朱允炆赫然登场!
而在他的身边,则是黄子澄、齐泰等首辅大臣,以及包括李景隆在内的众多大明武将。
“看看!都看看!朕之前怎么没觉得,朕穿这身龙袍竟然这么英武?”
“黄先生、齐先生,你们觉得以朕之功绩,这天幕上会如何评价朕?”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仰头看着天幕中自己身穿龙袍的画面,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抑制不住的弧度。
见状?
黄子澄和齐泰对视一眼。
‘怎么评价?这天幕上说的话你是一个字儿都没听进去是吧?既然都已经说是介绍朱棣的,你觉得’
‘它会怎么评价你?’
两人心中满是无语。
脸上却不敢有任何不爽。
反而满脸堆笑的说道:“陛下多虑了,臣觉得,这天幕必将夸赞陛下您的功绩,不敢说陛下您是万古一帝?”
“肯定也是千古一帝!”
“只比太祖稍逊一筹而已。”
“没错!”齐泰连连点头,同样陪笑着说道:“陛下,相比起天幕,您还是先看看臣等上的奏疏吧!”
“哦?”朱允炆挑了挑眉。
毕竟自己被黄子澄捧得飘飘然,结果没等他谦虚谦虚,这齐泰便让自己直接看奏疏?
有心想要发作?
但想想面前这两人,可都是朱元璋临死前给自己找的老师,朱允炆最终还是咬咬牙,随手拿起了齐泰的奏疏。
开篇就两个字儿!
削藩!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第二位皇帝,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对朱允炆说过,要善待自己的叔叔们。】
【当时朱允炆连连点头。】
【称肯定会善待。】
【结果朱元璋才刚刚驾崩,朱允炆便开始了他的首个骚操作,也就是,不允许各地藩王进京。】
【只在封地各自祭拜就好。】
“什么?!”
“这臭小子竟然竟然敢如此对待他的叔叔们,甚至连自己爷爷的葬礼都不让他们参加?”
这下
朱元璋还没说什么。
身旁的朱标却率先开口。
整个人气得一个劲儿颤抖。
不敢置信的死死盯着天幕画面。
见状?
还在为朱标身体感到担忧的朱元璋,立马摆摆手道:“行啦,老大你也别激动,毕竟这也情有可原的嘛!”
“要知道,藩王进京本就需要准备各种事情,特别是允炆初登大宝,手里的班底还不算太厚实。”
“有这样的顾虑很正常。”
“看着吧,允炆这小子重孝道,后面肯定会对他的叔叔们有表示的。”
朱元璋满是无所谓的说着。
朱标却依旧皱着眉。
虽然朱元璋的话没错,但身为大明太子,连朱标都不接受这样的安排,其他的兄弟们,他们会接受吗?
【当然了,如果仅仅只是这些倒也还好,毕竟藩王趁进京的机会作乱,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是没发生过。】
【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朱允炆在处理完朱元璋葬礼后,第一件事做的并不是安抚藩王。】
【而是找各种借口,一年时间里接连废了周王、代王、齐王、湘王、岷王这五位藩王!】
【其中周、代、齐、岷四王被废为庶人,湘王最惨,直接被逼的自焚而死。】
随着天幕中独白的声音落下,画面里,湘王和妻子坐于火中的画面,也被同步播放出来。
就听“湘王”朗声道:“本王是高皇帝血胤,岂能受辱于伧徒?”
“只是”
“苦了你了。”
说着。
湘王转头看向自己妻子,眼神中充满了怜爱、惋惜、痛苦和心伤。
然而和湘王不同的是,湘王妃并没有想象中的惊慌失措。
只是靠在湘王肩头,颇有些惋惜地说道:“殿下,臣妾不苦,只是臣妾无能,未给殿下生下一儿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