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已经实现连续十年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国家的银行信贷额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相当部分投向了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主要是泰国和马来西亚)。此外,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也使得大量外债没有考虑汇率风险。这些都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危机首先从泰国爆发。1997年3月至6月期间,泰国66家财务公司秘密从泰国银行获得大量流动性资金支持。此外,大量资本流出泰国。泰国中央银行将所有的外汇储备用于维护汇率制度,但仍以失败告终。
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价值由市场来决定,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很快,危机开始从泰国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蔓延,从外汇市场向股票市场蔓延。
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改变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动荡。
发生在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对世界经济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重大事件。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此次危机迫使除港币之外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崩溃,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离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