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就地理位置而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它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
联合国一直对开展南南合作活动非常重视并给予支持和引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开展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南南合作主要内容包括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并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环境、中小企业发展、人才资源开发、健康教育等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当今世界南北差距仍在加大,南南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元化及内容多样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越南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法国殖民者手中夺取了包括越南在内的印度支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时,以北纬16°线为界,英军开进越南南部,中国军队开进越南北部。1945年9月2日,印度支那共产党(后为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在河内宣布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同年9月21日,法国军队卷土重来,开进越南南部,拒绝承认越南独立,越南抗法战争开始。
1946年3月,法军进入越南北部,中国军队则撤回国内。法国当时与越南签订协定,承认越南为自由国家,越南政府也承认越南是法兰西联邦的一部分。但是,法国在调集大量兵力到越南后,于同年12月撕毁协定,发起全面进攻,并且建立起伪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胡志明秘密访华请求中国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当即给予大力援助,派出陈赓和韦国清等率领的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
经过多年战争,越南在中国援助下越战越强,并于1954年3月发动奠边府战役,取得辉煌战果,大败法军并迫使法军主力近万人投降,共歼敌16000人。法国政府无力再战,于1954年7月在中、苏、英、美、越等23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上,签订了《日内瓦协议》。
《日内瓦协议》规定:停战后,法国政府尊重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国独立的主权和统一,以北纬17°线为南北临时军事分界线,法国军队退出北越,越共军队退出南越。从此,南北越南分裂局面形成。
九年抗法战争,使法国损失惨重,共耗资百亿美元,法军于1956年完全撤出越南。
心中另有打算的美国政府当时拒绝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美国官员表示他们将接替法国,在南越建立吴庭艳傀儡政权,他们为南越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并积极修建美军基地。吴庭艳政权一方面排挤亲法派和其他政治派别,以建立吴氏家族的独裁统治,另一方面大肆残酷镇压越南共产党人和其他反对派人士。越南共产党被迫在南方组织武装反抗,又开始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抗美战争。
1961年,美国发动“特种战争”,将农村人口强迫集中到以铁丝网和碉堡包围起来的所谓“战略村”,实行严密控制,并直接参战,采用各种战术并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美国的野蛮行为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声讨。
1963年,吴庭艳政权因残暴和腐败,完全丧失民心,同时又因表现无能,不能使美国政府满意,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政变推翻,另换其他代理人。
美国因“特种战争”未能消灭越共武装,开始实行扩大战争的“逐步升级战略”。1964年8月4日,美国借口“北部湾事件”中美国军舰受到北越炮舰袭击,开始对北越狂轰滥炸,将许多城镇夷为平地。美军声称要把北越“炸回到石器时代”。从此,战争不断升级,范围日益扩大,美军成为作战主力,至1968年驻越美军已高达54万人。
1971年,美军和南越伪军入侵柬埔寨,进一步扩大战争规模和战争范围。然而,北越和南越的越共军队在中国和苏联的鼎力支持下,有力地反击美军的进攻,击毁数千架飞机,多次发动大规模攻势,曾在1968年的“新春攻势”中一度攻入西贡,袭击了南越的总统府和美国大使馆。
原本想发战争财的美国,以为发动越南战争又能捞上一笔,可是,战斗进行到最后,竟损耗了1389亿美元巨资,死伤达到35万人。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人民极为不满,青年纷纷拒服兵役,大规模反战运动接连发生,迫使约翰逊政府下台。1973年,美国被迫签订《巴黎协定》,同意在60天内从越南撤退全部美军。美军撤退后,西贡政权于1975年宣布投降,越南战争结束。
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后来承认,越南战争确实是一场错误的战争,而1964年8月4日声称美国军舰受到北越炮舰袭击一事也纯属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