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 中国军队平型关大捷

中国军队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虽然全力抵御,但不敌装备精良的日军,中国军队屡屡后撤,士气受到严重打击,而日军士气高涨。南口会战后,日军主力沿平汉线南下寻找在保定的中国主力决战。奉命防守侧翼的板垣征四郎联合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违反日本大本营和华北方面军的战役规划,紧随败退的国民党军,自作主张向绥远(当时的塞北四省,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及内蒙古南部等地)发起追击,把战场扩大到山西。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判断,日军为运送部队、军火,展开机械化部队,发挥其优势,必然把锋芒指向大同。据此,他部署了大同会战计划,即置重兵于大同南北,坐等日军进攻。

    9月上旬,东条纵队和伪蒙军沿平绥线直抵阳高城下。如果日军继续进攻,突破内长城,指向雁门关或者太原,整个第二战区抗战形势将一发不可收拾。至此,阎锡山部署的大同会战计划流产。雁门关一带兵力虽多而无用,平型关一带则兵力空虚。阎锡山被迫立即着手部署平型关会战。

    1937年8月28日,阎锡山把行营设于雁门关下的岭口村一所窑洞,并同周恩来会商,制订了第二战区平型关会战计划。

    平型关位于山西繁峙县东北边境,邻接灵丘县,西去雁门关115千米,南近河北平县界,地势险要。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预判日军进军路线及视察相关地形后,指挥主力在平型关东北数十千米处设伏,并分出两部阻援,采取了“避强击弱”的战法。

    9月24日,国民党的第6集团军送来“25日平型关出击计划”:以八个团兵力,西北出击,诱引日军第5师团主力从正面进攻,中国军队从两翼包围。25日晨,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的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

    由于平型关道路狭窄,当时又逢雨后路面泥泞,中国军队抓住战机猛烈进攻。日军用车辆辎重作掩体进行反击,派出一部分军队企图抢占公路西侧的“老爷庙”以掩护突围。不料中国军队迅速越过公路,抢先占领了“老爷庙”,与伏击部队两面攻击日军。被围日军向“老爷庙”反复猛烈攻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最终歼灭进入伏击圈的全部日军。

    平型关战役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此次战役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却歼灭日军达一千余人,缴获轻重机枪、战车等数千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