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新政都寄以厚望,不仅民主党全力支持,罗斯福的对手共和党人也希望新政能给国家带来希望。罗斯福向国会所提交的法案都一一获得通过,这些法律的制定,对于医治蔓延到全世界的危机起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稳住失业大军。罗斯福最得意的一项措施,是成立一支民间护林工作队,将50万失业人员安排到国有林区工作,这项举措得到了国会的批准,还被准予拨付5亿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罗斯福一生对保护森林和自然有很大的兴趣,现在终于通过法律如愿以偿,同时也为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罗斯福上台的头几个星期,几乎没有考虑如何才能促进工业回升,他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考虑这样一项广泛的计划。但国会几次催促总统采取行动,罗斯福召集有关的团体在白宫开会,会上争吵不断,毫无进展。盛怒之下,罗斯福指定了一个起草委员会,命令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关起门来工作,不拿出一项满意的法案,不准出来。就是在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下,《工业复兴法》诞生了。法律起草委员会的主席休·斯·约翰逊将军被任命为执行这项法律的全国复兴管理局局长。
“百日新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切都不受传统制约。这倒符合罗斯福的性格,因为他从来就不愿意循规蹈矩。西方世界这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各种灵丹妙药都不见效,与其在旧框框中苦心寻觅,反倒不如尝试一下看似“离经叛道”的新方法。
《工业复兴法》实行行业计划,政府干预经济,真有点“计划经济”的味道;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不再含黄金,这把全世界保守的银行家都吓得目瞪口呆。美国预算局的局长惊呼道:“西方文明完蛋了!”然而,上帝却愿意帮助罗斯福,这些“离经叛道”的新法发挥了神奇的作用,衰落了整整四年的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了,工业的轮子转起来了。《纽约时报》每周商业指数在罗斯福就职时为523,6月中旬达到871,这是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工厂的烟囱又冒烟了,农场主的产品又开始运到市场出售,而不再是毁掉。人民对前途满怀希望,萧条虽然并没有结束,但人们对萧条的担心已经解除。
“百日新政”为罗斯福执政定下了基调,在这以后他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对新政长期效果的评价,罗斯福交给选民去表决。在新政出台一年之后,1934年6月28日,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向公民提问:“你们的日子比去年好过吗?你们的债务负担减小了吗?你们的银行存款安全了吗?你们的工作条件好些了没有?你们对自己的前途信念有了更牢固的基础吗?”多数选民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这一年夏天乘船旅行,所到之处受到隆重欢迎。这一年的中期选举,民主党人大获全胜,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对新政和罗斯福政策的支持,他的助手威廉·艾伦·怀特宣称:“人民几乎把他立为国王。”“百日新政”帮助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初步复苏。罗斯福进一步促使国会制定一项新的立法纲领——《社会保险》,征收更多的所得税,加强对银行和公共事业的控制,还制订了一个针对失业者的庞大救济计划,设立了养老金、失业保险、孤儿救济金机构和一些卫生机构等等。
1936年,罗斯福以9849的选票击败对手,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