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 宋元明清篇(3)

宋元明清篇(3)

    75郑樵《通志》

    私人修史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先例,如司马迁的《史记》。南宋年间,又出现了一部由私人修撰的史书《通志》。这是南宋史学家郑樵所著的一部以人物为核心,上起三皇,下迄隋朝的纪传体中国通史。后世将其和唐朝杜佑的《通典》、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为“三通”。

    郑樵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本人勤奋好学,立誓要读尽天下书。在读书之余,他还常出入山林乡野,拜农夫为师,学习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郑樵生活的年代正值南宋初期,北方被金军占领,国家内忧外患。郑樵一心报国,曾上书给朝廷,希望能参与抗金,可惜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郑樵很失望,但他深知南宋官场黑暗,也没有想过走科举入仕这条路,而是决定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为朝廷修一部大通史,也就是后来的《通志》。

    在修《通志》的过程中,郑樵遭遇了三大难题:首先是当时的朝廷不允许私人修史,他必须先征得朝廷的许可;其次是要得到足够的历史资料和纸张笔墨,而这同样需要朝廷的支持;三是要拥有广博的学识,向写出《史记》这种史学巨著的司马迁看齐。

    为此,郑樵先来到东南各地借阅书籍,经过三年努力,他读遍了东南各地的藏书,为创作《通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个问题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然而,第一、二个问题却始终没得到解决。南宋朝廷一直不支持郑樵修《通史》,甚至三番五次威胁他,要以“擅修国史”的罪名处置他。郑樵只能归隐山林,凭一己之力编撰这部规模宏大的史书。经过近三十年的发愤述作,他终于在五十八岁那年完成了这部巨著,随后在第二年就病逝了。

    这部耗尽郑樵毕生精力完成的心血之作,共计两百卷,五百多万字,记录了从上古到隋唐的历史。书中的体例继承了《史记》的传统体例,仅仅将“表”改成了“谱”,将“志”改成了“略”。全书分为帝纪十八卷,年谱四卷,略五十卷,皇后列传二卷,宗室八卷,世家三卷,列传一百二十五卷,载记八卷。其中二十略堪称《通志》的精华,所谓“二十略”就是“总天下之学术”。《四库全书》中评价:“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精华,惟在二十略而已。一曰《氏族》、二曰《六书》、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礼》、八曰《谥》、九曰《器服》、十曰《乐》、十一曰《职官》、十二曰《选举》、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货》、十五曰《艺文》、十六曰《校雠》、十七曰《图谱》、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灾祥》、二十曰《草木昆虫》。其《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五略》,为旧史之所无。”郑樵也非常引以为傲,曾说《二十略》是“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在二十略中,最突出的要数《金石略》《图谱略》《艺文略》《校雠略》。其中,《金石略》《图谱略》扩大了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艺文略》收录了古往今来存佚的文献资料,并创立了全新的图书分类方法;《校雠略》是对以上三略的说明,是通志二十略中最具创新性的部分,包含了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典藏、整理、利用等问题的解答,内容十分丰富。

    在编撰方法方面,郑樵的《通志》也显得颇为特别。他以各个门类的学问为着手点,搜集尽量多的史料,并加以考证,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综合整理,探寻其源头,理顺各类事物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

    这种体例和编纂方法都对后世史书的编修产生了一定影响,比如清朝的《续通志》《清朝通志》等都采用了相同的体例和编纂方法。

    郑樵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敢于批判主观、迷信等思想,这些都反映在了《通志》中。不过,他只借助一个人的力量编撰史书,难免势单力薄,对部分历史文献的考证不足,出现了一些主观谬误。但从整体看来,《通志》依然是一部颇具历史价值的史学著作,值得一读。

    76宋慈《洗冤集录》

    在很多人心目中,法医是一个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职业。殊不知,早在秦朝就已经出现了检验尸体的官员,可以说是法医的前身。南宋时期,中国又诞生了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这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在它问世后的三百五十多年,国外才出现了这方面的第一部专著,由意大利人菲德利斯写成。

    《洗冤集录》的作者宋慈是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是同乡,其祖上是唐朝有名的宰相宋璟。宋慈一生多次担当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相当于现在的法医。宋慈晚年将自己毕生从事法医的经验总结成书,写成了《洗冤集录》。全书共计七万字左右,分为五卷,五十三目。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列出了尸体检验人员应该遵守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尤其是要坚持重视民命和实事求是。

    宋慈作为一名法医,重视民命,态度认真,“不敢萌一毫慢易心”。他曾说:“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认为此案件“死生出入之权舆,直枉曲伸之机括,于是乎决。”(“大辟”就是杀头。)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杀头堪称最重的刑罚,是由犯人的犯罪事实决定的,而要确定犯罪事实,一定要经过检验,虽然检验的结果往往事关人命。这要求检验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绝对不能敷衍了事。为此,宋慈提出,发生命案时,法医一定要亲临现场,哪怕是炎炎夏日,尸体臭不可闻,法医也不能因恶臭而回避。

    而在检验尸体时,宋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教条很多,连验尸都要将尸体的隐秘部位遮盖起来。而宋慈为了验尸的实际需求,提出应对尸体的一切隐秘部位都要详细检验,看其中有没有插入足以致命的异物。即使死者为女性,也不能“避羞”。这样才能找到尸体上残留的一切线索,尽最大可能探寻案件的真相。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相当大胆的,但实践证实,这才是法医应该有的态度。

    之后,书中详细论述了尸体检验、人体解剖、现场勘查、尸体发掘、鉴定死伤原因、自杀和谋杀的各类现象以及各类急救方法等内容。而全书的主要成就在于:尸斑的产生与分布;尸体腐败的表现和影响条件;尸体现象和死亡时间的关系;棺内分娩的发现;缢死的绳套分类;缢沟的特征和影响的条件;自缢、勒死和死后假作自缢的鉴别;溺死与外物压塞口鼻而死的尸体所见;窒息性玫瑰齿的发现;骨折的生前死后鉴别;各类刃伤的损伤特征;生前死后和自杀、他杀的鉴别;致命伤的确定;焚死和焚尸的区分;各种死亡状况下的现场勘验方法等。

    《洗冤集录》成书距今已有七个多世纪,受当时的科学条件所限,难免会有一些谬误,但整体而言,本书依然非常符合科学精神,书中有些检验方法,虽只是经验之谈,却与现代科学有着惊人的吻合。比如书中谈及的救缢死法,跟现代的人工呼吸几乎一模一样,还有银针验毒法、用明矾蛋白解砒霜之毒法以及迎日隔伞验伤法等。其中,迎日隔伞验伤法的原理类似于现在的紫外线照射,运用光学原理检验尸骨的损伤,十分有效。书中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区分溺死、自缢和假自缢、自刑和杀伤、火死和假火死等的方法,直到现在还在沿用。

    作为一部伟大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了南宋之后的元、明、清三朝的检验官的办案必备之书,甚至被列入考试内容,一版再版,单是有据可查的就有三十九个版本之多。而这三朝出现的很多法医学著作,也都明显受《洗冤集录》的影响,比如元朝的《无冤录》、明朝的《洗冤汇编》、清朝的《洗冤录集证》等等。

    不仅如此,《洗冤集录》的影响还波及海外。清朝同治年间,荷兰人首先将本书翻译成荷兰文,传入西方。此后又陆续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韩文、俄文等译本,对世界各国的法医学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慈不光是中国的法医学鼻祖,更是世界公认的法医学鼻祖。可惜关于宋慈的生平事迹,史书上却罕有记载。《宋史》中没有为他立传,《四库全书》中也只提到“宋慈始末未详”六个字,后人只能从《洗冤集录》中一窥他的生平。

    《洗冤集录》虽是一部专业著作,却充满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尤其对那些热衷于侦探推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得到的乐趣不逊于一部精彩的侦探。而全书宣扬的专业精神,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法医这个职业。

    77吴文英《梦窗词》

    南宋词人中存词最多的是辛弃疾,其次便是吴文英,存词三百四十多首,这些词全都收录在他的词集《梦窗词》中。吴文英生活于南宋末年,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平生没有参与过重要的政治活动,生活范围也十分狭窄,一直局限于江、浙两地。阅历不足导致他的词作题材十分狭窄,以爱情和哀时伤世为主。

    吴文英的爱情词构思巧妙,哀怨缠绵,在南宋词坛十分引人注目。《梦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和《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等。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是一篇伤春怀人之作。上片写伤春怀人的愁思:“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下片写由此引发的痴想:“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在词的创作方面常逆转普通人的思维习惯,将真实的事物化为虚无,将虚无的事物化为真实。在这首《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中,他便将下片中自己到往日与情人幽会的西园游玩时产生的幻觉“纤手香凝”,借助“有当时”三字将其化为了一种真实存在,如梦似幻,意境优美。而整首词语言清丽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细腻婉转,情意绵绵,不愧为一首爱情词佳作。

    《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是吴文英为悼念亡妾所写,全词分为四段。第一段写词人在爱妾去世后独自伤春:“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第二段追忆词人与爱妾往昔的爱情:“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溯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第三段写词人与爱妾的别后情事:“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第四段浓墨重彩地表达词人对爱妾的哀悼:“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整首词时空多次变换,显得十分跳跃,极难驾驭,吴文英却将其写得细腻真挚,感人至深,不愧为南宋悼亡词中的精品。

    《梦窗词》中还收录了很多哀时伤世的词作。吴文英所生活的年代,南宋政权已朝不保夕。吴文英并未像辛弃疾、陆游等爱国文人一样疾呼呐喊,只是消沉地感伤南宋朝廷的衰微,或隐喻南宋君臣苟且偷安,或悲悼惨遭陷害的忠臣良将,或描绘破碎山河的一片荒凉,其中混杂着对人世沧桑的感喟,将家国之感和自己的身世之痛融为一体,从整体看来,其成就远不能与辛弃疾、陆游等人的爱国诗词相提并论。

    78元好问《遗山集》

    金庸的武侠《神雕侠侣》中多次提及一首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是金末元初诗人元好问所作的《摸鱼儿·雁丘词》的上片,收录在其诗文集《遗山集》中。

    元好问出生于金章宗在位时,虽有满腹才华,却仕途坎坷。后来金国为元朝所灭,他和金国的大批官员被俘,遭到囚禁,后来重获自由。因为元好问的诗文十分有名,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有意召他为官,但被他拒绝。元好问晚年时隐居故乡,潜心著书论说,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

    《遗山集》共计四十卷,收录了元好问生平创作的大量诗词。元好问的诗词流传至今的高达一千四百余首,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准都在金国诗人中名列首位。全书成就最高的要数“纪乱诗”,其创作于金国亡国前后,诗中弥漫着深重的亡国之痛,同时兼具慷慨悲壮之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更掀起了继杜甫之后,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又一次高潮。这类代表作有《歧阳》三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等。

    以《岐阳》三首其二为例,描绘了岐阳一战的惨况:“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最终走投无路,发出了“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的疑问。整首诗慷慨悲凉,感情深沉,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岐阳》三首中的其三,则描绘了金国从全盛到衰落的过程,作者感叹朝政腐败,抗敌不力,空有嵩山三十六峰这样的天然屏障,却没能抵挡住敌军。整首诗沉郁悲凉,字字泣血,尤其是“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两句,颇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而描绘金国亡国后惨况的《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更是字字句句浸着血泪。第一首写蒙古大军掳掠金国后妃、宗室北去的情景,“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第二首写蒙古大军掠夺、摧毁金国文物的情景,“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第三首写民间百姓的惨况,“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这三首诗写于元好问被蒙军俘虏后的押解途中,诗中所写全是他的所见所闻,真实深刻,悲愤凄楚,意境苍凉,带给人无穷回味。

    除丧乱诗外,元好问在写景诗方面也成就不俗,比如《游黄华山》。诗中描述了黄华山瀑布的壮丽奇观:“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整首诗笔力雄浑,不事雕琢,慷慨豪迈。

    另外,《遗山集》中还收录了元好问创作的大量词,其中最负盛名便是开头提到的《摸鱼儿·雁丘词》。写这首词时,元好问只有十六岁。当时他正值去并州应试,途中遇到一名猎人,他看见猎人射杀了空中比翼双飞的一对大雁中的一只,另外一只随即撞地,殉情而死。元好问被这种生死不渝的深情震撼,于是便买下这对大雁,将它们合葬在汾水岸边,建了一个小坟墓,取名“雁丘”,并写下《摸鱼儿·雁丘词》作为纪念。这首词将大雁拟人化,谱写了一曲缠绵悱恻的爱情悲歌,寄托了词人对殉情者的哀思,是中国古代赞美忠贞爱情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世广为传唱。

    79马端临《文献通考》

    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典章制度。宋末元初,著名史学家马端临编撰了一部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史,称其为《文献通考》,简称《通考》,时间跨度从上古时期一直延续到南宋宁宗时期。《文献通考》的编撰蓝本是唐朝杜佑编撰的《通典》,后者共两百卷,约一百九十万字,记录了唐朝天宝年之前历朝的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马端临以此为基础,创作了《文献通考》这部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集大成之作。

    马端临的父亲是南宋末年的丞相马廷鸾,此人曾任南宋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博学多识,藏书丰富。在父亲的影响下,马端临从三十四岁左右便开始编撰《文献通考》,耗时二十多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编撰《文献通考》期间,马端临广泛取材。无论是各朝正史还是私家史书等等,只要跟典章制度相关,他都会将其收入书中。书名中的“文”,便是指这类历史典籍。另外,他还在叙事中援引了当时很多大臣的奏疏与学士名流的议论,这便是所谓的“献”。马端临借助这些资料,对各项典章制度加以融会贯通,发表议论,即所谓的“考”,最终形成的这部著作便顺理成章地被命名为“文献通考”。

    成书后的《文献通考》共三百四十八卷,四百七十多万字,鉴于杜佑的《通典》所分门类太过宽泛,马端临将《文献通考》细分成了二十四门: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每一门再细分子门,分类更加精密,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性。比如杜佑的《通典》相当重视“礼”,这部分内容占据了全书内容的二分之一。马端临与时俱进,大幅压缩“礼”的篇幅,使其仅占全书内容的六分之一。马端临又非常重视经济,将论述经济的“食货”部分摆到了全书的第一位,占据了八门,还在“职官”部分中重点记录了户部尚书、太仆卿、司农卿等财政官员。

    全书最具史料价值的是“文献”部分,尤其是很多原始资料现已失传,只能从《文献通考》中一窥其面目。而马端临表达个人观点的“考”也相当具有可读性,尽管年代久远,但这些观点依然十分独到,这主要是因为马端临治学严谨,勇于破除迷信,这其中既包括对鬼神的迷信,也包括对前朝学者的迷信,纠正了过去的很多谬误。

    《文献通考》对后世有很深远的影响,出现了多部续作,如明朝王圻编撰的《续文献通考》,将原书中的二十四门发展到三十门,时间上也承继了《文献通考》——从南宋宁宗时期到明朝万历初期,特别是对明朝的典章制度有相当详细的记载。又如清朝乾隆年间由著名的修书馆三通馆编撰的《续文献通考》,纪昀等人曾为其校订,全书共二十六门,时间从宋宁宗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文献通考》时,不妨把这两部著作找来一并。

    80关汉卿《窦娥冤》《单刀会》《拜月亭》《救风尘》

    元朝的杂剧空前繁荣,出现了“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其中,关汉卿名列“四大家”之首,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六十多种杂剧,留存至今的不下十种,其中,《窦娥冤》是知名度最高的。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一部悲剧,名列中国十大悲剧之首。故事取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东海孝妇”,大概情节如下:

    窦娥幼年丧母,父亲窦天章因为要参加科举考试,无力还债,就将她卖给债主蔡婆做童养媳。窦娥长大以后,与蔡婆的儿子成婚,可惜婚后不到两年,窦娥的丈夫就去世了,窦娥只能跟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靠放债为生,赛卢医欠了她的债,无法偿还。蔡婆去向他讨债,差点儿被他活活勒死,刚好被张驴儿父子救下来。想不到这张驴儿是个流氓恶棍,借着这个机会搬到蔡家,强迫窦娥两婆媳嫁给他们两父子,结果遭到窦娥的严词拒绝。

    有一天,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从赛卢医处讨来毒药,想趁机毒死蔡婆,霸占窦娥。岂料张驴儿的父亲误食了有毒的羊肚汤,被毒死了,张驴儿便诬陷窦娥下毒杀人。太守桃杌对窦娥和蔡婆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看着蔡婆跟自己一起受罪,只能违心认了罪,被判处斩刑。

    窦娥被押赴刑场时,为表明自己冤屈,对天立下三个愿望:死后血溅白练而不沾地、六月飞霜三尺掩其尸、楚州大旱三年,结果一一应验。

    窦娥死后三年,冤魂向当时已被任命为廉访使的父亲窦天章申冤。窦天章重审了这起案件,查明了真相,将张驴儿斩首示众,太守桃杌革职,永不录用,帮凶赛卢医发配充军。窦娥的千古奇冤终于昭雪。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时,正值元朝统治的黑暗时期,社会混乱,贪官横行,冤狱不断。《窦娥冤》不光是一部文学作品那么简单,更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女主角窦娥,她对强权的勇敢控诉可谓惊世骇俗。在被处斩之前,她在刑场上直斥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并立下了三个看似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以证明自己的奇冤。在这里,关汉卿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这三个超现实的愿望,以此展现贫苦百姓对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强烈愿望。全剧浓厚的悲剧氛围、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都因这三个愿望而变得空前醒目,整部作品也因此蒙上了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除《窦娥冤》外,关汉卿其他值得一读的作品还有《单刀会》《拜月亭》《救风尘》等。

    《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单刀前往鲁肃设下的宴席,最终凭借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安然返回的故事。关汉卿借这个故事展现了自己对历史上英雄豪杰的爱慕与向往之情,宣泄了自己受到异族压制的汉族人民的愤懑不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引发共鸣。

    《拜月亭》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讲述了在战乱时期,王尚书的女儿王瑞兰在逃亡时与母亲失散,巧遇与妹妹失散的书生蒋世隆,两人相约一起逃难,逐渐产生了感情,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跟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并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后人据此改编了一部同名南戏作品,深受欢迎,名列元朝“四大南戏”之一。

    《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了妓女宋引章被恶棍周舍的花言巧语迷惑,嫁给他为妻,却受尽虐待,之后被自己的结拜姐妹赵盼儿救出苦海的故事。这是一部喜剧,为了增强喜剧效果,关汉卿在其中加入了大量俚语、谚语、口头禅等,形成了自然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与《窦娥冤》等悲剧或《单刀会》等正剧大不相同,读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另外,关汉卿的《谢天香》和《金线池》也都属于这类作品。

    81王实甫《西厢记》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有一回跟林黛玉的丫鬟紫鹃开玩笑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鸾帐,怎舍得你叠被铺床?”这句话并不是贾宝玉的原创,而是《西厢记》里张生对莺莺的丫鬟红娘说的一句话。

    在元朝的戏剧作品中,《西厢记》是成就最高的一部,直到现在依然家喻户晓。其作者是当时著名的戏剧作家王实甫,他生前创作了多部戏剧作品,但只有《西厢记》完整保留下来了。

    《西厢记》的故事取材于唐朝元稹创作的一部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莺莺传》是元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元稹少年时期和一个名叫崔小迎的女子相恋。后来,元稹要进京赶考,临行前和崔小迎定下白头之约。结果元稹高中后,却为了攀附权贵,狠心抛弃崔小迎,迎娶了朝廷重臣的千金。到了《莺莺传》中,元稹将自己化名为张生,崔小迎化名为崔莺莺:书生张生偶然救下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却因贪慕富贵,对崔莺莺始乱终弃,最终两人劳燕分飞。

    《莺莺传》问世后广为流传,王实甫便在此基础上创作了《西厢记》。《西厢记》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大致情节如下:

    崔莺莺是前朝宰相之女,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崔夫人运送父亲的灵柩返回故乡安葬,途中经过普救寺暂住。莺莺在寺中游览时,遇到了暂住在寺中的书生张生,两人互生情愫。

    不久,叛将孙飞虎率领军队,将普救寺团团包围,逼迫莺莺做自己的压寨夫人。情急之下,崔夫人宣布,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将孙飞虎的军队击退,自己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张生闻言,急忙给自己的结义兄弟、将军杜确写信求救。杜确及时赶来,将孙飞虎打退,解了普救寺之围。张生本以为自己这下便能和莺莺双宿双栖了,想不到崔夫人竟然出尔反尔,拒绝将女儿嫁给救命恩人张生,理由是莺莺的父亲生前已经将她许配给郑尚书的儿子郑恒。面对强横的崔夫人,张生和莺莺都束手无策,好在莺莺的丫鬟红娘十分聪明伶俐,她想到一个法子:让崔夫人答应只要张生能高中状元,就能娶莺莺为妻。

    张生带着莺莺的期待进京赶考,他果然不负所望,一举高中,随即给莺莺写信报喜。但同样爱慕莺莺的郑恒却赶在张生之前来到普救寺,谎称张生已经迎娶了卫尚书的千金。崔夫人便又将莺莺许配给了郑恒,成亲当日,张生归来,揭开真相,郑恒羞愧不已,自杀身亡。崔夫人不能再抵赖,只能成全了张生和莺莺。

    相较于《莺莺传》简单描述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情节,《西厢记》的情节无疑要丰富得多,人物形象也立体生动得多,更容易博取读者的好感。《莺莺传》里的张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不敢反抗崔夫人这种封建家长,甚至对莺莺始乱终弃,令人厌恶。但《西厢记》里的张生却勇于追求爱情,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既可爱又感人。莺莺对爱情的追求更是强烈,在与张生互生情愫后,她全然不顾世人的眼光,主动接近张生。送张生进京赶考时,她对张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归来。这种毫不掺杂物质诱惑的纯洁爱情观,令人动容。除了男女主角外,《西厢记》里的红娘形象也相当突出,她本受崔夫人之命,去监视小姐的一举一动,结果却成了帮助小姐追求自由爱情的好帮手。她聪明机灵,有智有谋,周旋在张生和崔夫人之间,每每都会将强横的崔夫人逼得无言以对,说她是张生和莺莺的爱情军师,一点儿都不为过。两人最后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在要多谢红娘从中穿针引线。

    除了饱满的故事、立体的人物和明确的主旨外,《西厢记》的唱词也十分突出,极富诗意,读起来就如同一首首曼妙至极的抒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连曹雪芹都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毫不吝啬地赞美《西厢记》“曲词警人,余香满口”。纵观整部《西厢记》,最优美的当数《长亭送别》,即送张生进京赶考时,莺莺的两段唱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读起来艳丽凄迷,缠绵悱恻,感人至深,在当时罕有能望其项背者。

    《西厢记》问世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它对中国的爱情、戏剧影响深远,此后模仿、借鉴它的作品层出不穷。直到现在,依然不断有、戏剧仿照《西厢记》进行创作,甚至直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足见《西厢记》的魅力。

    82郑光祖《倩女离魂》《王粲登楼》

    唐传奇中有一部《离魂记》,女主角为追求自由爱情,魂魄脱离肉身,追随心爱的男子而去。元朝杂剧作家郑光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编,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杂剧《倩女离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张倩女和王文举是一对指腹为婚的情侣。王家家境贫寒,倩女的母亲一早就想赖掉这桩婚事,等到王文举前来求婚时,她便以他还未考取功名为借口拒绝了他。为了能娶到倩女,王文举只能离开家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期间,倩女因过度思念他染上重病,卧床不起,魂魄脱离肉身,追随他来到京城,与他一起生活。几年后,王文举终于高中状元,带着倩女的魂魄返回故乡。倩女的魂魄与肉身合二为一,终于跟王文举喜结连理。

    其中,“离魂”是全剧最关键的桥段,郑光祖将其描绘得十分细致、生动。倩女的肉身和魂魄分离,就好像分裂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人:肉身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只能滞留在家中,相思成疾,表现出来的性格是逆来顺受,幽怨婉转;魂魄却挣脱束缚,跟心爱的人私奔,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表现出来的性格是狂放热情,勇敢坚定。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出全剧所追求自由爱情的主题,极具艺术感染力。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就明显受到了这部作品影响。

    而《倩女离魂》的语言也非常优美,真切自然,打动人心。其中最突出的要数倩女在病中的两段唱词:

    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想鬼病最关心,似宿酒迷春睡。绕晴雪杨花陌上,趁东风燕子楼西。抛闪杀我年少人,辜负了这韶华日。早是离愁添萦系,更那堪景物狼藉。愁心惊一声鸟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飞。

    《王粲登楼》是郑光祖的另外一部代表作。元朝年间,大批汉人南下避难,郑光祖也是其中之一。他本是山西人,却长年居住在南方,文中王粲的思乡之情寄予着郑光祖的思乡之情,以及所有旅居南方的北方人的思乡之情。郑光祖的作品主要分为两种题材:一种是爱情故事,一种是历史故事。《倩女离魂》属于前者,《王粲登楼》属于后者。

    王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登楼》就是以他为主角,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王粲的父亲和蔡邕将孩子指腹为亲,定下儿女婚事。王粲成年后,奉母亲之命去京城拜访蔡邕,求取功名。王粲自恃才华横溢,十分骄傲,蔡邕有心想要考验他,对他颇为怠慢,王粲愤而告辞。暗地里,蔡邕却又让人给王粲送银子,还将他举荐给荆州牧刘表。由于王粲相貌平平又十分骄傲,在刘表那里根本得不到重用。怀才不遇的王粲为抒发满心愤懑,便登楼作赋。蔡邕将这篇赋送给皇帝过目,皇帝非常赏识王粲的才华,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时,蔡邕才告诉王粲,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磨砺他,于是二人冰释前嫌。蔡邕信守诺言,将女儿许配给了王粲。

    《王粲登楼》最为人称道的是极具文采和情感的曲词,其中尤以王粲流落荆州时怀念故乡时的曲词最具感染力:

    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栏干、栏干在天外倚。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越搅的我这一片乡心碎!

    除《倩女离魂》和《王粲登楼》这两部代表作外,郑光祖的作品中比较值得一读的还有《钟离春智勇定齐》和《翰林风月》。前者是一部历史剧,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女子钟离春辅佐齐宣王击退外敌,振兴本国的故事,明清以来,它不断被改编成各类剧种上演;后者是一部爱情剧,讲述了富家小姐小蛮在婢女樊素的撮合下,与书生白敏中相恋、结合的故事。这两部剧的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都有意模仿《西厢记》,部分曲词写得秀丽别致,颇为有趣。

    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叙事抒情诗《井底引银瓶》,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一名女子跟心爱的男子私奔、同居,却在多年后被男子的家长以“聘则为妻奔是妾”为由扫地出门。元朝名戏剧作家白朴据此创作了一部杂剧《墙头马上》,这个题目同样取自《井底引银瓶》:“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不同的是,白朴将这个爱情悲剧改编成了一部喜剧:裴尚书的儿子裴少俊去洛阳购买花苗,偶遇总管的女儿李千金,两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李千金随即来到裴少俊的住处,两人同居七年,生下两个孩子。裴尚书发现此事后,认为李千金伤风败俗,愤怒地将她赶回家去。其后,裴少俊高中状元,裴尚书又听说李家是有身份的官宦之家,于是接受了李千金,跟儿子一起将她接回来。

    在《墙头马上》之前,民间已经出现了多部以《井底引银瓶》为素材创作的故事,其人物姓名和大致框架都已成型,这成了白朴创作《墙头马上》的基础。但跟这些前人的作品不同,白朴将该剧中的灵魂人物李千金塑造成了一个有勇气、有尊严、独具一格的女性形象。

    一出场,李千金就对美满的爱情婚姻充满希望,且毫不掩饰,颇有现代女性的风范。偶遇裴少俊后,她断定他便是自己的如意郎君,于是展开了大胆的攻势,主动与裴少俊幽会,甚至做出了私奔、同居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在她看来,人人都有自由追求爱情婚姻的权利,就算为之私奔也是符合情理的,任何人都无权指摘什么。所以当裴尚书发现了她和裴少俊同居生子的事后,裴尚书便咒骂她:“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是男游九郡,女嫁三夫。”她却说:“我则是裴少俊一个。”裴尚书气愤地说:“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你还不归家去!”她便说:“这姻缘也是天赐的。”她坚持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合情合理的,认为自己的人格容不得裴尚书这样玷污。

    后来,李千金还是被逐出了裴家。等到裴家父子又去求她回来时,遭到了她的严词拒绝。事实上,她对裴少俊依然有情,但她深知相较于爱情,尊严是更重要的东西,这样的理念比她对自由爱情的勇敢追求更加宝贵。在经历了种种坎坷后,李千金终于和裴少俊团圆,既保全了爱情,更保全了自己的尊严。从这个角度说,《墙头马上》比追求自由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更别出心裁。

    根据元朝史料记载,白朴生平总共创作了十五部杂剧,完整保存至今的只有三部,《墙头马上》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另外两部是《梧桐雨》和《东墙记》。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题目取自白居易《长恨歌》中的“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名列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大致情节如下:将领安禄山延误军机,理应处斩,昏庸的唐玄宗却对他予以重用,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偷偷爱慕着杨贵妃,为了得到她,不惜起兵谋反。等到叛军快要打到长安时,唐玄宗慌忙带着杨贵妃匆忙出逃。当他们逃到马嵬坡时,在将士们的逼迫下,唐玄宗不得不处死了奸臣杨国忠和杨贵妃。此后,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将她的画像挂在宫里,日夜相对。一天夜里,他在梦中跟杨贵妃相见,却被梧桐雨声惊醒。追忆往事,他不禁满怀惆怅。

    《梧桐雨》的文采斐然,语言情真意切,极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对剧中人的处境感同身受,比如末尾处写唐玄宗对着梧桐雨思念杨贵妃:

    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宇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翻,豆花雨绿叶萧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其中运用了大量排比、比喻、对偶等艺术手法,语言优美,字字含情,将唐玄宗内心的悲凉刻画得入木三分。

    虽然《梧桐雨》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其主旨却是揭露人生的变幻无常:堂堂帝王,却因一场叛乱失去了地位与荣华,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孤独终老。正因为如此,在古代众多以唐玄宗和杨贵妃为主角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梧桐雨》更显得新颖别致,值得一读。

    《东墙记》全名《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书生马文辅和董秀英自幼订亲。后来马文辅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去向董家提亲,就借宿在董家隔壁。董秀英游园时,刚好碰到马文辅在东墙下站着赏花,两人一见钟情。董秀英让丫鬟帮忙传递书信,跟马文辅私下结合。但董老夫人嫌弃马文辅家无余财,逼迫他进京赶考。马文辅一举考中状元,最终得以迎娶董秀英。相较于《墙头马上》和《梧桐雨》,白朴的这部《东墙记》显得比较平庸,远不如前两部作品知名,甚至有种说法称,这并非白朴的作品。大家在这三部作品时,可以自行比较、分析一下。

    84马致远《汉宫秋》

    “昭君出塞”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汉书》中记录了相关史实,此后民间又出现了大量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李商隐的《王昭君》、王安石的《明妃曲》等。到了元朝,戏剧家马致远又据此创作了一部历史剧《汉宫秋》。

    马致远名列“元曲四大家”之一,很早就开始创作散曲和杂剧。他一生创作了散曲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最出名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二十八个字,就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而他创作的杂剧现在已知的有十五部,现存七部,《汉宫秋》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部。

    《汉宫秋》与“昭君出塞”的史实和前人的相关作品有相当大的出入。“昭君出塞”故事的主角自古以来都是王昭君,汉元帝不过是个小小的配角。可到了《汉宫秋》中,汉元帝一跃成为比王昭君的戏份还要多的第一主角。而原本只是画工身份的毛延寿,也摇身一变成了中大夫——剧中最大的反派人物。原先他的罪名只是贪污索贿,在《汉宫秋》中却发展到祸国殃民的程度,先是教唆汉元帝沉迷于美色,不理朝政,后又投降于匈奴,帮助其反对汉室,更成了逼迫昭君出塞的主谋。

    《汉宫秋》中的汉元帝是个典型的文人形象,多才多艺,怜香惜玉。他在宫中巡视时,听到了王昭君的琵琶声。当时王昭君已被毛延寿排挤到冷宫,汉元帝从她的琵琶声中听出满腹幽怨,心生怜爱,于是便将她接出冷宫,对她宠爱有加。这样一来,毛延寿欺君罔上的罪名就暴露了。为了免受惩罚,他投靠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并怂恿单于派使臣向汉元帝提亲,迎娶王昭君,以此作为对王昭君的报复。此时的汉朝国力衰落,软弱可欺,匈奴在边境上对其虎视眈眈。匈奴使臣威胁汉元帝,若不答应这桩亲事,就派出百万雄师入侵汉室。

    在这里,马致远花费了很多笔墨,极力渲染汉室与匈奴的矛盾,面对强横的匈奴,汉室表现得相当软弱,文武百官都胆小无能,力劝汉元帝早日送昭君出塞,以保住汉室江山。在万般无奈之下,汉元帝只能答应了他们。在马致远创作这部作品期间,蒙元和汉朝的矛盾同样十分尖锐,汉族人跟汉元帝一样无力反抗,只能屈服于异族,二者有着相同的悲哀,马致远明写汉元帝的悲哀,却暗含着身为汉族人,面对蒙古族强权统治却无能为力的悲哀。

    而在写到昭君被逼远嫁匈奴时,马致远又独创了昭君在边疆投江殉难的情节,为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更增添了新意。昭君投江的壮举,既保全了汉室与匈奴的邦交,又保全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与忠贞,还让呼韩邪单于将毛延寿送回汉室处决。中国历史上的文人总是宣扬“美色祸国”的论调,明明是帝王昏庸,他们却总怪罪到女子头上。从商纣王宠爱苏妲己,到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再到唐玄宗独宠杨贵妃引致安史之乱,好像国势衰落统统都是女子的过错。马致远却不同于这些文人,在《汉宫秋》中,他将王昭君塑造成一个为了国家民族不惜以身殉难的刚烈女子,狠狠驳斥了这些狭隘、无耻的文人。

    王昭君的离去,让汉元帝悲痛欲绝。在此,马致远又以浓墨重彩的笔调描绘了汉元帝对王昭君铭心刻骨的相思之情,言辞凄清、婉转,读起来令人怅然若失,汉元帝的痴情帝王形象跃然纸上。清朝的戏剧大家洪升曾说:“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历史上的确少有痴情的帝王,因为《汉宫秋》的问世,汉元帝得以跟唐玄宗、李后主等帝王一起跻身于这个少数人的行列。

    除《汉宫秋》外,马致远的杂剧作品还有《陈抟高卧》《黄粱梦》《岳阳楼》等也可以一读,其中多讲述成仙得道的故事,颇为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