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奥本海默
】生卒年:1904—1967
】籍贯:美国纽约
1904年4月22日,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后裔的家庭。父亲是当时纽约市一位十分有名气的纺织品进口商,母亲是一名出色的油画家。
奥本海默从小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5岁的时候,他跟着父母到德国故乡旅行。祖父送给他一些矿物标本,看着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岩石,奥本海默高兴极了。他将这些岩石按照形状大小进行分类,一边分类还一边思考,那样子还真像在搞科学研究。后来父母就十分注意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11岁时,奥本海默成为纽约矿物俱乐部最小的会员。小奥本海默在这里遇到了许多收藏家、矿物专家和一些喜欢奇石收藏的自然科学家。这些人大多数都喜欢自然科学,他们经常在探讨矿物的过程中,将话题引向更广阔的自然科学领域。奥本海默经常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时间长了便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奥本海默开始自己找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看。他的内容十分广泛,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广泛的使奥本海默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也使他在书中结识了牛顿、伽利略、诺贝尔等在科学领域有过杰出贡献的人,他暗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像这些人一样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1921年,21岁的奥本海默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化学。他立志要做世界上最优秀的化学家,于是便拼命学习。奥本海默一学习起来便什么都忘了,经常是肚子饿得咕噜直叫,才想起该吃饭了。在他看来学习是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就这样,聪明好学的奥本海默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便学完了4年的课程,拿下了化学学士学位。
然而科学的道路往往是越走越艰难。到了大四的时候,奥本海默对化学专业以后的研究方向产生了迷惑。这一年,他选修物理学家布里奇曼的物理课程,并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冷静地分析,奥本海默放弃了化学专业,开始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学习实验物理学。为了弥补自己落下的物理学知识,奥本海默学习更加努力了。布里奇曼教授很欣赏这位勤奋好学、才华出众的学生,十分注意培养他。
为了继续深造,奥本海默到了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但当信心十足的奥本海默进入实际研究过程时,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他原先学的是化学,与物理学紧密相关的数学基础不太扎实,他开始感到有些吃力。尤其令奥本海默感到懊恼的是,他感觉自己好像做不好实验工作。一到做实验时,他的两手就不听使唤。这使奥本海默十分痛苦,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继续科学研究。但整天烦恼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一段时间后,奥本海默让自己平静了下来。他再次冷静地对自己进行了分析,后来他终于为自己找到了方向:既然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研究不是强项,那么何不试着向理论物理学发展呢?研究方向确定了,奥本海默再次有了干劲。此后,他便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上,并很快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
1926年,奥本海默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跟随老师玻恩——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进行了量子物理研究。这一年,师生合作发明了“玻恩-奥本海默近似法”,为世界量子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道路。1941年,因为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许多重大的贡献,奥本海默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二战爆发后,传出了德国法西斯可能正在利用核裂变制造原子弹的可怕消息,为了抢在法西斯分子之前完成原子弹的研究,美国开始了一项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1942年,在物理界享有很高声誉的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曼哈顿工程”的总工程师,开始了原子弹研究的历程。在他的领导下,4000多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集中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艰苦的研究。1945年7月16日,世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奥本海默也从此被誉为“原子弹之父”。
但原子弹毕竟造成了众多无辜平民的伤亡,这使得奥本海默心灵上有了阴影。晚年的奥本海默对美国发展氢弹持反对态度,并为和平利用原子弹做出了很大贡献。
成才启示
学会果断地放弃,能使人少走许多弯路。
广泛的兴趣,能够使一个人的思维变得开阔。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14岁参加工农红军。192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同年,因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