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 华罗庚——初中文凭打天下

华罗庚——初中文凭打天下

    】姓名:华罗庚

    】生卒年:1910—1985

    】籍贯:江苏金坛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一生下来,父亲就把他装进箩筐,顶上又盖一只箩筐。父亲相信:“进箩辟邪,同庚同岁。”不久,他还给儿子起名叫“罗庚”。

    华罗庚从小就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时非常专心,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上学期间,华罗庚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他常常别出心裁,我行我素,有时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乱改一通。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你出的题目太简单了,不能考查出学生的水平。”老师大为惊讶,说:“华罗庚的数学才能已经远远超过其他的同学。”

    】1974年,数学家华罗庚(左三)下乡推广优选法。

    华罗庚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老师是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王维克。王老师不爱照课本按部就班地讲课。他总是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有一次,他提出个有趣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数字,被3整除余数是2,被7整除余数也是2,被5整除余数是3,问这个数字是多少?”过了好半天,也没有一个学生回答。王老师环视全班,见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望着题目发愣,只有华罗庚在纸上紧张地计算着。又过了一会儿,华罗庚举手要求回答,老师默许了,他大声说:“是23。”王老师问:“你知道韩信点兵的故事吗?”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和疑惑。华罗庚说:“不知道,我是这样算出来的:一个数字,能够被3和7除,且余数都是2,那么它一定是21加2,所以该数为23。23除以5余数刚好是3,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王老师高兴地说:“你说得完全正确。”接着,王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道名题。楚汉之争的时候,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过兵呢。西方数学家称它为“孙子定理”。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更是刮目相看。

    其实,当时年仅14岁的华罗庚根本没看过什么《孙子算经》,他完全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算出来的。王维克觉得华罗庚是个不可多得的数学天才,决心对他进行重点培养,助其早日成才。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准备进一步研究数学。然而,由于家中过于贫困,他不得不放弃了读书的梦想。

    上学的梦破灭了,但他依然顽强地自学,每天读书学习的时间几乎都在10个小时以上。华罗庚学习起来异常专注,经常达到忘我的地步。一次,他在父亲的杂货铺照顾生意。顾客问1只纱锭多少钱,此时的华罗庚正在计算一道代数题,见有人问他话,就随口答道:“8499。”顾客瞠目结舌,原来他把代数题的结果告诉了人家。凭着这种异常专注的精神,华罗庚用5年的时间就学完了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

    然而,不幸再次向他袭来。1928年,华罗庚染上伤寒病,在新婚妻子的悉心照料下才得以挽回性命,但最终落下左腿残疾,但这没有阻碍他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进。随着学习的深入,华罗庚开始发现和研究问题,并陆续向《科学》和《学艺》等重要杂志投稿。1929年底,《科学》月刊发表了华罗庚的第一篇数学论文《Sturm氏定理的研究》。名不见经传的华罗庚,通过指出苏家驹教授一篇论文中的错误,引起了国内数学界的关注。

    清华大学的熊庆来教授通过《科学》杂志知道了华罗庚的名字。后来,他又通过清华大学的教员唐培经了解到华罗庚的详情。不久,在熊庆来、杨武之教授的举荐下,华罗庚走进了清华园,开始是在数学系做助理员。他负责管理图书、收发文件等杂务。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用一年多的时间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

    华罗庚不负众望,他自学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著名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由此被破格聘为助教。1936年夏,华罗庚被清华大学保送到英国的剑桥大学进修。两年时间里,他发表了10多篇数学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的普遍关注。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为一代著名数学家。

    成才启示

    逆境造就强者,打垮弱者。

    遇到问题,要及时想办法。

    是金子总有发光的那一天。

    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长篇《围城》,学术著作《管锥编》,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成就斐然,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