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李世民,我只想躺平摆烂啊 > 第34章 这诗是罗桓写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震惊

第34章 这诗是罗桓写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震惊

    崔琰闻言,表情无比苦涩。

    过了好一会,崔琰才拱手道:“罗兄诗才,乃崔某所见之当世第一,崔某输得心服口服。”

    众人越发哗然。

    崔琰,认输了。

    堂堂清河崔氏的长房嫡孙,竟然在比拼文采上认输了?

    甚至,崔琰连作一首诗出来和罗桓比一比的勇气都没有,直接认输了!

    崔琰深吸一口气,郑重其事的将罗桓写诗的那张纸收起,然后对着台下的封守中道:“封兄,很抱歉。”

    说完这句话之后,崔琰就这么离开了金翠楼。

    长孙冲喃喃自语:“我不是在做梦吧?”

    李德謇目光一转,朝着程处嗣示意一下。

    程处嗣对着长孙冲就是一巴掌。

    啪一声,长孙冲被扇到了桌子下。

    程处嗣甩了甩手掌,一本正经地开口道:“应该不是做梦。”

    长孙冲勃然大怒,刚刚爬起来,就看到罗桓。

    罗桓笑了笑,伸出手。

    长孙冲一脸茫然。

    罗桓提醒道:“还愣着干什么,给钱啊!”

    长孙冲:“……”

    一旁的老鸨刘妈子,先是呆若木鸡,此刻终于回过神来,高声开口。

    “好教诸位得知,这位便是开府仪同三司罗艺大人家中次子,大唐最年轻的游击将军罗桓大人!”

    “罗桓大人今日光临金翠楼,是我们金翠楼最大的荣幸!”

    “今日,罗桓大人一行在金翠楼之中的所有费用,全部免了!”

    一辆马车在金翠楼外等着崔琰。

    崔琰上了马车,一路来到了不远处的某座不起眼小院子。

    崔琰走进院子,在大厅之中,有一对夫妻正在等待着崔琰。

    崔琰毕恭毕敬的行礼:“清河崔琰,见过陛下,皇后娘娘。”

    李世民笑呵呵的摆手:“不必多礼,坐吧。”

    长孙皇后也微笑朝着崔琰点头。

    这可是五姓七望之中,清河崔氏的长房嫡长孙!

    如无意外,崔琰就是清河崔氏的下下一代家主。

    就是这样的身份,崔琰竟然愿意在大唐出仕,在朝廷为官。

    这是给大唐和李世民的一个天大的面子啊。

    要不然,两夫妻也不至于对崔琰如此客气。

    长孙皇后笑道:“不知崔小先生,对那罗桓的文采,评价如何?”

    李世民闻言便笑道:“观音奴,你这就有点欺负人了。让崔小先生去指点罗桓,那是罗桓的荣幸。”

    至于胜负?无论李世民还是长孙皇后都没问。

    有问的必要吗?

    崔琰可是清河崔氏的长房嫡长孙啊!

    罗桓,只不过作了一首“飞熊诗”罢了。

    飞熊诗,是有些急智,但其实经不起细品,算不上什么佳作。

    今夜的这一场金翠楼之行,其实是长孙皇后特地让李世民安排的。

    长孙皇后的意思其实就是,让崔琰看看罗桓咋样。

    如果崔琰觉得罗桓还算勉强能入眼,那长孙皇后就同意罗桓进入东宫,成为李承乾的身边心腹。

    崔琰深吸一口气,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宣纸。

    “陛下,皇后娘娘,请看这首诗。”

    李世民接过纸,摊开一看,口中念诵:

    “《凉州词》。咦,这不是最近长安很流行的词牌嘛,崔小先生果然作诗应景。”

    显然,李世民觉得这是崔琰的诗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世民读着,目光渐渐亮起。

    长孙皇后在一旁,面露惊奇,不停看向崔琰。

    李世民一拍大腿,赞叹道:“妙,真真妙极!这诗,不但将那将士们慷慨豪迈的饮宴绘声绘色描述出来,若细细品味,更能感觉到那一场大战之后醉卧沙场,怀念战友的悲凉。”

    “通篇二十七字,真是字字珠玑。此诗,当为朕平生所见,边塞诗之首!”

    长孙皇后一脸佩服,看着崔琰道:“崔小先生果然不愧是出自清河崔氏这般天下文阀,就连本宫这般女子,读了此诗,都如同亲临战场一般。本宫佩服。”

    崔琰叹了一口气,正色道:“不,陛下和皇后娘娘误会了。这首诗的作者并非崔琰,那是那位罗桓将军。”

    “什么?”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异口同声。

    足足过了好几秒,李世民才道:“崔小先生,你莫非是在和朕开玩笑?”

    崔琰苦笑一声:“崔琰一介草民,怎敢犯这种欺君之罪?金翠楼中过百人亲眼所见,确实是罗桓所作。”

    “至于崔琰……唉,见了此诗,崔琰自知写出来的东西完全无法与其相提并论,故而不敢献丑于罗桓将军面前,只能仓皇离开。”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不敢置信的表情。

    如此绝妙的诗。

    竟然不是出自于天下文阀清河崔氏长房嫡孙崔琰。

    而是出自罗桓之手!

    长孙皇后默然半晌,突然一笑:“陛下果然有识人之明,妾身觉得,罗桓必须安排在承乾身边了。”

    李世民闻言,也是苦笑一声:“观音奴,别说你没想到,朕都没想到啊。”

    回过神来,李世民对着崔琰露出笑容:“崔小先生,下个月朕会封承乾为大唐太子,届时就请崔小先生入驻东宫为太子师,教授承乾儒家经义,如何?”

    崔琰点头,朝着李世民拱手称谢:“崔琰谢陛下恩典。”

    这个太子师可不简单,将来李承乾登基,那崔琰妥妥就是宰相!

    说完,崔琰又轻笑一声:“陛下和皇后似乎打算让罗桓也入东宫?届时崔琰也能好好向那位罗将军请教诗词了。”

    这话是真心实意,但说话之时,崔琰表情不免还是有些黯然。

    长孙皇后见崔琰心情不佳,便安慰了一句:“崔先生不必妄自菲薄,诗词终究小道,圣人经义才是教化天下的大道。我夫妇就有劳崔先生了。”

    崔琰离开之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片刻,突然不约而同地笑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弹了一下手中那张写有凉州词的宣纸。

    “娘的,这个罗桓,上一次在渭水时居然还藏拙了?”

    “哼哼,这诗说的,肯定就是渭水结盟当天,那臭小子在军营里喝得烂醉的情形!”

    “竟然今天才拿出来,朕回去要好好治他的罪!”

    话是这么说,但李世民脸上的表情却非常愉快。

    长孙皇后何等贴心的女子,闻言便微笑道:“有此诗,陛下的渭水之盟,注定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

    李世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得意,放声大笑起来。

    “罗桓这个臭小子,字写的真不咋地,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