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末风起 > 第十一话 张辽高顺

第十一话 张辽高顺

    话说丁原打算将宋宪、魏续调至雁门协助陈风重整边军,但是陈风略一思虑后便道:

    “前番吕将军率军解雁门之围,吾观其身边的张辽将军亦是骁勇异常。而此番边军重建更是离不开练兵之将,早闻叔父手上有一良将名为高顺,练兵颇有手段。故厚颜请调张辽高顺”

    丁原听到后一愣,倒不是因为舍不得高顺、张辽,他对这俩小将也并没有过多的印象,不像宋宪,魏续一般。他想让宋宪、魏续留在雁门,是真心实意的想帮助陈风。

    “这…若是要张辽、高顺也并无不可,只是他们毕竟年轻,怕是难当大任。”丁原有点犹豫的说道。

    毕竟陈风虽已立字,但是年龄也才一十六岁,再加上同样十六七岁的小将张辽和年方弱冠的高顺,将边军交给一帮子小将打理,他还是有点放心不下的……

    “无妨,宋宪魏续在并州成名已久,叔父要顾及的是并州一州而非只是雁门一地,有他俩常随叔父左右,风也可放心一些,张辽和高顺虽年岁不长,但是颇有大将之风,在边军加以历练必成大器。”

    陈风赶紧趁热打铁,这可是后世皆知的名臣良将。比之宋宪魏续可是强了百倍,要不是吕布深受丁原重用,敲墙角的可能性太低,他都想开口试试要一下吕奉先了。

    丁原闻言神色一松,毕竟陈风是为他考量,于是言道:“也罢,那就调张辽和高顺。张辽已在雁门就不随我回返晋阳。高顺我会遣派他人知会,此番我带兵万余来援,皆是我并州能战之士,吾意预留两千兵马给汝,尽快调练出雁门边军。”

    “多谢叔父,风必不负所托”陈风再次拱手道谢。

    ……

    话说张辽和吕布正在街头漫步,残破的雁门关街头,已经陆续有人出来摆卖营生了。

    张辽兴奋的道:“火牛破阵,啧啧,这陈将军确实了得,当真是虎父无犬子。”

    吕布并未接话,只是在一旁嗯了一声。

    “这雁门如此必死之局居然能让他调动起来,坚持到我等来援,简直是奇迹。先是斗牛破阵,再是阵前斩将,接着造出那投石神器,最后调动全城民夫。如此英雄竟才十六,当年冠军侯这个年岁可有这番功绩?”张辽讲得眼中溢彩连连。竟是拿霍去病来两相比较了。

    对此,吕布竟是点了点头,扪心自问,换做他,可能会选择突围出关,但是要守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不能做到的,但是陈风做到了,故而听到张辽吹捧陈风,也并未说什么,只是轻微点头认可。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传令兵跑到近前,先与吕张二人见礼,然后道:“刺史大人有令,张辽速回军营协助陈都尉,点军两千留守雁门,吕将军整备军队准备拔营”说完再向二人拱手便匆匆离去。

    再看吕布面色没有变化,但是张辽表情却是从错愕再到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文远此番得以留守雁门,虽艰险但机遇并存,布在此先预祝文远立赫赫战功,归来共谋一醉”吕布看着张辽的表情,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也在为他的小兄弟高兴。

    他深知张辽本身就是雁门人,对雁门的土地和百姓有着特殊的情感。每每外族来犯,最是请战积极的都是他。而这次能够留守雁门而且是跟着一位似乎很能打战的少年将军,怎能不发自内心的为他高兴。

    张辽闻言对着吕布双手抱拳,一拱到底:“感谢吕将军照顾,若辽有所成就,必不忘将军之恩。”

    ……

    雁门郡治所阴馆县府内,陈风此时正面对的一堆公文发呆,距离大战过去已经半月有余了,

    韩庸押送阿拐能和一众俘获的南匈奴首领往洛阳而去,雁门关的修复工作交给了张汤校尉,张硕负责奔波雁门郡各地县府安民招兵,汲骞还有伤在身,张辽正在操练士卒。

    看似手上能用之人不少,但是却远远不够啊,特别是文吏方面的事情,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帮手,几处被屠杀了县令的县城目前也是百废待兴,新任县令朝廷还没指派下来,陈风也没有太好的人选上报朝廷,一众事物全都压在身上。

    倒不是说完全做不来,只是这些繁琐的内政工作就把陈风牢牢的钉在了这里,根本无法抽身他顾。

    “哎,早知道不让公济回洛阳就好了”(公济为韩庸字)陈风嘟囔着,但是也仅限于嘟囔了,毕竟韩庸其父韩馥正在京都任御史中丞,哪个少年郎不盼衣锦还乡的。于情于理都该让韩庸领兵押送。

    只是韩庸毕竟是世家之后,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在的话多少能够缓解他目前遇到的困境。

    “禀太守大人,高顺将军求见”

    “哦~高将军来了,哈哈哈”听到侍卫的禀报,陈风眼前一亮,原本被文书压得喘不过气的身躯瞬间也轻快了许多。陈风把手中公文往案上一丢,赶忙起身迎了出去。

    话说高顺风尘仆仆的立于太守府外,刚毅方正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变化。但只有他自己能感受到此刻内心的火热。

    十天前他刚接到调令的时候也是不敢置信,在整个并州内,无论是官职还是地位,谁会去在意他这个小小的假军侯。但就是这么突然,雁门郡即将上任的太守竟如此看重他,不惜放弃成名已久的宋宪、魏续,也要点名他来雁门。

    好一个练兵良将,颇有大将之风的评价。好一个大破匈奴的少年郎。

    第一句是当时丁原与陈风对话时陈风对于高顺的评价。第二句是评价陈风的。哪个有理想的将领不愿马踏边疆建立不世功勋。

    高顺对被调往雁门郡且在自认为懂得自己的人手上任职那可是大大的欢喜,只是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的波动。

    ……

    且不说陈风得了高顺后的喜悦,韩庸一行历经跋涉终于进了洛阳城中,一路主道人人驻足观看,毕竟边疆战役距离他们太过遥远,帝都百姓这百年来也未曾经历战火洗礼,所以看着边军押送战败被俘的匈奴人,个个都新奇加兴奋。

    试问又有谁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度呢?

    “快看,那为首之将好年轻啊”

    “哈哈,这群匈奴就该狠狠的打,叫他们敢犯我大汉天威。”

    ……

    韩庸嘴角带笑,一席崭新的战甲上,大红长袍披裹于后显得威风凛凛。他早就看到了街道旁,酒肆阁楼上的父亲,正一手扶须,无声的朝着自己点了点头。

    虽然不曾言语但是韩庸可以从韩馥的眼中看到赞许和抑制不住的骄傲。

    在靠近洛阳主街旁的一处阁楼里,三位锦袍贵人相对而坐,他们也望着主街上出尽风头的韩庸评头论足着。

    “呵呵,这韩家出了个人物呀”坐于靠窗的俊脸大汉握着酒杯笑道。

    “谁能想到这韩家子竟能有此斩获,当初他离开洛阳只身奔赴边疆的时候可还沦为了笑谈”另外一个看似儒雅文人的汉子补充道

    “大丈夫行于世,能这么风光一次也不枉此生,可惜可惜,操年岁比他要大上许多,竟没有他这样的魄力”最后一个汉子对比起前两人来说只能说是其貌不扬了,虽然不丑,除了浓眉小眼外五官也算端正,但是和两个大帅哥坐在一起就显得…

    不过他这句话一出口可就得罪人了,毕竟他身边两人都和他的岁数相仿。

    “哼,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我皆万金之躯,为了这点功勋去边疆和匈奴人打交道?”那个看似儒雅文人的汉子挑眉说道,随后一口干了杯中之酒。

    “公路此言是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听闻此战异常凶险,雁门边军十不存一,就连大将陈雄也战死,孟德可别只看到风光”俊脸大汉也附和道。

    曹操闻言赶紧拿起酒杯致歉,赔着笑脸道:“本初、公路,某可不是那个意思,哈哈哈…”

    刚刚看得过于入神却是惹得身边两位皇城新贵不满了,打个哈哈圆个场还是要有的。但是,曹操在次把目光投向主街人流鼎沸的方向,我的理想他们又岂能懂……

    听闻韩庸之上还有一个年纪更小的将军,力挽狂澜于雁门,年纪轻轻就有这等功绩,封侯拜相也是不远,献候后继有人,真是恨不得一见呐。曹操目光闪烁,眼中锋锐异常。

    在此三人正是日后搅动天下风云的三大诸侯:袁绍袁本初,袁术袁公路,曹操曹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