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 第276章 施政冀州

第276章 施政冀州

    廖化特别指导冀州书院(相当于教育部),

    冀州医院(相当于卫生部),

    冀州文字部(相当于后世的语言工作委员会,是教育的前提)。

    别人不知,廖化却清楚,若想冀州发展强大,教育为先,医疗其次——教育医心,医疗医身。

    而鉴于目前的社会现状,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除了世家、地主、大族,有钱读书,能学习知识外,其他贫民根本接触不到知识,更无余力上学!

    对于种粮食解决温饱,廖化有信心在一年内解决温饱问题——推广红薯种植就可以了。

    要想快速提升冀州的文化水平,降低学习知识的难度,改革文字,使用简体汉字尤为重要——繁体字,一天也学不会几个!写?那就更难了!

    但是,首先遇到的阻力,竟然是冀州书院院长,文字部的部长蔡邕,对于这种知识丰富的文学大咖,所有的说教都不管用,甚至把廖化驳的无话可说!

    当然,廖化有自己的方法——找了两个资质接近的孩童,和蔡邕两人一人教授一名孩童,每天教授两个时辰,其他时间都不得再行学习。三天下来,识字、写字比赛,廖化教授孩童完全碾压蔡邕教授的孩童,搞得蔡邕灰头土脸。

    廖化道:“文字的作用主要是记录历史,只要能达到这点就可以,

    简体字完全能胜任。而且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可以让知识快速传播。对于底层人民学习,更为适合。”

    而蔡琰出面道:“爹爹,到达常山后短短一月,就已全部熟悉了廖化在常山推行的简体汉字,而且常山县即便一老农,常用字都认识,还会书写,试问大汉还有何地能做到此?”

    蔡琰的补刀,最终击破了蔡邕顽固的防线,不过其一旦转过了这道弯,便突然感觉简体字必将大行天下,成为划时代的变革,若能参与其中,定会青史留名!

    甚至蔡邕即刻让蔡琰研墨,给好友郑玄和马日磾(di)写信,盛赞简体汉字之义,邀请二人共同完成此项伟业。

    由于蔡邕忙于汉字的简化编辑,而且其已经完全投入进去,无暇顾及到书院的工作,廖化顺势让副院长韩馥主持,有常山书院运作经验,只要按照以往的做法,按部就班执行即可。

    对于医学院的工作,也有成熟的经验,最为困难的是有经验的医者太少。而且医者既要从事教学,又要在医院门诊处坐诊看病,实在是太忙。

    其实对各方面的人才,缺口都很大——黄巾之乱加上袁绍叛乱,死的死,跑的跑,多数官职都很缺乏,特别是新收复的中山,河间,魏郡,县令、县城、县尉缺少很多。

    冀州的施政方略,廖化多数照搬常山、巨鹿的经验,虽有经验借鉴,奈何执行的人员太少,不得已之下,廖化从常山书院速成毕业了一批学子,来充实地方官员。

    对于廖化来说,各项事务都有具体的人来操作,自己只需做好上层设计,把架构安置好。但是因为每项事务都需廖化设计,都需廖化最终确定——其他人都不懂呀!这也把廖化忙的脚不挨地,每晚子时甚至丑时才能休息,而且卯时定时起床,开始工作。

    不知不觉间已然过去月余,好容易各项事情总算快完成了。

    可是,自己的便宜老爹、老妈竟然带着诸葛雪等一众女眷和自己的儿子来了,后来老妈甚至把州牧府给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