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秦重工地球村 > 第36章 墨家传人

第36章 墨家传人

    “哈哈,妙,妙极!”

    扶苏大笑一声。

    “恭贺陛下得此辅国神器。”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李斯。

    扶苏听后心中一喜,幸好没杀了他,堂堂丞相却对农事懂得那么深。

    李斯当然也看得懂,结合他的经验,一眼便判断出此乃辅国神器。

    群臣闻李斯恭贺,方才反应过来,毕竟懂农事之大臣尚未回过神来,此时皆醒转过来,纷纷恭贺皇帝。

    “好好好,你们靠近前来,朕要问问你们。”扶苏也是凡人,也听得彩虹屁,一高兴就连道三个好字。

    工匠们闻言脸上正色,围将过来,却始终不敢过于靠近。

    而扶苏则后退两步,转身像个后世的老师一样面对群臣及一众工匠问道:

    “朕问你们,你们可知此犁为何比直辕犁更省人力畜力,且翻地更为迅速?”

    众工匠都是贱籍,哪里有人有胆量直接与皇帝对话,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无一人回答。

    扶苏见情况如此也只好自问自答:

    “朕认为你们工匠中必有通晓之人,但恐怕你们不善表达或是没有统一的说辞,所以朕给你们讲讲朕在古籍上的理解,朕认为别小看这小小的改良,内中学问甚大,若你们能够精研细读,日后必为我大秦带来更多更佳之工具。”

    “好了,朕等你们一刻钟时间,识字者,速寻笔或刀笔以及竹简,接下来朕说的话,你们最好记录下来,以后反复的想想,相信对大家会有好处。”

    众人闻言,虽然并不知道皇帝亲自教授的会是什么,但是皇帝亲自教知识,那是多少人都不敢想的事情啊,于是众人纷纷跑回各自的工位翻找物事。

    当然,更多的是因为害怕,而去找的,毕竟是皇帝让他们找的,不找来笔竹简,这不就是要找死吗?但大臣们可不这么想,扶苏的话还是急坏了大臣们,他们可没人有携带笔与竹简啊。

    全场唯有太史令胡毋敬携有,其后太史属官不断为其准备物事,尚有两人随时待命记录,但那是胡毋敬的副手。

    也有大臣想去借,但是史书是连皇帝都不能看的东西,他们更不敢靠近。

    不多时,众人皆已备好竹简与笔或刀笔,有关心农事之官员手中也拿好了竹简与刀,就是不知道是现场购买还是胁迫工匠得来的了。

    “好,既已备妥,那朕便开始讲讲朕从古籍中领悟的道理,希望你们能融合自己的专长,将来为我大秦创造更多更好用的工具。”

    “你们看此牛肩上所承之犁轭,那是一副木制装置,通过结实绳索与犁辕相连。每当耕牛迈步向前,牛往前的拉的力量便通过犁轭与绳索传递至犁辕。”

    “此犁辕,是力的传递关键所在。它不是一线直线那般僵硬,而是巧妙弯曲,朕认为如此设计使得犁辕在牛力或人力牵引下,得以灵活传动以。拉力沿犁辕传递,最终传至犁铧——那锋利金属部分,它便犹如刀刃般切割土壤。”

    “再看此犁铧。”扶苏弯腰下去指了指继续说道:“虽设计尚有改进空间,但现在这样也很好了,以后慢慢改进,它的前端斜面如果可以再倾斜些许,如此一来,当牛往前走时,产生的拉力便会通过犁辕传递至此,犁铧便插入土中,翻起土壤。”

    “这个过程,朕看正是所谓‘力之作用’,此‘力之作用’就是此次改良的关键,你等日后制作新的器具或是改良器具时,须要多多的思考这‘力之作用’。”

    “再看之里,犁铧所翻开的土壤,被一侧犁壁所挡,后被推向一旁。如此,土壤得以松动。此过程不仅展现力之传导与作用,且将土壤翻至一侧,减少了前进方向阻力,亦是‘力之作用’之体现,减轻阻挡之力,这也就是为何刚才那中年男子为何行进如此轻松的重要原理。”扶苏说着,用眼神在人群中找了找那名壮汉。

    “透过曲辕犁改良之例,可见力之传导与作用何等重要。”

    “此次的改良非但助我大秦提高耕作效率,你们更是发现的力与力的相互作用,希望这些发现能启发你们日后发明创造更多工具时,能更有效解心中疑问。”

    “所以朕望你们能从中学得,无论学习或将来创造之中,皆应注重观察与思考,理解力之传导与作用原理,如此我大秦工匠们方能更好利用自然规律,创造出更多利于大秦社稷之物。”

    “毕竟朕也是通过古籍记载,加上刚才的亲自观测才得来的经验,你们都是亲自动手的人,对于力这个东西,相信你们的体会比朕更深,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利用起来。”

    扶苏说完便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中的泥土。

    “谢陛下教诲”

    满场稀稀拉拉的谢皇帝,谢陛下。

    扶苏也不生气,还很高兴的笑了好久。

    等大家安静下来,扶苏又说道:

    “其实朕刚才与你们说的力,并非只有朕看到的那古籍上有所记载,你们在场的那么多工匠,朕相信肯定有墨家的人在此。”

    扶苏说到此处时那领头的老者眼神变幻了一下。

    扶苏没有留意到老者的变化而是继续说道:

    “墨家的《经上》有言:“力,刑之所以奋也”,此语深刻揭示了力之本质,表明墨家先贤早已洞察力乃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之根本因素。”

    “但朕知道,墨家对于力的发现还不止于此,《墨经》又曰:“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这说明了什么啊,说明墨家对于浮力早就有所认知。

    “所以,也许朕给你们的古籍手抄,也有可能是不知何人从墨经中学来的经验,你们在场若有墨家的人,必须要好好的重视,平时你们亦可多多查阅墨家典籍,才能将墨家的技艺学到自己手上,并发挥到极致。”

    扶苏说完这一句话,那老者便跪了下去,而正在学习甚至是在记录的人们当中,看到老者下跪,又是跪倒了一小片人。

    “民,相里卂,谢陛下不忘我秦墨。”

    “喔,相里氏?你是墨家传人?”

    扶苏看到这老者突然跪下谢恩后问道。

    “回陛下,民卂,正是秦墨第七代传人。”

    “嗯,好,平身吧,都平身吧,你秦墨为我大秦作出不少的贡献,不管是城防还是你们的技术用于农业、水利以及在培养我大秦能工巧匠,都是功不可没啊,快快平身吧”

    “现在又为我大秦改造出典辕犁这样的神器,真是大功于我大秦啊。”

    “民卂,不敢居功,民谢陛下赞扬我墨家之恩。”

    “唉,这算得了什么,朕还没说完呢,墨家不只是在力上有贡献啊,既然你是传人,你应该更加懂得朕刚才说的话,其实朕对其它的还很有兴趣的。”

    “墨家《经上》曰:“圆,一中同长也。”此语精炼而深邃,揭示了圆之真谛:凡是圆,皆以一点为中心,自此点至圆周之边际,处处距离相等。这一见解,朕第一次读到当初你墨家先祖能发现这一点,朕也是非常的敬佩的,朕以为,此乃在算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其重要性不亚于对力之本源的发现。”

    扶苏边说边蹲了下去,直接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又想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