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城东的施粥棚外。
映入众人眼中的是数不清的灾民,而这些人全是蓬头垢面的,身上的衣服更是没有一件完好的,就宛如这群人是乞丐一般。
人群熙熙攘攘拥挤不堪,各种喊叫声是此起彼伏。
“唉,这天灾何时是个头啊。”
拥挤在人群里,朱由检就不免的唉声叹气。
“黄三,这灾情迟早会过去的,只要我们能坚持合理调配资源。”
看着唉声叹气的朱由检,张书缘便只得是出声安慰,因为这天灾是真的没什么办法。
正当几人在说话的同时,突然前方就骚乱了起来。
抬眼望去,只见有几个破衣烂衫的人,正扒着一位衙门差员的大腿,口中是连连哀求他多施些粥吧。
而那位官差则是大手一挥,啪的一下就打开了他们的手。
“放肆!汝等真是贪心不足,我府大人已经是在布粥了,你们有了吃食不但不感恩还敢贪多?快滚,要不然别让鹅叫人来拿你们!”
那位差吏是怒声叱喝,俨然就是一副看不起人的神情,就好似他是什么大人物一样。
“大人,求求你了,鹅不是只有一个人,这上有老母,下有蒙童,这点东西是真不够吃啊。”
“不够吃?也就你不够吃吧?你看看周遭别人,那个不是拖家带口,可有谁又像你这般?!”
“大人!!”
“快滚,要不然老爷可就要拿人了!”
说着,这位差吏就举起了腰间的鞭子。
看到这一幕,朱由检顿时就火了,紧接着就要上前去阻止。可他还没动,那几人的旁边便就窜出了一位身宽体壮的汉子,一把就抓住了那差吏的手。
“且慢!”
“你是谁?”
“某无名无姓。”
“哼,无名无姓?看来你是没尝过鹅们的厉害,来啊,有人扰乱赈灾给鹅拿下!”
一瞬间,整个场面就乱了起来,十数位维持秩序的官差旋即就跑了过来,纷纷抽出刀剑就围上了那几人。
“许显纯,给朕去帮帮他!”
见此,朱由检就小声的对着许显纯说道。
“且慢陛下,我们不能出手。”
见朱由检想动手,张书缘是赶忙阻拦,因为此时一旦出手那他们就暴露了。
“那…那怎么办?难道就让朕看着子民被欺压?”
“陛下小看了这些灾民了,那个人出不了事情。”
“为何?”
“陛下,你看这周遭都是些什么人?”
听到这话,朱由检就疑惑的看向了周遭,只见这左右前后基本上都是精壮汉子。
“发现了吧,这些人全都是一家之中还能动弹的,若此处有问题他们必然接受不了。”
张书缘说的没错,一旦这粥棚发生了乱象,那百姓们就会站到同为百姓的这一方。
虽说这会引起官府来派兵镇压,但张书缘明白,只要方岳贡不傻子,他就知道这灾民不能用镇压来解决,因为一旦操作不好,那就会引起民变了。
果然,随着远处的闹剧发生,无数百姓便就张望了过去。
这也不知道是谁喊了声“官府欺压人了,不给鹅们吃的。”就这么一嗓子,使得朴素的老百姓全部都站到了那几人的身边。
其实,这大灾之下,所有人都没啥吃的,一旦听到有吃食那必然会发了疯,尤其是听到有人在欺负跟自己一样的人时,那更是会下意识的抱团。
因为他们知道,不抱团就活不下去。
随着出手的人是越来越多,那十数位官差便就压不住了,很快就被人给围了里十层外十层的。
这眼看着就要生出更大的动乱时,一位身着蓝色布袍的五品小官就出现在了这里。
此人一经出现,身后跟随的大批官差就围拢了这里。
“让开让开,此地是发生何事了?”
听到他的询问,被包围的几人瞬间就看到了救星赶忙喊道。
“启禀大人,此处刁民闹事……”
可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外面的知府给打断了。
“诸位,本官乃新进的西安知府,名为吴弘和,大家伙有什么问题就来向我反映,勿要乱了这布施秩序!”、
这在昨日,由于胡廷宴等人出事,以至于西安府的知府、通判、同知统统都被拿下了。
这由于事急,方岳贡只能是就地取才,任命了府衙内的一位主事担任了知府之职。
而此人,朱由检与张书缘也知道,只不过他们没有干预。
随着吴弘和的出声,现场便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齐刷刷的看了过去。
“大人,小的名唤李三狗,这并不是小的们无故闹事,而是这粥实在是太少了,完全不够吃的。”
“嗯,小哥所言即是,本官也知道,不过今日本官向大家保证,日后这粮食只会多不会少,等过两天湖广那边的粮到了之后一定会多多布粥的!”
这吴弘和的话可谓是滴水不漏,尽管百姓们不知道他的话是真是假,但碍于他的身份还是选择了相信。
可这话听在张书缘的耳中却是不以为然。
这湖广的粮食能有多少?先不说价格如何,但就是路上的损耗就不会小了。
“陛下,我们再去看看其他地方吧。”
见此地有人出来处理了,张书缘就转身说道。
“好吧。”
叹了口气,朱由检看了看此地的百姓,只得落寞的跟他离开。
在城中转了一天,张书缘等人便就发现,这方岳贡赈灾也还算可以,除了不许商户涨价外,他还联络省内的大户一同开仓放粮。
来到一处难民的聚集地后,众人便就休息了下来。
“陛下,既然方学士赈灾有方,我们也就不用特意关注了。”
这虽然很想抓到他齐党的小辫子,但张书缘也明白不能在此事上做文章,一旦不好那可就是挖坑埋自己了。
“是啊,方岳贡办差不错,不但有章程还有尺度,就说那吴弘和做的就很不错。”
朱由检是乐呵呵的开口,眼神里全是赞赏。
“是啊,不过陛下,明日我想去秦王府做工。”
“你要去做工?”
“嗯,这城里我看了一天,他们不是在放粮就是在招工。所以我想亲自进去看看。”
说实在的,这不是他信不过东厂番子,而是此事必须得拿到实证才行,如若不然那秦王就会反咬一口是东厂在陷害他。
看着他的眼神,朱由检思量了半刻才说道。
“好吧,既然你想去那就去吧,有事记得到这里来,朕会让许显纯留在这。”
“好!”
点了点头,张书缘作势就要走,可就在他起身的刹那就被朱由检给喊了一声。
“小哥,带上永年和永源,他们办事机敏进去后你能用到。”
“好。公公咱们走吧。”
“是,阁部大人。”
再次一点头,张书缘就带着朱由检的护卫走了。
“皇爷,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张书缘走后,王承恩便就戒备着问道。
“我们明日再走一圈,然后就去乡下,看看其他地方的灾患如何。”
“不知皇爷想去那个地方?奴婢好做安排。”
“就去临潼看看吧,那秦王不说是那渭南地区旱灾正烈吗。”
“皇爷,不可啊,那里灾患严重恐会生祸啊。”
“就去那里,朕决定了。”
没了张书缘,朱由检也不会给其他人面子,自己决定了什么就是什么。
而他之所以要去,自然是想看看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了……
一夜未眠。
这早早的,张书缘就同永年永源二人,特地的打扮成了更为落魄的灾民,去到了秦王府。
本以为,他来的已经是够早了,但没想到此地已经是聚集了几十人了。
看到这一幕,张书缘只得是无奈摇头,带着二人就去排队了。
跟着人流排队,两个时辰的功夫便就轮到了他。
“你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回老爷的话,小的姓张名书陈,家住渭南关山镇。”
“关山镇,那你家中还有几口人呐,可能出苦力?”
“能能,小的是有把子力气的,旁边是我兄弟张勇、张奎,他们不会说话。哦对了,这是我兄弟二人的名帖。”
说罢,张书缘就掏出了提前用灰布包好的一贯银子,那秦王府的下人顿时就眼睛一亮,也就不再索要他三人的路引凭证了。
“好小子,身宽体胖是个干活的。王主事你来带他们去库房吧!”
“是,三管家。”
随着话音响起,一名年约五旬的老者就走了过来。
“走吧,记住。进府之后别看别问,让你们干啥就干啥。”
“诶诶,小的明白!”
“嗯,走吧。”
说罢,那王主事就带着张书缘二人进入了秦王府。
从侧门进入,不大会儿他就到了这库房院中,抬眼望去,周遭是几百人正在进出,有往外搬动粮食的,也有几人合力从外面搬着不知道是装有什么的箱子在往里进。
“这循化库就给你兄弟了,在今夜之前把它们给搬到城西。”
“啊,大人,就我们三个?”
“还有别人呐,等会就来上工了。”
“好好,额,对了大人,这工钱……”
“工钱等你搬完了再说,干活吧。”
那王主事是鼻子都快抬到头顶了,冷哼了一声哼着小曲就去忙活其他事了。
“阁部,我们真的要干?”
“当然,要干不干我们来这干啥?对了,等会你帮我看着点,我去套套他们的关系看不能找机会溜进后院。”
“诶,奴婢知道了。”
说罢,两个人就开始了闷头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