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快起来上山,不知道谁家的羊跑到咱家前山去了,快把它们赶走。”睡梦中的强子被老妈急切的呼喊声唤醒。
他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懒洋洋地说道:“在山上它吃就吃一会呗,能有啥呀,我天亮了好不容易才睡着”
老妈着急地说道:“那可不行啊,那榛子树要是让它们啃了,可就没指望啦!”
强子这才如梦初醒,“啊,对,还有一片大榛子呢!”于是赶忙起来,迅速穿上衣服裤子,急匆匆地奔着山上走去。
此时,那群羊还在山脊上悠然自得地吃草,强子则不紧不慢地走过去。走近一瞧,只见一群羊,却不见放羊人。强子随手捡起一根木头杆,拄着小心翼翼地往山上走去。突然,他看到羊的后边跟着两条狗,强子打小就特别怕狗,此刻更是胆战心惊。他一边嘴里大声喊着,一边拿棍使劲敲打着地面,同时顺手又捡起一块石头,企图以此来给自己壮胆。然而,那两条狗看到强子后,不仅没有丝毫害怕,反倒无所畏惧地朝强子这个方向走了过来。强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更加惶恐不安了。于是,他赶紧改变方向,朝着羊的正前方快步走去,以逃离狗的逼近。
就在这时,听到有人大声喊道:“去去去,把羊往回圈!”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紧接着,一条黑狗带白花,像闪电一般冲了出来。强子也不清楚这究竟是什么品种的狗,只见它一个小冲锋跑到了头羊的前头。这时,强子立马站住了脚步,不敢再往前迈出一步。只见这狗并不是去咬羊,而是在羊前边停下,头朝着尾巴,就好像要咬自己的尾巴一样,来回不停地转圈,速度快得惊人。不一会儿,羊群就乖乖地往回返了。
强子满心疑惑,心想这狗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在地上这么疯狂地画圈到底是啥意思呢?正想着,这狗又朝着强子走了过来,走到离强子不远处,也是急忙在地上画了三四圈。强子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这一幕,既觉得害怕,又觉得十分好笑。
这时,狗又朝着羊的方向慢慢走了过去。强子抬头往山脊顶望去,终于看到了放羊人。强子扯着嗓子大声喊道:“我的放羊大哥,下边这是大榛子树,您可得看着点羊,别让它们把榛子树给啃了。山上的杂草您放羊倒无所谓,别把下边榛树给我啃了就行!”
放羊的人大声回应道:“不会的,我这就让狗把羊往回圈。”说完,又喊了一嗓子。狗依旧毫不犹豫地冲着羊冲了过去,在狗的驱赶下,羊慢慢来到了山脊上。
强子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想走到山脊上问放羊人这狗转圈的含义,于是拄着棍子,一步一步地朝着放羊人的方向走去。快走到放羊人跟前时,狗看到了强子,随后又慢悠悠地朝强子走了过来。强子惊恐地对着放羊人喊道:“这狗咬不咬人?”放羊人喊道:“不咬人,你放心吧!”放羊人喊了一嗓子“你回来”,狗便乖乖地朝着放羊人的方向跑了回去。
强子离放羊人越来越近,但还有一段距离,于是才看清是一位老人,强子问道:“大爷,您今年高寿了?”
大爷笑着回答说:“今年 73 啦,今年是个坎”
“那都是迷信,身子骨挺好啊?这么大年纪还能放羊”强子接着说:
“还行吧,现在走路多少也有些吃力”老人回答道:
强子看着放羊人面容憔悴,明显外貌要远大于年龄,为了探求狗转圈的奥秘,接着问道:“大爷,您家这狗转圈是啥意思啊?”
大爷说道:“它这是在吓唬羊呢。”
强子觉得这个说法十分新奇好笑,忍不住又问:“那这是您培养它转圈的,还是它自己天生就这样?”
大爷说:“它自己天生的,从小跟着我上山,在撵羊的过程当中它就是这么转圈。”
强子“啊”了一声,说道:“大爷,你是哪个村的?
“我就是隔壁村的,下了这个山脊就到家了”
强子啊了一声又说道:“那你放羊慢些走,毕竟年纪大了,注意安全,您别让羊跑到下面榛子园去就行。”
大爷说:“你放心吧。”
于是强子拄着棍子,慢悠悠地走下山来,脑子里不停地想着狗转圈是为了吓唬羊,兔子转圈是为了迷糊敌人,那自己这么多年兜兜转转又是为了啥呢?思绪纷纷扰扰,不知不觉来到了院墙外,扔下手中的棍子,进到了院子当中。
这时,强子看到父亲正扒着门向山脊上看着。看到强子来到院中,父亲推开了房门走了出来说道:“那羊还在山脊上吗?”强子说:“啊,山脊上什么也没有,就让它在上面吃吧。”父亲又说道:“你离开了,一会儿羊还能再下来不?”
强子说道:“不能了,我告诉放羊的人了”父亲没有再说什么。
父亲年岁已高,视力依旧很好,但腿脚走起路来不太方便。他拄着拐杖,抬起手向山脊指去,说道:“我看那,那个人怎么像老宋呢?”
强子问道:“老宋是谁?”
父亲说:“啊,我只是看着像。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咱家在村里开卖店的时候,有一个放羊的老人经常来咱家赊酒,时常也在咱家喝酒。”
父亲的话让强子又回忆起那些零零散散的记忆。强子多多少少还是有印象的,在强子的印象中,老人长长的头发,瓜子脸,眼睛不大,很喜欢笑,笑起来让人感觉很慈祥。上身经常穿着一件羊皮大衣,脚上穿着胶皮棉鞋,手里经常拿着赶羊的棍子。
强子说有印象,强子又向父亲问道:“他是不是参加过抗美援朝?”
父亲说:“啊,是的。”
强子问:“您对他那段历史了解吗?”
父亲说道:“不了解,我只知道他是从抗美援朝下来的。每当提起此事,他都默默低下头,并不愿意讲述那段历史。”
强子又问:“我听说当时在他离世之前欠了咱家不少酒钱。”
父亲说:“啊,欠了有不到 300 块钱。”三百块钱对于在八十年代的一个小卖店来说也算是不小的一笔金额了,“那时在他快要离世的前一段时间,他来到咱家,又赊了二斤酒,”于是跟我说道:‘我欠的钱看来已经是还不上了,这样吧,我给你两个羊羔吧。’我拒绝了,没过几天就传来了他去世的消息。
父亲接着说,他住的房子极其简陋,两间土坯草房,木头的窗户已经腐烂,窗户上钉着的塑料布也已经破损,风一吹,呼扇呼扇的,木头的房门早已经变形,关上门也就是半掩着,走进屋子就是厨房,黑黢黢的,也分不清灶台和锅,总之都是一个颜色,进厨房左转看到的是一个门框,门不知哪去了,穿过门框就是睡觉的地方了,一铺炕,炕尾是个破烂的柜子,棚是用报纸糊的,破的嘀哩当啷,炕头和厨房之间的间面墙上垂下来一盏15瓦的灯泡,开灯也是昏昏暗暗的,说是房子,其实更像一个四处透风的羊圈,他就这样和羊同吃同住。夏天,外边下着瓢泼大雨,屋里滴滴答答下着小雨;到了冬天,外面下大雪,屋里飘雪花,凛冽的寒风肆无忌惮地从各个缝隙钻进来,屋内仿佛冰窖一般寒冷。他经常睡在冰冷的炕上,身下仅仅铺着一个单薄的羊皮褥子,以此来勉强抵御寒冷。年龄大了,一年不如一年了,年老的身体还处在这样的环境,饱受着各种病痛的折磨,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步履蹒跚,每一步都显得无比艰难,父亲看着他日渐苍老的面容和行动不便的腿脚,心中满是怜悯,于是提议领着他去找国家、找政府,相信国家政府一定能予以救助的。然而老人用坚定的口吻予以回绝了,笑着说道:“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说到这里,父亲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了!
强子平时对抗美援朝的历史很感兴趣,平时也读一些有关的书籍,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或者是没有了解过那段历史的人,是不会明白他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时强子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寒冷的冬日,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朝鲜战场上火光四溅,年轻的战士奋勇杀敌,舍生忘死的一次次冲锋,杀入了敌人的阵营,在战火弥漫的前沿,一位长发凌乱,衣衫褴褛的老人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拄着拐棍,迎着寒冷的北风,一瘸一拐地走在风雪中,走过那曾经洒满热血的战场,奔向那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那孤独的背影仿佛在诉说着亲爱的战友我来了!
强子沉浸在对老人的敬业与悲悯中,无心的翻看着手机,突然想起了什么?加速在手机屏面滑动,突然又停下了,把手机屏面递到了父亲的眼前,开口说道:“爸,您认识这个人吗?”
父亲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地观看着屏幕,片刻之后,慢慢地回应道:“不认识,似曾相识”
强子一听,赶忙接着说:“爸,这是个下乡青年,您再好好看看。”
父亲听了强子的话,又认真地看了看,随后对着强子说道:“有些像李在华。”
强子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父亲见状,问道:“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强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把与李在华的相遇过程仔仔细细地对着父亲诉说了一遍。然而,父亲听完后,并没有如强子想象中那般流露出喜悦的神色,反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样啊?”说完,父亲低下头,开始卷起旱烟来。
强子见父亲这般反应,心中疑惑更甚,急切地追问道:“爸,您不想给他打个电话聊聊吗?”
父亲没有抬头,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道:“再说吧。”
此时,父亲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个特殊的岁月,整个人都沉浸在回忆之中。强子看着父亲这不同寻常的态度,满心充满了疑惑,再次说道:“爸,能给我讲讲以前你们的故事吗?”
父亲依旧低着头,手上卷烟的动作并未停下,慢悠悠地说道:“好像是 1980 年吧,那年有青年回城的政策,在回城的名单里有李在华的名字。当时,李在华在咱们村子里处了个对象,那姑娘是从四川来投奔亲戚的。这四川姑娘生得极为漂亮,当时追求她的人可不少,也不知怎的就被李在华打动了芳心,两个人就此处了男女朋友。可后来,李在华为了回城,竟狠心抛弃了这个四川姑娘。那时,姑娘已经有了身孕,当她得知李在华要回城时,便明白了一切。但她没有过多地纠缠,也没有因为被抛弃就打掉孩子。在李在华回城后,她在村子里生下了一个女婴儿,孩子还没满月,她就离开了村子,从此不知去向了!”
强子接着又问道:“当时李在华回城时知道她怀孕了吗?”
“村子里的人都议论纷纷,他应该是知道的吧?”
“不会吧,这么无情”强子疑惑的说道,父亲看了一眼强子没有再说什么,然而强子在父亲的目光里似乎解读出了什么?联想到自己,曾经也是在妻子已有身孕,却不想结婚,总拿着年轻不懂事,冲动来给自己开脱,虽说最终在父亲的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下,结了婚,结了婚,一直也是在扮演着受害者的身份,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演技,自己都信以为真了自己的身份,多年以后,各种理由,分开了,这和李在华,戏曲里的陈世美又有什么区别?非要说有区别的话,区别就在于强子给自己披上了一层羊皮,强子啊,强子!
强子默默的站起身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父亲的一个眼神,就像一面镜子,让强子重新的审视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