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谍影重重 > 第1030章 大风县的特殊性

第1030章 大风县的特殊性

    重建一个区域的地下组织哪里那么容易啊,地下党先做的只能是锄奸。不除掉二号老刘为首的叛徒是不行的,这些叛徒对地下党太了解了。

    可是呢,老刘这样的本地出身的有根基的叛徒,又哪里是那么好除掉的?

    最终,北风做出了决定。丰水县地下党彻底换了区域重新发展了。当初的地下党发展的组织,大部分都是靠着仙女峰的乡村区域,这片区域也时常的被红巾军在乡下扫荡一把。

    既然以老刘为首的叛徒熟悉这区域了,那么北风带着新的一批骨干,跑到丰水县的另一半靠近县城的乡村区域发展组织力量。大幅度的换了半个区域,这次没有再请求红巾军出兵扫荡了,即使有乡村汉奸地主在暗中支持日伪特务,又如何?

    换了区域,换了一定的组织生存模式,起码,暂时那些叛徒找不到新的地下党组织就是了,发展需要时间,地下党需要时间。

    不是说,不靠近仙女峰,就对红巾军的生存没有意义了。你地下党想有意义,首先要生存下来,发展起来,这才是最大的意义。

    红巾军支持了丰水县地下党五十支短枪,这极大的增强了丰水县地下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姐夫,你这么重视丰水县地下党的重建?”

    “当然了,地下党的人善于和工农群众打交道,是真心实意的愿意帮助劳苦大众的。在这点上,军统的人有先天的劣势,军统的人是放不下身段和穷苦人打交道的。在乡村发展组织,天然上,红党的人就有优势。”

    包大壮对这点是确信无疑的,红巾军的策略就是在乡镇、乡村做文章,广大老百姓的支持太重要了。很多红巾军的伤员都在地下党亲近的老百姓(堡垒户)家里养好伤回来的。

    尽管军统也有这方面的能力,稍微牵强了一些。靠钱财收买老百姓,和老百姓真心实意的愿意帮助你,那不是一个性质的。

    在军统重点发展的乔春县,曾经安置过红巾军的大批伤员,勉强做的还不错。九云区的其他区域,军统组织都是以情报为主,很难再有安排大批伤员的能力了。

    这次的军统情报组织整体表现的都不错,可是,这种不错,相对比较片面。无法扎根进乡村百姓的家里,这是军统组织的顽疾。

    所以,包大壮是真心希望丰水县和大风县的地下党组织尽快恢复起来,对红巾军的帮助是极大的。

    “地下党的电报,大风县的重建工作十分的顺利,完全有能力配合红巾军的行动了。”刘一梅说道,“这也太快了吧?”

    “一梅,地下党的那个叛徒老刘毕竟只是二号。北风从红巾军从上次的迷雾山混战,大风县地下党组织损失惨重开始,就有警惕了,再加上这次红巾军切断了和地下党的联系……这种警惕,我想不止是他一个人能逃跑。红党的干部,十分的坚韧和顾全大局,怎么可能不顾自己的组织,自己跑了?”

    “我明白了,那个二号就在丰水县,北风的身边。可是,大风县不一定被那个二号叛徒掌控,或者了解不多,北风一定做了应急准备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红党是有组织原则的,不能只是靠怀疑就拿下那个二号不是?可是,北风干地下工作多年了,要说一点怀疑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无论我们如何的猜想,大风县地下党组织的恢复,总是好的。”

    “是啊,田武那家伙总在的大风县出没,没有足够的情报支持,出问题就麻烦了。”刘一梅当然有这样的担心了。田武总喜欢南下,大风县距离南下最近啊。所以,南下回来的田武支队,几乎都在大风县休整一段时间。

    何况,大风县的县城都被红巾军打下来了,小鬼子忙着县城内部的重建,的确也给了地下党在大风县重建的良好契机。

    大风县真的太小了,早期就很类似丰水县的卫星城一般的存在,勉强能称为县城,已经很夸张了。包大壮很怀疑,这个大风县的县城里有一万人口就不错了。

    只不过呢,大风县的乡村面积倒是不小,没啥高山大川的吧,沟沟壑壑的倒是不少,类似沙岭子那样的山谷,大风县真心不少。也就是说,大风县的偏远区域非常的多。县城人少,总体的人口,大风县不见得就比丰水县少多少。

    也不怪小鬼子不大重视大风县,这里的耕地九成九都不咋地,能种出来玉米、地瓜土豆来就不错了,连小麦的种植都不适合。小鬼子主要吃的是细粮啊。

    早期的我国,根本没有地瓜、土豆、玉米这些农作物,大致在清朝的康熙年间,被清政府开始重视,这些外来品种的农作物才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

    为什么这些农作物能够在我国普及和发展?因为这些农作物对耕地的需求和水稻小麦不一样。很多在沙土地、贫瘠的土地上,沟沟壑壑的山地,都能种植。也就是说,这些农作物的种植,并没有抢占原先稻谷的耕地。

    每一种农作物适合种植的土壤是不一样的,你把地瓜种植在麦田里,亩产量反而不高了。

    早期的大风县就是这样的产物,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不适合种植,倒是外来农作物逐渐的在这大风县找到适合种植的贫瘠土壤。也就是说,大风县的早期耕地不足,不大适合人类耕种,乡村也没多少人。

    随着外来农作物杂粮种植的增加,大风县的乡村耕地和人口在逐渐增多了。只不过,历史传统观念里,大风县就是丰水县的附属区域而已。尽管大风县的棉花产量还可以,那也是相对的。

    倒也不是小鬼子就不需要杂粮了,在小鬼子的伙食配额里,有些是需要杂粮的,美其名曰是为了营养调节。当然,主食还是细粮的吗。所以,小鬼子重点搜刮的还是大米白面的。

    在大风县,小鬼子的综合力量,也的确是差劲一些。县城里才一百多的守备队日军,你就想想,重点乡镇里能有几个鬼子兵?

    敌人总体力量薄弱,乡村面积大,地下党当然适合在大风县生存了,还是那句话,红党的人十分适合和农民打交道的,是真心实意打交道的那种。

    实际上,包大壮和刘一梅猜的不错。尽管那个叛徒二号老刘在丰水县地下党的地位极高。可是,在大风县,老刘几乎没啥影响力(尤其是重建之后的大风县地下党组织)。二号毕竟是二号,北风才是一号主管领导,负责全面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