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发生大事件,都必定能引发朝堂之上的剧烈动荡。
在这其中,有的人能够借此机缘加官进爵,平步青云,享受着荣耀与权力的提升;
有的人却不幸地惨遭被贬,从高位跌落,陷入落寞与困境;
有的人因立下功劳而受到嘉奖,风光无限;
自然也就有人将会遭受那牢狱之灾,面临着悲惨的命运。
当莫潇昀还在与刺客拼死相搏,正处于生死不知的危急时刻,那督查司弹劾院就已然开始了悄然的运作。
而他们要弹劾的是谁呢?毫无疑问,当然是举办此次宴会的莫潇昀。
他们表现得义正言辞,仿佛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正义与忠诚,每一个举动都显得那般的肝胆忠心,全然不顾莫潇昀此时正处于生死边缘。
他们似乎只在意着自己的职责与所谓的公正,而忽略了事情背后的复杂与无奈。
他们以一种看似坚定而决绝的姿态,向皇帝极力表现着他们的忠心与正义,只为了在这动荡的局势中谋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陛下,莫少卿此次举办宴会,却未能保障陛下安全,这绝非偶然之失!他难逃干系,甚至极有可能就是那幕后主谋,故意设此局来谋害陛下,其心可诛!”
“皇上啊,莫少卿举办这宴会,结果闹出如此大祸,他必然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这么重要的宴会他都没有露面,说不定这一切都是他精心策划,妄图颠覆朝廷啊!”
“陛下明鉴啊,莫少卿主办宴会,非但不主持会场,还致使陛下遇刺,这其中的关联太过明显,他必定脱不了主谋之嫌,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保陛下安全啊!”
莫潇昀便是重华这一身份,是绝大多数大臣们全然不知晓的秘密存在。而在当日,莫潇昀恰恰是以重华的身份现身于盛宴现场。
那些大臣们仅仅见到了那个始终戴着面罩的指挥佥事重华,却根本没有见到身为四夷库少卿的莫潇昀。正因如此,他们自然而然是不会知道其实莫潇昀当时就在现场的。
莫潇昀的父亲,莫老将军听着这些大臣弹劾自己的儿子,心中不忿,虽然儿子平日略显平庸,但是此次为了举办与民同乐盛宴,也是尽心尽力,除了此等刺杀事件,怎么能都怪在他儿子一人身上。
越想越气愤,于是莫老将军上前对着皇帝深施一礼,挺直身板后说道:“陛下,臣的犬子不才,但此次为了举办这与民同乐盛宴,他确实也是尽心尽力啊!为了筹备此事,他劳心劳力,付出诸多。如今出现这等刺杀事件,实乃意外之祸,怎能将所有罪责都强加于他一人之身啊!陛下明鉴,还望陛下能公平论断,莫要让犬子受此不白之冤啊!””
皇帝自然是心中有着明确的底数,对于现场的具体状况他可谓是一清二楚。除了那个舞姬公然行刺于他这件事情之外,另外的其他两个刺客竟然都不是冲着他而来,这一情况着实让他深感格外的意外。
瞧着莫潇昀迟迟都没有回来复命,他此时在担心莫潇昀的同时,也对那个令他一眼就心生爱慕的女孩,也就是沈晓禾充满了忧虑。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居然有人去刺杀她,而且还是那位武功最为高强的人,从其表现来看,似乎就连莫潇昀都难以与之抗衡的人物。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要来刺杀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呢?
因而,当殿下那些弹劾莫潇昀的言论接连不断、此起彼伏的时刻,皇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隔绝了一般,完全没有将大臣们的这些话语听进哪怕一个字。
等到大臣们喧嚣完毕,又听到莫老将军的那一番言辞恳切的话之后,皇帝才仿佛如梦初醒般,慢慢地抬起了眼皮,缓缓地扫视了一下殿下站立的大臣们。
只是这一眼,下面立刻就变得鸦雀无声了,仿佛连掉一根针在地上都能清晰听见。
“各位爱卿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了。”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威严:“莫爱卿的身体一直都比较孱弱,是朕特意下旨意让他在家里养病,这才导致他没能到达现场。”
皇帝的话语在朝堂之上回荡着,大臣们听后,心中虽明白莫潇昀与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也知道在这里弹劾莫潇昀,皇帝有可能会维护莫潇昀,毕竟他们之间的情谊摆在那里。
然而,他们更清楚皇帝的安全大于天,此次宴会出现的刺杀事件无论如何都和莫潇昀是脱不了关系的,无论如何都必须进行严查严惩,绝对不能让这样的危险再次威胁到皇帝的安危,这是他们作为臣子的职责所在,也是对国家和百姓的负责。
他们不能因为皇帝对莫潇昀的袒护而忽视了事情的严重性,必须表现出来自己的衷心,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让皇帝感受到他们是为了朝廷,是为了皇帝的安危。他们甚至被自己的正义感所感动,看到皇帝袒护莫潇昀,却有些义愤填膺。
所以,正义感爆棚的大臣不服,继续上奏,有的以为正好找到一个可以扳倒莫潇昀的机会,有的的确是为朝廷考虑,想查出真相,从未维护朝廷稳定和安全,还有一部分人纯粹是跟风罢了。于是,大臣们又开始议论纷纷。
“陛下,莫少卿未能及时复命且事有蹊跷,恳请陛下下旨将其缉拿至督查司,详加审问,定能揪出幕后主使之人。”
“陛下啊,莫潇昀此事实在可疑,臣奏请陛下速速下旨让督查司缉拿莫潇昀,严加审讯,以查背后阴谋黑手。”
皇帝的眉头紧锁,他不想听大臣们对于莫潇昀的构陷之辞,但是这场宴会又的确是莫潇昀一手举办的,皇帝也知道,无论如何,他也要负责查明真相,但是听着大臣对莫潇昀不善的言辞,皇帝心里甚是窝火。
当然大臣们中间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陛下明鉴,莫少卿以往对陛下忠心耿耿,并无二心,岂能仅凭此次事件便贸然下旨缉拿,还望陛下三思啊!”
“陛下,莫少卿平时虽然政绩平平,但为朝廷也算是尽心尽力,此事或有误会,还请陛下审慎行事,勿要中了他人奸计。”
也有大臣站在中立的位置,提出了万全的解决办法。
“陛下,此事或有诸多不明,不如请莫少卿出来,当面查明真相,也好还他自身一个清白。”
“陛下,依臣之见,让莫潇昀出来协助调查,才可知晓其中究竟,还他一个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