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郎君,郎君,醒了吗?房门被敲响,伴随着传来一阵悦耳动听的少女声,
陆远清醒了过来。发现已是天色破晓之时,不过睡了一整晚精神比之昨日好了很多:醒了,进来吧,
一个长相清秀,可爱的小丫头端着木盆,手中还拿着一根树枝推门进来,
来人是陆集前些年在外经商时路边捡到的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子,当时天空下着小雨,所以取名小雨,
经过了解得知,她们村遭遇了盗匪父母带其逃难,最后父母也因饥饿,患病去世,
称之为小丫头,是因她年纪与陆远一般大,而个头却矮小了很多,
这么早叫我,是有什么要紧之事吗?
小雨奇怪的看着陆远说道:还早啊?以前郎君可是天刚亮就起床读书了,
额…陆远拍了拍额头道:那不是前几日感染了伤感,所以…说吧有什么事?
家主让婢子告知郎君,要去田地里组织佃户春耕,问郎君是否一道?
陆远在后世虽是农家子弟对种地并不陌生,但也对大唐的一切比较好奇,随即点了点头,
小雨当即把树枝递到陆远手中,
陆远试着把树枝放入口中咬散,当做牙刷使用,洗漱完后,带着小雨走向了厅堂。
阿爷吃过早食了?陆远来到厅堂问向陆集,
陆集虽有些诧异但还是吩咐一旁的小雨道:让厨娘做些吃食端上来,
小雨微微一礼,退出了厅堂。
原来古人是两餐制,朝食约在十点钟后食用,晚食则比较随意,想什么时候吃都行,不固定。
远儿身体是否好些?不然过几日等身体全部恢复后再去私学?陆集关心的问道,
阿爷放心,孩儿身体已恢复如初,不过以后不再去私学了!
啊,为何,那科举之事?远儿不是励志考取功名?陆集焦急的问道,
现如今,朝中无人,无家世背景,无大量钱财如何能高中,已多年未曾听闻有寒门子弟中举的消息了,
孩儿不愿在科举之事浪费太多时间,还不如在家学习打理田地,也好为阿爷分担些,
陆集沉默了良久无奈的说道:随你吧。
没一会小雨端着一罐肉粥,几块胡饼放在案几上,正行礼准备离开,
陆远拉住小雨的衣袖道:一起吧,你也没吃呢!
啊,小雨惊慌失措的瞄了眼主位上的陆集,
陆集有些诧异,但还是看着小雨微笑道:快坐下,原本也是想把你许配给远儿的,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束,
小雨听完脸色有些发红,但还是小心翼翼的坐在陆远旁边的案几上,
好了,快吃吧,陆远舀好一碗肉粥,一块胡饼,放在小雨面前。
吃罢早食,陆集带着一群人来到田间,只见一千余亩平地被三群大山围绕其中,只有一面的山较矮,陆家村便坐落于此,
正面山群较高,几处水流自上而下缓缓流淌,在山脚出形成了一个约有十余亩的水库,水库周边明显有人为修砌过的痕迹,
水库流出的水形成一条河流,把平地一分为二,左边是被田埂分开的一块块良田,右边则是长满了野草的荒地,
阿爷右边之地为何如此浪费,相比我陆家之地,好似更为平坦?
右边之地虽然平坦,但碎石遍布加之从未耕种过,乃是一块贫地,若无足产出无人愿来,翻过对面小山还有一片的荒地,陆集随意一指道,
那县城流民遍地,官府为何不安置其在治下开荒?陆远疑惑问道,
开荒种地,得有农具,牲口,粮种,流民以乞讨为生,岂会有这些!官府虽能暂借,但利息颇高,农户耕种一年也未必能还其利息,久而久之,流民甘愿乞讨也不愿开荒种地了,陆集耐心的为陆远讲解着,
好了,先不管这些,老福去让人把粮种搬出来育苗,陆集回头对着福叔吩咐道。
没一会福叔带领着几人把几百亩地的粮种搬了出来,刚准备倒进育苗田时,陆远上前一把拦住,
怎么了郎君,有什么不妥吗?
福叔,我们陆家村以往都是用这样的粮食做种子吗?
福叔点头回道:嗯,没错!,
远儿是否有什么不对?陆集也是好奇问道,
阿爷是这样的,要想粮食丰收,首先便是选种,陆远抓了把种子放在陆集眼前道:这种粒大且饱满的粮种,种出来后,植株高大难倒伏结果多,其二,便是,深耕,施肥,
远儿从未下过田地,这些如何得知?陆集眼中充满疑惑,
呵呵,这些都是孩儿从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籍上学来的,
天工开物?陆集想了一阵也没想出来,好在也没深究,对福叔吩咐道:去把颗粒饱满的粮种选出来,再把犁具搬出来,
很快,一具笨重的直犁被两人抬到了陆远面前,
嗯?曲辕犁呢?难道是还没推广至郴州?陆远看着这笨重直犁心中满是疑惑,
阿爷,孩儿知道一种曲辕犁,其简单轻便,只需一人一牛,一天耕地至少八亩,而且耕地深达一尺,
陆集虽有些不可思议但一直礼物问道:那施肥呢?
肥料倒是简单,将枯草树木燃烧得到草木灰。再加上人畜粪便,沤半月即可,
哈哈,好,陆集大笑着用力拍着陆远的肩膀道:远儿去找铁匠打造出来,明日试试,
定不让阿爷失望,陆远表现的非常自信。
村里的田地都是陆家的,村民也全是陆家佃户,朝廷收田税五成,陆家只收两成,剩余三成佃户留下自用,因此所有佃户对陆家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