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柏成脸色一暗,这下全完了。
辰王强忍笑意,强压住颤抖的身子,当即跪在地上,面色悲痛地说道:“父皇!太子已经承认了,您就别让他当着天下人的面前再丢人了!”
“太子哥!您快别说了,一会儿父皇被您气坏龙体该怎么办?”
贤王也站了出来,急的眼眶通红。
这俩人一唱一和之下,让大殿内的气氛陡然间阴云密布。
夏帝的脸早已凝固,逐渐转为铁青之色,目光不善地看向太子,恨不得扒了这厮的狗皮!
楚河面对这些言语的讽刺毫不在意,而是继续道:“但这首诗也不是辰王所作,作者另有其人。”
夏帝一愣,下意识问道:“另有其人?此话怎讲?”
楚河认真地点点头:“正是,《春寒》的作者是儿臣的侧妃唐韵。”
夏帝一愣,目光灼灼的看向太子。
见太子丝毫没有胆怯,倒是感觉太子此话还算是有一番道理。
毕竟,这位太子侧妃确实有才女之名。
半晌,夏帝点点头问道:“可有证据?”
楚河自信开口:“父皇,您把她叫过来,一问便知。”
辰王越听身体越僵,到最后头皮都跟着发麻。
什么情况?
太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按理说,不应该是太子死咬着说这首诗是他自己所作吗?
辰王确信,太子越是坚持,那夏帝的印象就会越差。
他才能将这出兄友弟恭的戏演下去。
可……
楚河转身看着辰王不可置信的脸,冷笑心道:傻眼了吧!你和老子玩阴谋,老子不和你玩,老子直接掀桌子,看你怎么玩!
“传旨,把太子侧妃叫来!”
夏帝一句话,彻底断了辰王后路。
辰王气的咬牙切齿,却又毫无办法。
百官齐齐干瞪眼,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不到一茶盏的工夫,唐韵被带上来。
夏帝看了一眼楚河,淡淡开口问向唐韵:“《春寒》这首诗,你可知晓?”
唐韵看了一眼太子。
她刚被带来的时候,就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但太子脸上并未出现惶恐之色,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为今之计,还是实话实说比较好。
唐韵恭敬行礼,唇齿轻启:“儿媳知晓。”
“三月巴山百花妍,
一夜寒雨雪漫山;
青苗嫩芽低头藏,
农人揪心倒春寒。”
说完,并将自己早早准备好的本子拿出来,往前一递:“启禀父皇,这是儿媳多年前有感而发的作品,请您过目。”
夏帝微微颔首。
本子被太监送上前,这本子都已经略微发黄,一看就知道用了多年。
夏帝随便翻看几下,就已经确定唐韵所言不假。
将本子重新递出去,道:“太子侧妃可以下去了。”
众人不明所以,但见皇帝面色冰冷,谁都不敢先开口,生怕一不小心触怒 龙颜。
夏帝看着唐韵的背影消失在大殿门口,这才怒视辰王:“老大,你有何要说的?”
辰王满脸不甘和不可置信!
他不明白事情明明已经算无遗漏,偏偏被太子以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破除了!
辰王下意识后退一步,父皇这问题要是答的不好,他今日不但没弄掉太子,自己先废了啊!
辰王犹豫了一下,眼前一亮,道:“父皇,儿臣也没说这首诗是自己写的,儿臣就是为了拆穿太子殿下才故意这么做。”
辰王越说越有信心,直接上前一步,与楚河对视:“以本王的文采,随时都可以再写一首,但你可以吗?你不过是靠着作弊,本王是不想太子殿下一错再错!才想用这种方式点醒太子殿下!”
楚河瞥了一眼滔滔不绝的辰王:“本宫为什么要写?唐韵是本宫的侧妃,她的就是本宫的,就像这偌大的夏朝,万物都可以说是父皇的,都是一个道理。”
辰王上一秒还嚣张,下一秒被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夏帝直接就给气笑了:“行了,别在这么多人面前耍泼皮,不管怎么说,这首诗终究不是你亲自写的,那就按照辰王所说再比一次吧。”
楚河无所谓地摊开手:“比倒是可以,就怕有些人输了还玩赖。”
夏帝心中的误会已经解除,心中的那点儿阴霾也直接消散了,整个人都开心许多。
“这次朕亲自评判,你们两个也不用写了,直接当场朗诵。”
说着,语气一顿:“不过,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思考。”
楚河毫不在意地挥挥手:“不用,儿臣现在就能来上几首。”
“哗——”
在场学子能被选到宫中来参加殿试,无一不是天才神童!
太子敢当着他们的面说出如此狂妄的话,明摆着就是没把众人放在眼中!
还来几首,你当你是诗仙诗圣吗!
众人目光落在楚河身上,都等着看他还能弄出来什么新的笑话。
“《春夜喜雨》。”
楚河一句话将众人目光吸引过来,没有丝毫犹豫开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应题了!
开头两句话直接把雨拟人化,简直把雨给写活了!
后两句写出了它的润物之神,用词极其准确地表达出来春雨的可贵!
夏帝顿时欣喜若狂,内心迸发出希望,双眼放光地看着太子。
先前鄙视太子的众人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甚至连脸上的不屑都还没来得及收回,就被震撼的张大了嘴巴!
再听到后两句。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众人的脸色已经开始从震惊,变得欣喜若狂!
苏柏成浑身颤抖,他学问渊博,可以肯定这首诗绝对不是太子抄袭的。
因为这么好的诗词,他之前不可能没听过。
“好!”
苏柏成当即叫好。
这声迫不及待地叫好,惊醒了在场众人。
夏帝更是喜上眉梢,笑的合不拢嘴:“苏柏成,这首诗好在哪里,不妨为朕解惑。”
苏柏成整个人有些兴奋:“回禀陛下,这首诗的前几句,已经十分精彩,但后几句简直就是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