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门状元 > 第167章 新年的愿望

第167章 新年的愿望

    赵大郎兄弟回到家,每人先换了干的衣裳、灌上一大碗姜汤。

    周氏看着桶里的鱼,高兴地说:“两年没有起鱼塘,鱼养得真大,过年走亲戚都体面。”

    她家儿媳妇多,亲家也多。

    一条条的活碰乱跳的大鱼从桶里捞出来,放进大水缸里,哗啦啦的溅起水花。

    “草鱼片成鱼片,做水煮鱼!”七郎凑在旁边,“鲤鱼就做糖醋鲤鱼!”

    “好!”嫂子们答应。

    胡英子又说:“我听人说城里人爱吃生鱼片,我的刀法好,给你们片一条吃。”

    “不好!”七郎连忙说,“生鱼片有虫子!”

    说起吃的,他就头头是道!

    “好!好!我们七郎是读书人,吃都比别人会吃!”赵四郎拿出一个大鳖,笑道:“我逮到这个大家伙,你看怎么吃?”

    只要是肉,乡下人没有不喜欢的。

    七郎挺骄傲的,会吃是福气啊!没钱吃啥?

    “先用温水刺激大鳖排尿,然后再宰杀。我们家有调料,就做甲鱼炖鸡。“

    三言两语,把这只大鳖安排得明明白白。

    ”好!都听七郎的。“哥哥们异口同声。

    七郎幸福地笑了……做幺弟的感觉真好!

    他有六个哥哥,虽然都不像刘大郎那么会读书,不像萧太守那么贵气,也不像圆通懂得多……

    但他们都很疼爱他!

    起了鱼塘,年就更近了。

    家家户户进入忙碌而喜庆的年节准备中……杀年猪、做豆腐、炸面果子、晒被褥,忙忙碌碌的直到年三十。

    这种忙碌是喜悦的,因为穷就没啥可做的,忙不起来。

    赵四郎和胡英子尤其忙,除了自家杀年猪,他们还去帮别人杀猪。

    ……胡英子负责杀,赵四郎负责递刀。

    猪的嗷嗷叫,似乎也成了一种乐章。

    七郎家也杀了一头年猪,大块大块的肉一盆盆的装着,用盐和酱腌着。

    年货很能反映一个家庭的境况。

    像刘家和董家,杀猪宰羊,从城里买回一笼笼的鸡鸭鹅,厨房里日日飘着香;

    像七郎家这样的,就是自家养的猪和鸡,村里分的鱼,菜园里有啥菜就吃啥;

    再差一点的,自家不杀猪,从集市里割两斤肉、炖一锅萝卜就是年夜饭;

    最差的,肉沫都没有,要不是村里分了鱼,就只能去闻别人家的肉味了……

    赵大郎兄弟小的时候,家里是最差的;等前面三个兄弟长大了,家里成了倒数第二等……这才一两年的时间,又上升了一等。

    这日子过得,就让人充满了希望。

    年夜饭时,赵老汉照例给几个成丁的大儿子倒了一碗花椒酒,说道:“来!祝我们家天天有肉吃、年年有肉吃!”

    赵大郎说:“还祝幺弟当上大官!”

    赵二郎说:“祝我们家挣好多好多的钱!”

    兄弟们一人一句,最后七郎端着糖水说:“祝天下太平、盛世永存、国泰民安!”

    家里人全都愣了愣,赵四郎笑道:“还是我们幺弟说话好听!”

    赵老汉正色道:“这是实话,天下太平我们百姓才有好日子。你们年轻的没经历过,服徭役可怕?服兵役更可怕呢!”

    赵老汉说起年轻时服兵役的事,说起那些一起出去却再也没回家的乡邻们……

    本朝的兵制是府兵制,和分田地的均田制相结合。

    府兵执役分征、防两种,“征”是临时征调、“防”是固定上防。

    像老赵家这样的农户,按照均田制可以分得永业田。但只要官府征调,永业田的农户就有义务服兵役。

    通常情况下,服兵役最长不超过三年,太长会造成士兵逃亡。除了亲自服兵役外,还可以“输资代番”,既花钱让人替兵役。

    但遇到战事,就保不准多少年了,一去不回头的也多得是。

    杜甫《兵车行》描写“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你们啊,是要珍惜现在的日子。”赵老汉叹息,“七郎说得好,祝天下太平,永远别打仗!”

    他家那么多儿子,一旦征兵……想到都怕。

    周氏笑道:“喝酒、吃肉!不想这些!”

    老头子真是的,大过年的说兵役,多不吉利!

    七郎也笑道:“皇帝英明神武,我们不用担心害怕!”

    他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朝代最鼎盛的时候。

    过年的时候要走亲戚,二嫂孙氏月份大了,孙家是猎户,住在西边的山里,路不好走,赵二郎一家留在家里没出门。

    赵大郎、赵三郎和四郎都陪妻儿走岳家,赵老汉、周氏带着五郎、六郎、七郎回杏花村的老外婆家。

    令他们惊讶的是,大舅母贺氏今年没躲出去,而是笑盈盈地招待他们。

    “老大一家带孩子回岳家了,我知道他姑母一家回来,特意带阿宝在家里等着呢!”贺氏的目光在赵家人身上划过,看到周氏身上穿的新袄子、头上戴的闪亮亮银簪子,掩饰不住的羡慕。

    大过年的,周氏当然也不会说不好的话,她也客气地说:“要辛苦嫂子招呼了!来~五郎、六郎、七郎给舅舅、舅母拜年!”

    赵五郎、六郎、七郎笑呵呵地给外祖母、大舅舅、石头舅舅拜年,收获了一圈的压岁钱,又向贺氏拜年。

    贺氏笑容僵硬地给他们发压岁钱,心中不停念叨……亏啦!亏啦!

    但想到今天还有正事,她勉强维持住笑意,收了赵家送来的年礼,还客气了几句,去厨房忙碌。

    周氏也去厨房帮着做菜。

    贺氏一边忙碌,一边说:“他姑,你们家现在可阔气了,这身上穿的戴的,比城里大户人家也不差什么。五里三村的,都知道老赵家发家了,太守一车车礼物往你们家送……你也带挈带挈周家,看顾看顾你侄子。”

    周氏笑道:“不是给了辣椒种子了吗?开春了,把辣椒种上,也能挣一笔钱了。”

    贺氏唉声叹气:“今年种辣椒的多了,卖不卖得起价还难说呢。就算卖得起,也是个种地的。他姑,阿贵都当爹了,我家阿宝还没着落。媒人说了,要娶城里女郎,阿宝要在城里有宅子、有铺子,你好歹帮一帮。”

    这就狮子大开口了!

    赵家儿子那么多,自家儿子都没宅子铺子,给侄子买?让儿子们怎么想?

    “大嫂,做人还是脚踏实地的好。”周氏委婉地说。

    贺氏恼怒:“我家阿宝哪里不好?人家看得上石头却没看上他,不是因为他没铺子?他姑,你帮就帮,帮不了别说风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