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下午,一则“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画面的饭菜中,疑似有异物出现。
2023年6月4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事发现场,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通过查看当事人拍摄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定系鸭脖。
2023年6月17日,江西通报“鼠头鸭脖”事件调查结果称:
“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餐盘中出现的异物不是鸭脖,而是老鼠类锯齿动物的头部。”
意思很清晰,那本不该出现在餐盘里的异物,是鼠头,不是鸭脖。
但舆论持续发酵。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江西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2023年6月17日发布通告,最终判定异物不是鸭脖,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彻底在网上疯狂刷屏的,除了此前在众多媒体镜头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的检验者,还有整个事件的处理结果:
负有直接责任的涉事食堂被吊销食品经营许可证,涉事企业和企业负责人被顶格处罚。这里的顶格处罚即是惩罚措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负有主体责任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则将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暂时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所面临的处罚会比涉事食堂和企业轻,恰恰相反,原本简单无比的“鼠头鸭脖”事件之所以能够发酵成为罗生门事件,他们“功不可没”。
食堂在得知学生吃出鼠头后,本该诚恳致歉承认卫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给出学生相应的补偿措施,但食堂选择说谎,指鼠为鸭。
学校在得知学生吃出鼠头后,本该将追本溯源将矛头对准食堂,确保学生们花钱所买到的饭菜最起码是干净卫生的,但学校选择说谎,跟着食堂一唱一和,说异物就是鸭脖。
闹得沸沸扬扬的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鼠头鸭脖”事件,终于彻底真相大白。
鼠头和鸭脖很难辨认吗?引起网友如此愤怒的并不是说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学校和有关部门处理事情的态度和做法,他们似乎没有理解网友的愤怒,反而将整件事的走向从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对通报的怀疑、相关部门的捂嘴、模糊不清的真相上,现在事件已经难以平息,甚至还引起了联合国的注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在动态中配有一张内涵图。这张图初看让人误以为是老鼠,因为它长着一个和老鼠一模一样的头,但细看会发现这只“老鼠”的嘴其实是鸭子的喙。
除此之外,这只“老鼠”的身形似乎有些不对,有点像鸭子,并且从图片中的羽毛来看,的确很像是鸭子身上的羽毛。这究竟是老鼠还是鸭子?这个配图和文字是不是在嘲讽鸭脖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