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政权中的四大贝勒议事制度,是当年努尔哈赤在处死大贝勒褚英以后,毅然决定不再指定汗位继承人。
正因如此,他才会赋予四大贝勒参政议政的权力,让他们协助自己处理纷繁复杂的政务和军务。
目的是让那些骁勇善战的子侄们相互制约,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稳定,确保政权能长治久安。
四大贝勒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镶蓝旗旗主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所以不管是在血缘关系上,还是从集权统治的需求出发,他都注定会被黄太吉率先打压。
就在几日前,黄太吉得知莽古尔泰和阿敏战败的消息后,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遭受了多少损失,而是决定借此契机来实现他的集权目标。
而莽古尔泰今日的僭越之举,无疑就是将足可以杀死自己的利刃,亲手送给了黄太吉,黄太吉又怎么可能再宽恕莽古尔泰。
黄太吉囚禁莽古尔泰后,来到中军指挥帐中,目光扫视着手下一众文官武将,脸色阴沉的说道:
“此次西征中,我后金勇士一路攻城掠地,可谓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入关南下后却是历经多次挫折。
先是攻打龙门未克,再攻怀仁、朔州、井坪州皆都以失利告终,在宣府这里更是损兵折将。
三贝勒莽古尔泰统兵无方,致使我八旗军威受损,并且目无法纪,竟敢在御前露刃,其弑母邀宠之行径,简直禽兽不如。
现剥夺他的正蓝旗统领权,交由豪格暂时辖制指挥。
二贝勒阿敏在此战中毫无建树,在不知敌情部署的情况下就贸然分兵冒进。
短短十余日,镶蓝旗的勇士就被明军杀死两千多人,另有两千多兵马,如同丧家之犬般四处溃逃。
他本人更是被明军包围在太平堡内,直到豪格率军救援方才脱离险地,这简直就是我后金国的奇耻大辱。
本大汗决定剥夺阿敏所有的权力爵位,由多铎押解回盛京囚禁,等待大军还朝之后再依律治罪。
镶蓝旗暂由济尔哈朗辖制指挥,与豪格一同稳定宣府南部局势,消灭那支狂妄自大的明国军队,挽回我后金国八旗军威。”
黄太吉惩治完莽古尔泰和阿敏后,就冷眼看着众人的神情变化,在没有发现异常后,才继续说道:
“这里发生的失败本汗不能接受,必须要用明国人的鲜血,来洗刷莽古尔泰和阿敏战败的耻辱。
十四弟,你把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讲一讲。”
黄太吉在来这里的路上,就已经把这里的战况通报给了多尔衮,并授权他制定一份作战计划。
多尔衮这位年轻的后金国十四贝勒,自幼就聪明伶俐,而且容貌俊美、气质出众。
在只有八岁的时候,就因为获得了努尔哈赤的宠爱,而被恩准参加贝勒议事,早早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和洞察力。
成年后的多尔衮,不仅外表英俊潇洒,还具备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擅长骑马射箭,在战场上勇猛无比。
在军事战略方面也有着过人的智谋,善于制定巧妙的战术,常常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因此,他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威望,深受士兵们的爱戴和尊敬。
多尔衮在文学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喜欢读书写字,对历史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
闲暇之余,他经常埋头苦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这种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与积累,也使他在处理政务和应对复杂局势时游刃有余。
这次他随黄太吉一同西征蒙古,与大王子豪格一左一右统军作战,他身先士卒,表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勇气。
率先冲入河套地区,迫使林丹汗的老婆孩子拿着传国玉玺归附。
多尔衮作战中不但有勇有谋,平日里无事时就会躲在府中读书写字,从来不搞那些结党营私的勾当,对黄太吉更是绝对的服从忠诚。
因此,黄太吉才会对自己这位十四弟信任有加,不但任命他为正白旗旗主手握兵权,朝中很多事情也不会对他隐瞒。
还经常把他带在身边陪王伴驾,遇到一些难以决断的事情,也会经常与他一同商议。
多尔衮听闻黄太吉的吩咐后,当即就大步走出班列,向坐在上首的黄太吉行礼。
“大汗,我和范先生、宁先生商议后,建议对这里的明军围而不打,首先拿下十里外的保安州城。
彻底切断这里明军的外部联系,让他们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中不战自溃。
另一方面,请大汗派遣使者前往大同镇、宣府镇、和明国京师,与他们进行严正交涉。
明确告诉他们,八旗大军此番入关,是因为遭受到了这支济南明军的伏击,才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反击措施。”
黄太吉听了多尔衮的汇报后,点了点头表示赞许,补充道
“十四弟,我同意你的这份围困计划,以及派遣使者去明国离间的策略。
你重点讲一讲,为何要先攻取保安州?”
“大汗,保安州乃是宣府镇的重要军堡之一,城中存有大量粮草物资。
此外,城中还有两万余百姓,可以充入军中为大汗趋势。”多尔衮回答道。
皇太极又问:“如何攻打这座坚城?”
多尔衮道:“大汗放心,我已派人与城中守将联系,若答应开城投降,可为其封爵,并赐予美女黄金。
若其不降,我军也可依仗兵力优势四面强攻,以汉军火炮犀利,破城亦非难事。”
皇太极笑道:“好!十四弟办事,本汗向来放心。那你再说说,等拿下保安州之后该怎么办?”
多尔衮见黄太吉继续追问,便朗声回答道
“在大军获得到充足的物资补给后,可以驱使城中的两万余百姓,来攻击这里的明军防御阵地。”
“若明军反击,杀害了这些百姓,你又该如何应对?”黄太吉问道。
多尔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
“若明军屠杀百姓、自毁声誉,我军便可趁机散播谣言,就说这里驻守的明军杀良冒功。
如此一来,这支明军就会被他们的朝廷降罪,成为文人士大夫口诛笔伐的民族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