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帝国之乱世枭雄 > 第63 章黄埔学校

第63 章黄埔学校

    王先生返回济南城后,未作停顿,径直赶往德王府求见三管家。

    他将马家商议后,同意王府参股马家村产业一事如实相告,并将马超在马家村所规划的产业详加阐释。

    言语间极具吸引力,描绘的发展前景令人神往不已。

    德王听闻三管家传来的好消息,自然是喜出望外,当即就授权他亲赴马家村具体协商。

    要求王府不仅要给马超提供便利,还要尽力缩减马家村内工厂的建设周期。

    争取在来年四月间,马家村工厂全面投入生产,早一些时间见到收益。

    在获得了德王府的大量资金投入,马家村的工厂建设速度,就如有神助般大幅提高。

    不仅如此,当地官府也对马家村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配合。

    马超在马家村内,为工人们修建的生活区,在二月份也相继竣工,紧接着就迎来了两百多名工人入住培训。

    这些工人,都是马超这段时间精挑细选而来,他们都在本行业拥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匠户,或者是匠户家的孩子,在德王府的出面斡旋下,才被官府默许搬迁到马家村居住。

    这也对于马家村工厂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会成为工厂内第一批创业工人。

    在马超的亲力亲为之下,大批的工厂设备,被先后成功制造出来。

    目前都被安置在仓库里,等待所属生产车间完工,便可将这些设备搬进厂房进行安装。

    工厂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所有参与者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黄埔学校也在二月中旬正式开学,八十多名从人力市场招募来的少年,成为了学校的第一批学员。

    马超将自己所编写的书稿,精心分册成为教材,然而他并未急于将这些教材投入使用。

    只是让学校聘请的几位教书先生,将这些教材逐一抄录下来,以备后续之需。

    考虑到这些少年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他们需要先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比如《千字经》和《百家姓》等经典读物,以便更好的学习汉字。

    同时,数学方面则是从个位数的加减法开始教起,逐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学校的课程被安排的非常紧凑,每天早晨五点,学员们便要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训练学习生活。

    这样早的作息时间,既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又能让他们懂得服从纪律,慢慢融入到集体活动中。

    每天早晚进行半个时辰的体能训练,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进行队列、操枪、阵法、战术等科目训练。

    按照马超所制定的学习规划,在三个月之后,将会增添马术训练科目。

    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将辽东地区的建奴骑兵,视为自己的头号大敌。

    这些被他视作军队骨干的学员们,不仅要文武双全、战术娴熟。

    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火枪火炮,以及各类武器装备的实战操作技巧。

    等到他们完成一年的学习训练之后,马超还会根据每一名学员的专长优势,将他们划分成骑兵、炮兵、火枪兵、参谋兵、工程兵以及后勤兵等兵种。

    此外,针对满清军队独有的作战特色,以及统兵将领惯用的指挥特点。

    马超还专门组织了相应的讨论小组,并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战术协同训练,以及沙盘模拟推演。

    不过截至到目前为止,上述所有内容,都还仅仅停留在马超个人的构思阶段。

    现阶段,他能真正落实到位的工作,也就是把这群少年分为四个排、十二个班。

    让他们去学习一些最为基础的文化知识,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出一个,衣食无忧的良好生活环境。

    每日每人一个鸡蛋,一两肉、一两油、饭管饱的伙食标准。

    每隔十天,学员们会有一天的休息日,用来缓解学业和训练带来的压力,走出校门了解马家村的生产发展。

    然而,却有一项非常严格的规定:“禁止学员踏出马家村的地界。”

    任何违反此命令的学员,都将失去所有学员待遇,并被重新贩卖给人力市场里的牙行,从此听天由命。

    马超之所以实施这项禁令,主要是考虑到这群年轻气盛的少年们,可能会在外面口无遮拦、滋事生非。

    给自己谋划的伟大事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马超在开春后,购入了各类家禽家畜的幼崽,如鸡、鸭、鹅、兔、猪、羊等。

    按照每户村民的人口比例,进行合理分发,鼓励他们饲养致富。

    如此一来,不仅让村民们获得了额外的经济收益,同时也确保了黄埔学校,能有充足的肉类和蛋类供应,实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此外,黄埔学校还专门设立了走读班,只面向马家村内的孩子们开放。

    这一举措,正是马超履行他当初,在打谷场向全体村民所做出的承诺。

    通过开设走读班,让村内孩子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马家,与马家村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给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提供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走读班中的三十余名学员,并非是全天都在学校学习。而是每天上午来校上课,下午便要返回家中,去协助家中长辈做事。

    黄埔学校内,负责教授文化课程的教师共有四位,都是外地一些怀才不遇的失意秀才。

    自从德王府参股马家村产业后,王先生就与刘氏母子三人,一同搬到了马家村内居住。

    从在济南城内四处走关系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为了黄埔学校内的文化部主任。

    赵大龙则受马超之命,担任学校内的体育部主任,全面负责学员们的体育科目训练。

    为了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马超将十分敏感的“军事”一词,用“体育”来代替。

    对外宣传称,体育是一门强身健体的课程。

    一个月后,他还通过王府的关系网,购买了十匹骏马,以及十几副弓箭,提前为学员们开设了骑术和射箭科目。

    他还巧立名目,声称礼、乐、射、御、书、数乃是孔圣人所倡导的君子六艺,如果不去学习便是违背了先贤的教诲。

    想以此来堵住悠悠众口,不要把黄埔学校内的课程,往谋反叛乱的方向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