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儿,你醒了,你昏迷了三天三夜,高烧不退,都担心死我们了。”
说话的正是宋钰的叔父宋忠,宋钰幼年时父母双亡。
由叔父宋忠和叔母乔氏抚养,至今已有5年。
“多谢 —— 叔 —— 父 ——我”宋钰未说完,又昏了过去……
东汉历史从未记录过此等寂寥无名之人。
年幼的宋钰本该早早夭折退出历史舞台,犹如飘落的一朵雪花,无声无息的就此消散。
然而,因后世界成千上万的穿越者横穿东汉时空,导致时空裂缝的产生。
正在屏幕前浏览这段文字的你,也因此在无形中与这个苦命的孩子形成了羁绊。
而这份羁绊化作了一道精纯的生命力。
穿过时空裂缝,向将死的宋钰飞去。
就在它附身的那一刻,这道生命力犹如注入的能量。
不但把将死的宋钰救活,还大幅强化了他的脑域阔度和身体机能。
至此,《钰史三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古往今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自高祖刘皇帝斩白蛇起义至今,汉朝天下已近400余年……
公元168年,刘宏即位,改元建宁,史称汉灵帝。
原本新皇登基,必然要有一番作为。
不曾想汉灵帝腐朽荒淫,巧立名目盘剥百姓。
更有甚者,如宦官曹节、王甫、侯览等人与灵帝乳母及诸女尚书,相互通奸,秽乱宫廷,操弄国政。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军首领张角密谋在魏郡发动起义。
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
起义初期,黄巾军势如破竹,东汉各州郡多处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东汉朝廷经过9个月的征战,于公元184年11月剿灭了最后的黄巾主力。
至此,黄巾之乱逐渐平息,但全国各地仍时有黄巾战事发生……
中平二年(公元185年)2月中旬,黄巾余部流窜荆州,攻略各郡。
荆州刺史王睿,字通曜,琅琊临沂人。
与刺史府众僚商议后,即令下辖各郡县发布招兵告示,招募乡勇以备不患。
这一日,荆州南阳郡章陵县城招兵榜文处。
榜文上写着:
今有黄巾贼寇聚众造反,为保社稷安宁,特招募乡勇,共御外敌。
凡有志之士,不论出身贵贱,只要身强力壮,心怀家国,皆可前来应募。
如能剿贼讨逆,可论功行赏。
荆州刺史:王睿
在一众围观之人中,有一青衣文士,身高七尺八寸。
资质风流,面如冠玉,发髻处双缕垂下,一副清新脱俗之像。
说来此人正是春秋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弟子宋玉的第十八世玄孙。
南阳章陵人,宋钰,字怀仁。
幼年时虽笨拙无智,然7岁时不知为何,变的聪慧过人,举止儒雅且有过目不忘之能。
8岁时得蒙大剑师王越厚爱收为弟子,尽得真传,多年苦练剑法融会贯通,自此步战当世一流。
14岁时游学四方,恰逢奇遇,得战国名士黄石公奇书《太公兵法》、《黄石公略》二卷深研之。
自此深谙兵法韬略,行军布阵之能。
……
此时此刻,宋钰心中所想:
今日黄巾战火已烧至南阳,自己岂能独善其身。
既为大丈夫,自当提三尺利剑保境安民,为朝廷开太平立不朽之功。
于是,宋钰往征兵处走去。
“有点武术底子,你留下,下一个”
“臂力不错,你留下”
征兵主事挨个考核,很快轮到了宋钰。
征兵主事看了一眼宋钰,发现是一长相俊俏似书生模样的青年,于是戏谑道:
“去去去,瞧你细皮嫩肉的,这里不是一个书生该来的地方。
赶紧走,上了战场,刀剑无眼,当心小命不保。”
宋钰也是感觉到可能是因为外貌体态被对方小看了。
“噢,大人怎知我上不得战场乎?”
“你休要浪费时间,就你这小体格,拿兵器只怕都费劲。
你看看大家,哪个不是魁梧有力。”
征兵主事的话引得周围其他应征者也跟着起哄。
“说的是,你还是回去陪你的小娘子吧”
“你也不看看自己,你连骨头带肉也就百十来斤,估计连兵器都拿不起来吧。”
“……”
“何事喧哗?”
一声过后,只见一身穿甲胄将军模样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黄县尉,此子闹事,我见他是一文弱书生不适合参军。
让他速速退去,他却赖在这里不肯离去。”
征兵主事因怕现场喧闹而被县尉责罚,就推说是宋钰闹事。
于是,宋钰只得向县尉解释。
咦!这县尉好生面熟。
宋钰不由的定眼一看,此人不是黄忠又是何人。
章陵县地处荆州南阳郡东南。
常年有3000驻城军以及负责缉盗、治安等用的50衙役。
后因黄巾贼犯境,太守秦颉责令章陵县尉黄忠(县令死于战乱)再招募2000乡勇以备不测。
说来也巧,宋钰与黄忠同为南阳人,两年前因协助官府剿灭水匪后结识。
互仰武艺,谈及兵法韬略时,黄忠也被宋钰之才深深折服。
后来黄忠入仕,现为章陵县尉,宋钰不仕,仍为白身。
原因无他,只因宋钰外出求学,此一别已有两年。
说到黄忠,他乃南阳本地人氏,字汉升。
善使长刀、勇武过人,为当世超一流武将。
其箭法更是百步穿杨、举世无双,而刚刚开口之人正是章陵县尉黄忠。
此时,黄忠也已认出宋钰,两老友在此相遇,不免一番寒暄。
“怀仁贤弟,你说你来投军,怎么也不直接来找我,以你之才。
莫说当个兵卒,即使让你当我这个县尉也是绰绰有余。
好了,什么都不要说了,你无需考核。
自即刻起,你就是我县的新军都尉,统帅新招募的2000士卒。
待明日我上报南阳兵曹衙门,任职文书很快就会下达。”
宋钰还未开口应下,这一众兵士和应征者却是一愣。
平日里黄县尉为人仗义,爱兵如子,深得众人尊敬。
然而现在,黄县尉突然让一个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人担此要职,恕他们一时难以接受。
果不其然,为首的征兵主事开口道:
“县尉大人,此事万万不可,他一介书生,怎能担得起都尉之职。
我们敬重黄大人,但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让吾等敬服的。”
“我等也不服,这种人都能当都尉,那我们岂不是都可以当将军。”
“就是,就是,黑幕,绝对有黑幕!”
“……”
一时间围观的应征者,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都对黄忠安排的这个关系户表达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