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朝兴衰史 > 第 238章 个性官员张敞

第 238章 个性官员张敞

    汉宣帝手下有许多特色官员,张敞绝对是特色中的特色。

    人如其人,敞快!

    张敞,今山西汾阳人,从小聪明伶俐,三岁识文,五岁能诗。

    敞儿,长大做什么?

    爹,我要当官,为朝廷出力,不负爹爹的希望。

    张敞私塾毕业后,16岁时,被县里选拔为官,做了县丞,即县令的秘书。

    当秘书事无巨细,上至写材料,下至为县令端茶倒水。

    张敞工作认真负责,其他办事员上班喝茶看报纸,他则积极为县令处理手头上的公务。

    任劳任怨的品德令同僚交口称赞。

    不久,经县里推荐,张敞升迁做了太守的秘书。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话是对的。

    张敞一步步奋力攀登,他以敢于献计献策,深得同僚和上司的赞赏。

    年轻有为,25岁时出任太仆丞一职。

    敞儿,任何时候都不要骄傲,踏踏实实为朝廷出力。

    爹,你放心吧!老父亲满意的笑了。

    张敞做的令人佩服的一件事是弹劾刘贺皇帝,臣子可以批评皇上,但是没有那个臣子敢让皇上退位。

    我张敞是历史第一人。

    刘贺,原来的昌邑王,就是上任27天被废的那个昌邑王。

    被废一定是有原因的,不好好当皇帝。

    张敞是性情中人,爱憎分明,敢于对腐败说不!

    他十分愤怒,在朝议时,呵斥刘贺应该退位。

    “皇帝,国之主,万民之父,看看你做的那些事,愧对皇帝之号,退位让贤!”

    张敞让刘贺选贤任能。

    震惊!张敞的话让霍光呆了。

    刘贺是霍光一手扶立的,可没过十天,霍光就后悔了。

    我是不是走眼了,刘贺是个废物点心。废掉刘贺。

    转念一想,新立而废,不太好吧,太随意了吧?

    霍光怕臣子们说“这么大的事当做儿戏,说立就立,说废就废,过家家玩呢?”

    犹豫不决。

    这时,张敞带了废黜刘贺的头,霍光惊讶继而一喜。

    在手下红人杜延年以及亲信帮助下,27天就把刘贺废了。

    由于张敞是“倒贺”第一人,霍光把他引为知己,随后任命其为豫州刺史。

    废了刘贺,宣帝继位后,张敞看到霍光家族权力日盛,十分担忧。

    于是向宣帝提建议:陛下,不要无限制加封霍家后人,这会把他们宠坏!

    这事被霍光知道了,随后调任张敞出任函谷关都尉,外放了张敞。

    三年后,霍光去世,宣帝复想起了张敞,调任其为山阳太守,让他就近监督被废的昌邑王刘贺。

    宣帝怕刘贺咸鱼翻身谋反,故此派张敞监督。

    张敞时不时以看望为名,行监督刘贺之实。

    慢慢他发现刘贺沉迷酒色,无心思也无能力起事,于是张敞派特使把情况汇报给了宣帝。

    宣帝这才放了心,随后下诏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五凤元年,山东淄博盗贼四起,张敞毛遂自荐请命去那里当太守。

    “陛下,微臣愿意捉拿盗贼。”

    “张大人,辛苦你了,一定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绝不能让他们为祸百姓。”

    “~喏——”

    张敞一到任,便悬赏缉拿盗贼,当时有一部分盗贼主动自首投了案。

    “张大人,我们主动投案,要宽大处理我们啊!”

    张敞自有办法,让这些大盗贼去把他们的小弟绳之以法,

    用来抵消他们的罪行,否则重刑伺候。

    这些大盗贼有高招,知道盗贼藏身之处,不用张敞费心,

    大盗贼使用一切办法,把藏在暗处的小盗贼一网打尽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理,山东一带秩序井然,夜不闭户,百姓交口称赞,宣帝赏赐张敞万金。

    在京兆尹任上,张敞大力整顿治安,严厉打击地主豪强的不法行为。

    那些皇室宗亲一看张敞六亲不认,逐渐收敛,半年内,长安社会秩序大为改观。

    前面说了,张敞是特色人物。特色在哪里?他常为妻子画眉梳妆,取闺房之乐。

    这时有告到了皇上面前,这在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是有失大臣体统的行为。

    宣帝传召张敞觐见。

    “张敞拜见皇上,有啥子事召微臣?”

    “有人告密说你给老婆画眉!”

    “陛下,没错,咋了?夫妻闺房中做的事何止画眉呢?”

    宣帝一听确实如此,行“周公之礼”不比画眉更甚?一笑置之。

    张敞后来因涉及光禄勋杨恽的案件而被罢了官,成了平头百姓。

    在下补叙一下光禄勋杨恽案件:

    事情是这样的:

    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丞相杨敞之子,他还是《史记》一书的保护神。

    他姥爷司马光去世前,把《史记》交给了女儿守藏,也就是杨恽的母亲。

    原来司马迁害怕武帝把《史记》烧毁,叮嘱女儿保护好,实在不行就把书藏在山上。

    杨恽小的时候,母亲经常为他读史记里的故事,所以杨恽从小对历史很感兴趣。

    司马迁去世20多年后,杨恽出仕为官,《史记》这本书在他的推荐下,这才进入了朝廷视线。

    随后绝世之离骚《史记》流传开来。

    杨恽的父亲续弦的王氏巨有钱,父亲病逝后,杨恽悉心服侍继母。

    继母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资产留给了杨恽。

    下葬继母后,他把大部分遗产交给了亲戚和朋友。

    杨恽视金钱如粪土,但是性格却相当刻薄,喜欢揭人隐私。这和他的人品形成巨大的反差。

    霍禹谋反时,他因告发霍氏谋反有功,被封为平通侯,迁中郎将。

    后因与太仆戴长乐不和,被戴长乐告发“以主上为戏(拿皇帝开玩笑),语近悖逆”,汉宣帝一怒之下将其免为庶人。

    杨恽失去爵位后,在家不闲着,组织了一个说唱班子。

    他为班主,每天好多人上他家看戏听相声。

    他的朋友安定太守孙会宗写信劝他,“子幼,”子幼是杨恽的字。

    “子幼,大臣废退,当闭门思过,通宾客,有称誉。”

    杨恽的脾气很傲慢,容不得别人批评,直接怼了回去。

    有一说一,杨恽的朋友说的没错。

    但是杨恽不是普通人,他很牛逼。回信进行了反驳,言辞激烈,对皇帝和朝政多有讥讽。

    这封信后人称之为《报孙会宗》书。

    杨恽也是,不接受建议也没必要留下文字吧?这样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他的把柄。

    一年后,全国各地闹灾荒,还出现了日蚀,也就是天狗吃太阳。

    此时被杨恽怼过的人,纷纷起来报仇,告发杨恽“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所致”,并把那封信的内容密报了宣帝。

    宣帝一看勃然大怒,几乎被气乐了。“哈哈,前一次拿朕开玩笑,这回拿我开涮,

    奶奶滴!不杀你,臣子们会纷纷效仿!”

    为泄愤,汉宣帝将其下狱,判处最重的刑——腰斩。

    拉回话题,当时张敞为杨恽求情,张敞言杨恽就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他初心不坏,皇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宣帝正在气头上,一怒之下也把张敞削职为民了。

    等宣帝气消后,不久后又重新起用了张敞,而死去的杨恽却永远回不来了个。

    张敞重新踏上了仕途,被宣帝任命为冀州刺史和太原太守,继续展示他的治盗能力。

    最终,张敞在元帝初即位时被推荐为左冯翊,但因病去世,未能赴任。

    老张真是个倒霉蛋。熬出了头却嗝屁了,年仅46岁。

    看来身体健康最重要。

    张敞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既是一个有能力的官员,也是一个有情感的丈夫,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