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人一片爱子之心,下官明白,令郎的赤子之心也令人感动。”林贺想了想,对着赵大人开口了。
赵大人期待地看着林贺,以他阅人无数的经历来看,林大人接下来就要说但是了。
“但是……”林贺慢悠悠地开口了。
赵大人放心了,林大人果然有话说。
“但是,州学中的学子已经都有了秀才的功名,先不说章程规定只有秀才才能入学,但是知识的积累,令公子就已经差上了。”
看赵大人面色不变,林贺松了一口气,“读书就像是盖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基,若是地基不稳,一切就都是空中楼阁。”
赵大人同意这一点,于是点头。
“按令公子的程度,若是进了州学跟着秀才们一起进学,怕是跟不上,还会耽误他。”
林贺早就在酝酿这一件事了,他想办一个书院。
“办书院?”赵大人有些惊讶。
“对,办书院,不知赵大人是否听说过雁丘书院?”雁丘书院的名声还是很大的。
不等赵大人说话,赵斌就迫不及待地点点头。
“下官曾有幸在雁丘书院求学过一年,受益匪浅。近日,下官探访本地学子进学的情况,深觉本地需要建一所像雁丘书院一样的大型书院,为本地学子造福,也能整顿本地的学风、文风。”
赵大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赵斌的眼睛都发光了,直勾勾地盯着林贺。
这位林大人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林贺叫侍候在堂屋门口的大有到自己的书房去拿一份公文。
这是他这几日刚刚写好的书院建院章程,正想着找个机会给赵大人看看呢。
其实,建书院这件事不一定得经过衙门,林贺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囊中羞涩,想要州城衙门批一笔银子出来。
赵大人看着手中的章程,林大人这是早有准备啊。
林贺和煦地对赵斌笑了笑。
“赵大人,这个章程还请您尽量抽时间看一下,在书院建成之前,可以先让贵公子跟着下官读书。”林贺暗暗发笑,这一招算不算挟儿子以令老爹呢?
“下官每日下职之后可以给他讲讲。”林贺刚说完,赵斌就重重地跪了下来,给林贺磕头,“小子赵斌拜见先生!”
林贺:……
这孩子也太实诚了吧。
赵大人故作深沉地点点头,带着赵斌走了。
回去路上,二人坐在马车里。
“爹,我明日就去林先生家吗?”赵斌嘴角的笑掩盖不下去。
“哼!”赵大人哼笑一声,“傻儿子,你以为这是天上掉馅儿饼了,这是叫你爹拨银子呢!”
赵斌不以为然,他在耳濡目染中对州城的财政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他老爹什么钱都不花,不管是从下面收上来的,还是朝廷下拨的,要不存在库房了,要不买了粮食放粮仓里,现在掏点钱还是能掏出来的。
赵大人抽了抽嘴角,“你个败家子。”
他存的那些银子和粮食都是防着天灾人祸的,万一再遇上那年的大雪,不等朝廷把贪官都杀完,百姓都死得差不多了。
有这些钱在,他好歹能保证云州的百姓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