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过诗,众人又开始喝酒赏景。
有善音律者即兴发挥,满堂喝彩。
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气氛很容易调动起来。
林贺喝了酒,做了诗,还摸了两把琴。
虽然自己不会弹,也坐过去感受了一下。
林贺和郑谷尽兴而归。
二人告别友人,上了马,郑谷有些担心林贺,“贺哥儿,你没事吧?头晕吗?”
林贺重重地吐了一口气,“没事儿,我不晕啊~”
郑谷:
“可是你上头了,你的脸现在通红。”郑谷有些嫌弃这小子,就喝了两小杯就成这样了。
林贺:“没事,我感觉我现在清醒的很,要不我背书给你听。。。”
------
“喆哥儿,你过来。”林伯英招招手,把林喆喊到身边。
林伯英摸摸他的头,他还小,头发还没留起来,上面被剃过的头发刚长出来一点,硬硬的扎人手。
“爹。”林喆虽然皮,但是还是很会看眼色的。
从来不敢在他爹面前造次。
林喆长得随了郑杰,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单眼皮,眼角微微下垂,天然就给人一股无辜的感觉。
林伯英沉吟片刻,还是决定用一种温和的方式,“二宝,你想不想要哥哥的那种书箱?”
其实就是所谓的“状元箱”,是林贺上回回老家考试之前家里给买的。
这种箱子是现在京城的潮流,箱子的两侧有提手,还上了锁扣。
正面刻的是兰花花纹和诗文警句,以砥砺品行,致祥纳吉。商家将其取名为“状元箱”,有状元及第的意思。
平时可以背着,还可以放下来坐。
平时不用的时候放在书房里也可。
一物多用,做工又好,自然不便宜,林贺平时十分爱惜。
林喆一看见这个箱子就两眼放光,奈何哥哥有禁令,自己只能看看。
这回爹问,林喆干脆利落地回答,“想要!二宝想要!爹给二宝买!”
“嗯。”林伯英摸摸下巴,“想要得自己挣啊!”
“这书箱呢,是读书人才能有的,你想要,就必须得读书念字才行!”
“买一个不成吗?”林喆有些难过,念书很没意思的。
“不成。”林伯英摇摇头,又补充道“这是这是皇上说的,只有有功名的人才能背书箱。”
林喆顿时被震住了,他虽然还小,但是在家人的潜移默化中也明白,皇上是天底下的老大,所有人都得听他的。
不听话就会被“革职”。
林喆还不知道革职是什么意思,不过爹娘你说起来就很害怕的样子。
“那,那我不要书箱了。”林喆想了想,那还是不要书箱了吧。
哥哥有书箱了,他看看摸摸就好。
林伯英:
林伯英内心苦笑,还真是一人一个性格啊。
贺哥儿小时候估计是家里条件不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根本不需要人催,自己就很想读书了。
而喆哥儿呢,很小就来京城了,吃喝不愁,又见惯了哥哥舅舅每日苦读,早对读书没兴趣了。
早先林贺无聊的时候也教过林喆认几个字,不过这家伙心思不在这上头,大半年过去了,勉勉强强认识十来个字。
林伯英想着,开蒙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一部。
必须得狠盯着才行,得给林喆找一个学馆了。
毕竟,不向林贺和郑谷有基础,又能自律,白天不用林伯英管也行。
林喆必须得找个夫子每天看着才行,什么时候骨头换过来了,知道读书要紧了,才能回家来自己教。
现在看来,怎么把这小子送到学馆也是个问题。
书箱诱惑不成,林伯英向妻子求助了。
“还得哄着他读书不成?”
“爱读不读,不读让他下两天地就老实了。”
“不用管他,你先寻摸学馆,到时候送过去给夫子就行了。”
“让夫子该打就打,该教育就教育!”
说着郑谷咬断了手里的线,瞥了自家夫君一眼,“哎,你还真是,好像没揍过孩子啊?”
现在想想真是,家里两个孩子,林喆挨得打多些,都是郑杰揍的。
林贺小时候屁股上也挨过几巴掌。
但是林伯英确实没动过俩儿子一根手指头。
“合着好人都你做了是吧?”郑杰哼了一声。
林伯英讪讪,“我平日里忙,两个孩子多亏了你教导。”他确实是下不去手啊。
还在和狗子玩的林喆不知道,自己愉快的童年就要结束了,从此踏上了一条不那么平坦的路。
不过幸运的是,在这条路上,他已经有了三个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