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贺了然,国人与黄河的关系几千年来一直处于被动的惶恐依赖阶段,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无法像现代一样利用黄河资源。
中华古代治理黄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女娲据说她“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最终“淫水涸、冀州平”。
女娲之后还有擅长治水的共工、大禹。但是都以抵御黄河流域的洪水为主,永远无法一劳永逸。
而兴修水利一向耗费巨大,国力难以支撑,很多时候都是再三削减开支,顾头不顾尾罢了。
看林贺感兴趣,林伯英也给他说了一些。
“这回皇上是打定主意要好好治理了,特地成立了提举沿汴淤田司,主管农田放淤之事。”
“放淤?”
其实就是牵引黄河冲刷两边积累起来的河床,降低土壤的盐分,又把洪水中的泥沙截留下来,这样土壤的肥力也会相应的上升。
林伯英如此这般解释一番,林贺也有些了解了,河床中的水蒸发以后必定盐碱化程度高,牵引过来的黄河中带着的细颗粒物沉到土地中,既能降低土壤的盐分,又能增加肥力,一举两得。
总之,林伯英对这种方式还是很看好的。
------
林贺现在骑马骑得好多了。
成日里读书,无聊的时候他就会骑马出去放放风,到郊外转一转。
去年,姥姥家里也买了一匹马,正好可以和小舅舅一起赛马。
不过这件事家里人是不知道的,只有林贺和郑谷偷偷玩,他俩都知道,说了肯定要被骂。
不过,这件事还是没有瞒住。
刚入春的天气,太阳已经很大了,跑了一会儿马,林贺就出了很多汗。
没多想,他就把身上的薄披风给脱了。
一阵风吹来,林贺被吹的很舒爽。
结果,刚到家,喂好了马,林贺就感觉脑袋晕晕沉沉的不对劲儿了。
只感觉自己迷迷糊糊地进了屋,倒在了床上。
等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醒了?”郑杰走了进来。
这孩子生病就是这个样子,下午她一进来就看见林贺躺在床上嘴里面乱七八糟不知道在拌什么蒜,一摸他的额头,有点发热了。
给他熬了药端过了,林贺晕乎乎地黑了就自己钻到被子里睡了起来。
郑杰赶忙又拿了一条被子出来,这是着凉了,多捂捂,出出汗就好了。
“恩。”林贺嘴巴有点干,不想说话。
“吃饭吧。”林贺一看,自己娘亲端着一大碗汤面,上面还卧着两个荷包蛋,顿时来了胃口。“热乎乎的吃一碗,睡一觉就好了。”
“好。”郑杰帮林贺把被子裹好,才把碗递给他。
“嗯~”林贺尝了一口,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娘你打死卖姜的啦?放这么多姜!”而且都是小沫沫,想挑都挑不出来。
“快吃!吃点姜对身体好。”郑杰不为所动,她知道林贺不爱吃姜,所以特意切成了姜沫。
沾了林贺的光,今天家里也吃面条。
一人一个荷包蛋,一大碗汤面条,热乎乎的喝一碗,整个身子都暖了。
不过不同于林贺的白面,家里吃的是二合面的,白面金贵,一般都掺着吃。
林伯英这段时间不在家,他去代州当同考官去了。
他的上司任主考官,就把他也带去了,正好林伯英也想见识见识现在的考生。
这几年,朝里缺人手,每回录取的人数都有所上升,读书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各地的书院也越见越多,林伯英计划去看看。
自己就在家教两个学生,难免有所不足,此番也可以取长补短。
林伯英走了,林贺和郑谷也没放羊。
每天按部就班,读书练字。
两人都是参加过考试的人,心里都有数。
而且,明年他们就要再上场了,郑谷乡试,林贺院试。
两人一起回乡住半年,考完试再回来。
林伯英已经替他们联系好了,今年过了中秋就送他们回乡。
先去雁丘书院读几个月,等考完试再回来。
之所以先送他们去雁丘书院,也是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来,过了年出发,天气太冷,路不好走,又担心来不及。
另一方面,林伯英还是觉得他们见的太少,总是闭门造车可不行,还是多和同龄人接触为好。
不过他们不算雁丘书院的正式学生,算是去踢馆的旁听生。
万一去了表现不好,丢的可是林伯英这个老师的脸。
学了一个时辰,林贺照例到厨房拿了几个包子出来和郑谷分食。
他的饭量越来越大,而且饿得非常快。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话说得有道理,现在林贺除了一日三餐,半上午和半下午非得有一顿加餐才行,要不肚子咕咕做响,饿得根本学不进去。甚至有的时候,林贺吃完午饭,睡个午觉起来就感觉肚子里空了,饿的不行。
家里的条件有限,就是些包子、馒头、烧饼、煎饼之类的,林贺和郑谷也接受良好。
这还是今年年景好了,去年一天吃两顿的时候,林贺饿了也只能忍着,要不就多喝水。
“等今年冬天就好了,今年肯定饿不着你!”老林头保证,今年家里在郊外买了几亩地,都种了粮食。
平时不用他们去种,找了庄户人家,只要种好了给他们家点粮食就行,不用交税。
这户人家也可怜,男人死在了战场上,家里的劳力就老公公和儿媳妇,婆婆哭瞎了,家里还有三个孙子。
实在是活不了,想着卖身做佃户。
林伯英知道了,就把他们家的地买了,让他们照样劳作,只需每年给林家一点粮食就好,也不用卖身。
原因也很简单,卖身的话,林家买不起,买地的话咬咬牙还是能买的起的。
那家人忙不迭的同意了,不用交税,就能省下一大笔钱来。
好歹饿不死。
除了这家的几亩,在同一个村里又买了几亩,都由这家人来种。
今年估计家里就不用多买粮食了。
老林头想的远,没几年贺哥儿就得娶媳妇儿了,得多攒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