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贺低头不说话了,他并不觉得租书有什么不好,这样是变相减轻学子的负担啊!
林伯英看着林贺无奈解释道:“爹开短班也不都是为了挣钱,你没看见有几个连纸笔都买不起,就更出不起束脩了。爹教他们也是想让他们能有本领生存罢了。”
接着叹了一口气,“你不必担心爹累,只要学生能学到本领,爹就不觉得辛苦。”
“大丈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书本来就是我辈读书人的责任,怎么能动辄言利呢?爹的那些书,只要有诚信向学的人来借,爹自然不会收一分钱。”
“你以后也是要读书科考,入朝做官的人,切记,以后不要再说从商赚钱的事了,不然会被天下人耻笑。”
林伯英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林贺内心十分无奈,自家老爹是真君子,自己则没有那么远大地理想,什么为民请命,林贺自问没有那样的本事。
而且,林贺不信那些世家大族没有涉足商业。各朝代的抑商,主要是抑制独立商人,对于皇族、宗亲勋贵、世家的商业活动并未有太多抑制。
不过,赚钱的事儿是真的不能提了,看来,这个时代商人的地位更为低下。像林家这种小门小户,一旦从商可能就会对名声有损。
林贺虚心地接受林伯英的教诲,“爹我记住了。”
林伯英打开书房的书柜,从一摞厚厚的书后面拿出来一个半旧的钱袋,从里面数了十文钱拿了出来。
林贺看着自家老爹又数了数掌心的几个铜板,想了想又拿走了五个铜板放回钱袋里,然后把钱袋藏到书后面。
接着把五文钱放在了林贺的手掌心。
林伯英看林贺蔫蔫的,想着哄哄孩子,“这五文钱给你零花,下个月初五爹带你们师兄弟去天宁寺上香。到时候你买零嘴吃。”
林贺看着手里的五文钱热泪盈眶,这辈子活了快六年了,第一次摸到钱啊!
说是下个月,其实也没有几天了。
那天正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离夏天越近,天亮的就越早。初五那天,一行人正卯就出发了,今天要在山上待一天。
几人都带着吃食,林贺则带着奶奶李氏早起做的糯米糕。
李氏早几天就把糯米给江好,等端午前一天就开始蒸糯米,一层糯米一层枣,开大火蒸,蒸出来甜滋滋糯叽叽的,十分好吃。
只不过糯米不好克化,早饭林贺只吃了一小碗,于是林贺就带了一碗做午饭,这糯米糕放凉了更好吃。
几人上山的时候,林贺看到每个人都手上都系着五色丝线,这也是本地的习俗。
一般人家端午节都是赶着上山来烧头炷香,林伯英带着一群小孩,自然抢不到,所幸不和人群挤。
几人从后山往上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听林伯英给大家讲一些关于天宁寺的典故。
天宁寺在卦山上,出了县城步行半个时辰就能到。
卦山卦山,以山形卦象而得名。山是名山,寺也是本地出名的寺庙。里面有著名的法顺大师在此讲经说法。
众人沿着石阶小路往上爬,走到半山腰的位置就看到一座竖立的大铁碑。
这年头能用如此多的铁立碑,足以见天宁寺香火之旺盛。
碑文上记载着天宁寺建寺的历史,四周都是精美的纹饰,碑额上铸有二龙戏珠浮雕图案。碑座上铸有柳树和吉祥花卉图案。
林贺穿过来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精美的铁器,不禁为工匠的技艺折服。
林伯英领着几人拜过文昌阁后,几人就到桃林休息了。
大家把自家带的吃食都拿出来,林贺一看,都是糯米糕,就文葆光这个大户还带着一小瓶酒。
文葆光得意洋洋的拿着小瓶酒晃了晃,“在桃林品桃花酒,怎么不算一大雅事呢?先生您请!”说着给林伯英先倒了一杯。又给几人分。
林贺小口的抿了一口,发现这酒根本没度数啊。本来还害怕五岁的小身板喝了酒出问题,没想到这就是桃味饮料,不过还挺好喝的。
“此处既有古寺,有桃花,有美酒,不如为师带着你们赋诗吧。”
“师父,可是我和贺哥儿还没学作诗呢。”说这话的是方浩,方浩和林贺是学堂年纪最小的,就他们二人没学作诗。
“那你们二人背诗也可以。”林伯英一锤定音。“葆光先来吧,就以古寺,桃花,美酒为题。”
文葆光挠挠头,定神思考了没一会儿就做出了一首“古寺烟霞里、闲云万壑阴、老僧无俗念、殿角有馀音~”
“好诗!”文葆光虽然是个纨绔,但是还是一个有文化的纨绔。
在这几个学子里,就郑谷和文葆光学术水平最高,不过今天郑谷没来,昨天郑谷就回家了过节了。
现在郑谷差不多一个月回家住一两天,其余时间都在林家住。
这次郑谷回家还要把借出去的到期的几本书收回来,然后带来交给林伯英,郑谷想昧下几本也不可能,谁让郑谷的账本在林伯英那儿。
而且,现在郑谷和文葆光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林伯英打算让二人参加下一场县试试试水。
只能说越早考竞争越小,等再过十来年,竞争只会越来越大。
下一场县试在明年二月,郑谷和文葆光只剩半年的时间了。
初六上午郑谷就回来了,还带着林姥姥和林姥爷。
老两口也是听说了女儿怀孕了,这次特地来看看。
林母这次的怀象很好,没有孕吐,而且吃嘛嘛香。
林母慈爱的抚着自己微凸的肚子,“这孩子挺乖的,不像贺哥儿那时候那么闹腾。”
林姥姥闻言笑了,“看来是个心疼娘的,说不定是个闺女呢,娘怀你的时候就没受罪,怀谷哥儿的时候可没少吐。”
“闺女也好,将来有哥哥给她撑腰。”
“孩子的包被收拾好了没?”还不等林母回答,李氏就先说了:“亲家母不用担心,贺哥儿小时候用过的我都洗干净收拾起来了,这次正好拿出来用,再给孩子做几身小衣服就好,我顺手就能做好。”李氏乐呵呵的,自从知道儿媳妇怀孕,她就处在极度的亢奋中。
“行,那到时候小杰生了,我来给她伺候月子。”这是当地的风俗,一般都是娘家来伺候自家姑娘。林母不好意思对自己婆婆说的,跟自己亲娘就能说。
林贺那时候因为郑谷还小,林姥姥抽不开身,这次林姥姥也有了时间了。
“那到时候我爹怎么办啊?他一个人能行吗?”
“一个大活人还能饿死不成,他自己不会做饭啊。”林姥姥只关心自己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