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处置完所有问题,常兴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回到黑石寨府衙的时候,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了。
但常兴却没有吃上午饭,而是被拖进了会议室。
“我不干了!”
方平直接脱下象征着自己部长身份的官帽,重重摔在了会议桌上。
“他这是怎么了,又发什么疯?”常兴不解的看向瘦猴。
“还能咋了,没钱了呗!”瘦猴摊了摊手,一脸的无谓。
“你还好意思问怎么了?”方平直接拍了桌子,“你一口气将军队规模整整翻了一番,400人啊,你养得起嘛?”
“马上就秋收了,虽然粮食只征了三成,但吃饭还是绰绰有余吧!”常兴打了个哈欠,随口应付道。
“我说的是粮食吗,吃饭才能花几个钱!这可是400名士兵啊,平均一人2两半银子,一个月就是1000两。”
方平继续拍桌子,“1000两啊!府库里一共才几个钱,能撑几个月!”
“那各库加起来一共有多少银子?”常兴反问。
虽然军需库、国资库、政府库、内务库分别做账,但所有库房的现银可都保存在方平这个财政部长手里!
“各库加起来一共7562两!”方平张口就来,“就算都给军需库,也撑不过6个月!”
“那我一共给了你多少两银子!”常兴又问。
“前前后后一共给了3000两,500块2两一块,也就是100克一块的银砖;10000枚2钱,也就是10克一锭的小元宝。”对于自己管的账,方平是如数家珍。
“那你用3000两银子撑了多久?”常兴眯起眼睛,再次问道。
“那是瘦猴,瘦猴每月都会向政府库交钱!”方平据理力争,但不拍桌子了。
“既然瘦猴每月都给你交钱,那你还担心什么?”常兴又问。
“瘦猴的钱都是卖你的物资赚的!我知道你有钱,但总不能一直这样贴补下去吧!”方平气势弱了下来,声音也正常了很多!
“我没有贴补瘦猴啊。”常兴摇头轻笑,“瘦猴从我这里购买物资可是要付钱的。而且这些钱都进了内府库,不然内府库哪来的钱收购山货!”
常兴低价卖出物资,再高价收回山货,很多山民都认为常兴在赔本赚吆喝。
事实上,略懂现代经济的人都能看明白,这就是一种正常的贸易行为,只是不知道常兴从哪里进的货,又将山货卖到了哪里去罢了。
“那,那银子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方平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小,渐渐变成了自言自语。
不仅方平陷入了自我怀疑,就连瘦猴、岳鹏和秦钟都沉思起来。
当然,这不包括坐在桌角的铁牛,对于这种需要脑子的事,他通常是直接关闭耳朵,耳不听为净。
见迟迟没人想明白,常兴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解释了起来。
“想要搞清楚银子为什么越来越多,我们首先要撇开银子,从最根本的需求说起!”常兴的解释让众人更迷糊了。
“首先来看老百姓。老百姓需求什么,身上衣衫口中食罢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又是哪里来的呢?
衣服是老百姓种地,地里长出来的,食物也是,住的房子也是,出行的车船还是老百姓开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广大老百姓通过辛苦劳动创造的!”
见众人点头,常兴继续说道:“再看商贾,他们并不生产,却起了桥梁作用,将所需的东西送给了需要的人!”
“他们是为了赚钱,一群唯利是图的家伙!”方平连忙反驳,引得瘦猴一阵白眼。
“他们的目的是赚钱。但撇开钱来说,是他们将老百姓所需的物资送到了手上!”
见方平还是不理解,常兴继续解释,“以瘦猴为例。青芒寨的百姓需要豆油,但他们却不生产豆油,是瘦猴将豆油送给了他们,如果没有瘦猴,他们就吃不上豆油!”
方平眨了眨眼,显然还是没听懂!
“再看尤山,油坊是他开的,他只生产豆油,也只会生产豆油,但他所需的柴米油盐,包括衣服房子都不缺,而这些东西都是瘦猴这些商人给他提供的。”
“天下所有的百姓,不管是种地的,打猎的,打鱼的,他们都是只做一种事,但他们的需求却都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需要很多种物资。”
“而瘦猴这些商人正是调配这些物资的中间人,银子则是调配这些物资的媒介……”
常兴侃侃而谈,将现代理论全部搬了过来。好在方平也是聪明人,听了个似懂非懂。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方平又提出了新的疑问:“那瘦猴卖的很多东西都是你提供的,又怎么解释?”
“我?”常兴微微一笑,“你可以把我也看做瘦猴一样的商人,我只是将另一个地方的食盐、布匹运运过来,而将本地的山货再卖给另外一个地方。”
说完这些,常兴停顿了下来,留下时间让他们消化这些信息。
“现在我们再说钱,也就是银子!”
“铁牛,你身上有银子吗?”常兴话锋一转,直接转向铁牛。
正在发呆的铁牛一脸的懵逼,随即露出惊恐的表情。
“没有,一个子都没有!”因私扣枪支,被常兴狠狠惩治了一顿,铁牛被点名后,第一反应就是常兴要罚他钱。
“你这月4两饷银,都花哪儿去了?”常兴再问。
“家里修房子,被老爹拿去了2两,给老娘买套衣服,花了800文,还有600文买酒喝了!”铁牛在心里不断盘算,这次就认罚了,但绝对不能超过500文!
不过,显然,他想多了!
常兴根本没有再去理他,更不在意的他的钱。而是转向方平,继续解说。
“所有百姓都和铁牛一样,得到的银子大部分都会用于购置自己所需要的货物,而不是存起来。也就是说,百姓手里的存钱是相对稳定的,而市面上的银子……”
说到这儿,常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把问题抛给了方平。
“所以,市面上的银子始终都在我这里!”方平终于开窍了,给出了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