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镜长生 > 第17章 天下大势

第17章 天下大势

    黄昏时分,戏水河畔的战鼓声渐渐消退,战场上的喧嚣也随着暮色渐浓而平息下来。

    残阳洒在血染的河水上,映照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周文的起义军溃不成军,仓皇逃离。

    李炎站在高地上,目光穿过战场上逐渐散去的硝烟,看向远处的秦军营地。

    他的心情复杂,胜利虽然来之不易,但在他眼中,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

    楚景飞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炎哥,章邯将军派人来请你过去相见。”

    李炎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走吧,去会会这位秦军的大将。”

    进入章邯的营帐,李炎的目光立即落在营帐中央的章邯身上。他身披铠甲,面色严肃,眼中透着一种审视的神情。

    两人未曾有过直接交集,但此次战场之上,龙泉军的突然加入,让章邯对李炎充满了疑惑。

    “李将军,你的龙泉军今日为何参与此战?”章邯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和不解。他虽然感激龙泉军的助力,但却不明白李炎为何要帮助秦军攻打周文。

    李炎微微拱手,语气平静而坚定:“章将军,在下李炎,乃陈县郡丞治下屯长,虽为秦军一员,但今日参战并非因秦廷之命,而是因为周文的楚军与我有着深仇大恨。”

    章邯的眉头微皱,显然对李炎的解释产生了疑问。“仇敌?周文虽为叛军,但他起兵反秦,与你龙泉军何干?为何你要率军击溃他们?”

    李炎沉默片刻,心中浮现出那段令他心痛的往事。

    他的语气低沉而充满怒意:“几月前,周文的楚军经过东郡,屠村焚镇,所过之处,无一幸免。我所居的封门村,村中老弱妇孺皆被屠戮。恩师与村民为了保护村庄,英勇抗击,却无一幸免。我带领村中幸存的兄弟们,是为了替乡亲们报仇,向周文讨还这笔血债。”

    章邯闻言,神色一肃。他并未料到李炎的出兵竟是出于私仇。

    章邯点了点头,语气中多了几分理解:“原来如此,李将军此举是为报仇雪恨,倒也合情合理。”

    李炎点头说道:“不错,虽然我们龙泉军并非朝廷的直属军队,但这次行动也是为了让那些滥杀无辜的叛军付出代价。”

    章邯沉默片刻后,又问道:“然则,你们既是为了报仇,何以会与秦军联合?莫非李将军也心存恢复大秦之意?”

    李炎的目光微微一凝,随即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坦诚:“章将军,我李炎出身微贱,并无恢弘大志,但我看得清楚,这天下的乱局,不是哪个人能够轻易改变的。如今秦朝虽面临危局,但我相信,若能正确应对,还有挽救之机。与其任由叛贼草莽割据,不如助秦朝恢复秩序。”

    李炎的话引起了章邯的深思。

    秦虽强大,但腐朽的内部权力斗争让大局愈加混乱。

    “李将军所言不虚,如今的局势确实复杂非常。”章邯点了点头,随后语气中带着些许疑虑:“尔等既为秦兵,是否与我等同心协力,平定乱世。”

    李炎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将军,事关重大,某有数言,尚需与将军秉烛夜谈。不知将军可否屏退左右,容小弟与将军独对片刻?”

    章邯手下的大将闻言,立刻上前一步,眉头紧锁,抱拳劝道:“将军,此事蹊跷,李屯长素未谋面,不知其底细,若是计谋,还请将军三思!”

    另一位将领也跟着附和:“不错,将军。此时敌我形势未明,还是谨慎为上。若需谋划,不妨让属下在侧以保将军安危。”

    章邯闻声微皱眉头,目光从李炎身上移开,环视了一下营帐内的众将,沉吟片刻。

    李炎微微一笑,显得从容不迫,拱手道:“将军但请放心,李某虽一介屯长,绝无不轨之意。”

    章邯看了看帐外的夜色,又看向李炎,心中斟酌一番,缓缓点头道:“好,既然李屯长如此坦诚,章某也不必多疑。来人,左右退下。”

    大将们虽然心有不甘,但见章邯已下令,只得抱拳行礼,退出营帐,站守于帐外。

    章邯又看向李炎,冷静道:“李屯长的手下,亦可在外守候。”

    李炎点头,随即招呼楚景飞与小石头:“景飞,小石头,你二人在帐外守着,不必进来。”两人齐声应诺,出帐而立。

    不多时,帐内只剩下章邯与李炎二人,夜风微微吹动帐篷,外头的龙泉军也已在五里外扎营,四周安静了下来。

    帐内烛火轻摇,气氛凝重而肃穆。

    章邯端坐席中,目光锐利,等待着李炎接下来的言语。

    李炎缓缓起身,拱手道:“章将军,今日一战虽胜,但天下大势非仅凭一场胜利可定。”

    章邯微微皱眉,问道:“李屯长所言何意?叛军四起,天下不稳,我等唯有剿灭群贼,方可保我大秦江山不失。”

    李炎微微一笑,目光如炬,语气低沉而有力:“将军所见,正是当下的局势。然大秦统治,已如倾覆之船,风浪四起,断非一两场胜利可安天下。”

    章邯闻言不语,示意李炎继续讲下去。

    李炎缓步走至烛火旁,背手而立,望着帐外的星空,道:“将军可知,陈胜、吴广起义,乃是民心不满的开端。秦虽强,但赋役繁重,百姓困苦,起义之火一经点燃,便难以扑灭。”

    章邯皱眉:“但我大秦猛将如云,铁骑所向披靡,岂能让这等乌合之众搅乱大局?”

    李炎轻叹一声:“将军,乌合之众易灭,但后起之秀难防。将军即将讨伐吴广,田臧等将领已然不满,吴广必败。然败吴广,平荥阳,并非万事大吉。”

    李炎转身,双眼直视章邯,缓缓道:“天下纷乱,已非陈胜、吴广一人之祸,真正的大敌尚未露面。”

    章邯神色一变,问道:“你所言的‘大敌’,是谁?”

    李炎淡然道:“两人。一为项羽,楚国贵胄之后,力拔山兮,乃世间无双的武将;一为刘邦,布衣出身,然能收买人心,未来必成霸主。”

    章邯闻言大惊,心中翻江倒海:“依你所言,项羽与刘邦?此二人不过草莽,何以称为大敌?”

    李炎微微一笑,露出一丝睿智的神色,道:“项羽天赋异禀,勇猛无敌,他未来与将军必有一战。至于刘邦,他虽出身卑微,但此人深知如何笼络人心,懂得权谋之术,未来他将以仁义的名号,渐步为王,甚至与项羽分庭抗礼。”

    章邯心中震动,站起身来,眼中满是疑惑:“你如何得知这等未来之事?”

    李炎不答,反而继续道:“将军,您下一步将攻打荥阳,田臧将起兵反叛,随后将战死。您虽胜,但此刻天下已陷入深渊,楚、魏、齐三国势力暗流涌动,秦军虽强,却难以应对四方。接下来,魏王魏咎将自焚而亡,田儋战死,齐魏联军溃散。但这仅是将军短暂的胜利。”

    章邯步伐急促,心中震撼不已:“你竟如此料事如神?我秦军大获全胜,为何还会败亡?”

    李炎目光锐利,深沉道:“将军可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秦虽强,然法令苛刻,赋役繁重,民心早已动荡。群雄割据,各地反叛不断。即便将军能一时平定叛军,然真正的隐患,已在根本。”

    李炎顿了顿,接着说道:“项羽虽勇,但他自负刚猛,终将因恃强而败。刘邦则不同,此人善谋,擅长隐忍,将军若不早作防备,恐怕等他羽翼丰满之时,大秦将再无挽回的机会。”

    章邯深吸一口气,心中开始思索李炎所言:“你说的刘邦……竟然如此难缠?”

    李炎点头:“是的。刘邦懂得如何收买人心,且以仁义之名号行事,将军即便以武力胜他,然若失民心,便如水中月,镜中花,终是徒劳。”

    章邯目光复杂,他向来忠于大秦,但从未料到眼前的局势竟如此深不可测。他看着李炎,语气低沉:“你既能看透这些,何以教我破局?”

    李炎沉声道:“将军若想扭转乾坤,需以灵活的策略应对。可先镇压各地叛乱,趁着局势未定,巩固大秦军力,守住战略要地。待项羽与刘邦势成时,不可轻敌,应当拉拢各路诸侯,联合抗敌,以削弱他们的实力。”

    章邯沉默许久,最终叹道:“李屯长,你所言极有道理。只是,若真如你所言,大秦江山……还有未来吗?”

    李炎的目光更加深邃,他低声道:“将军,天下大势,分合难测。大秦虽困,然未来并非无可挽救。只要您能看清局势,运筹帷幄,或许可以延续秦朝的气数。”

    章邯深思良久,最终拱手道:“李屯长之言,如醍醐灌顶。章某今夜得见,实为三生之幸。愿与李屯长共谋大局。”

    夜色静谧,帐内的烛火微微摇曳,映照着李炎和章邯两人的面庞。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谈,章邯已然对李炎心生敬佩,眼前这个年轻的屯长不仅洞察局势,还能够预见未来的风云变幻。此刻,李炎再次开口,语气温和而带有一丝请求的意味。

    “章将军,若将来如小弟所言应验,天下大势必然会更加混乱。

    小弟深知,将军忠于大秦,定会为社稷奋战到底。

    然若有一日,小弟遇到危难,还请将军能伸出援手,助小弟一臂之力。”

    章邯望着李炎,沉吟片刻,心中已对他有了几分信任。

    他微微点头,拱手道:“李屯长乃识时务之人,能谋天下之势,章某心服口服。若将来李屯长有需,章某必不负今日之约,定当前来相助。”

    李炎拱手行礼,感谢道:“多谢将军。小弟有一请求,不知将军能否应允。”

    章邯目光微动,疑惑道:“何事?李屯长尽管直言。”

    李炎稍微顿了顿,低声道:“小弟即将前往鹑觚县之浅水塬,然此行可能险恶,小弟需带一队精兵护行。将军可否方便开个路条,放我前往?”

    章邯眉头微皱,心中起疑,问道:“李屯长为何要去鹑觚县?那里在咸阳后方,远离战场,你此行目的何在?”

    李炎沉稳地回答:“此事关系重大,恕小弟暂时不能明言。只是有些线索指向此地,小弟必须前去一探究竟。还请将军宽恕。”

    章邯见李炎神情坚决,虽不解其意,但考虑到李炎方才展露的深谋远虑,以及自己对他的信任,便不再追问,点头说道:“既然李屯长如此坚定,章某不便多问。你可带一队精兵随行,但务必小心行事。”

    李炎拱手谢道:“多谢将军鼎力相助,小弟感激不尽。”

    章邯微微点头,脸上虽有疑虑,但也相信李炎必有他的道理。

    他心中暗自思索,这个屯长所图非小,若真能帮助秦朝稳定局势,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于是,他便吩咐亲卫,调集精兵,护送李炎前往浅水塬。

    而此时,李炎心中已然下定决心。

    浅水塬就是他穿越时的灵台,李炎心中忐忑。

    他不知道,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