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佛祖有罪,永不能赎!
大日如来佛。
历来被中土佛门尊奉为万佛之祖,但那只是中土众僧一厢情愿,也从未见著于任何典籍记载!
大智手札中,如果出现了明确的记录,承认其佛中至尊的地位,无疑为‘佛祖’一说增添了许多筹码。大智菩萨宣扬佛法于人族,创立教门,他生存的那个年代,是上古初期,距离远古时代并不算遥远,那么这位菩萨的手书所记载的内容,也就具有很大的可靠性。
然而,在大日如来的佛名下,一字一顿,还写了八个字,看过之后,柳书竹满脸震惊不解,以至于一时说不出话来。
佛、祖、有、罪!
永、不、能、赎!
这……难道就是大智菩萨对那位万佛之祖的评价!?
延济和尚道:“小菩萨,你可知道,中土一脉的佛子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哪句吗?”
“阿弥陀佛?”
延济摇头:“这是广大佛号,各门僧众皆可颂扬,根据佛门支脉信仰的不同,还可各诵本庙的佛陀菩萨法名。”这一点柳书竹很清楚,像一尘口中的‘菩提长青’,大明王寺的‘明王不动’,十世庙的‘十世有悔’,甚至北境禅院的‘智行永存’,这些佛号,多半都与自家信奉的佛陀和菩萨有关联,却是猜不出中土佛子会把什么话常挂嘴边,“中土佛子常讲,人世间,未有不能赎的罪过。”
大智菩萨撰写的手札亵渎佛祖,而在后世,信仰大日如来的僧人却常言无罪不能赎,这真的是一个巧合吗?
他接着往下看去。
第二行,写的是一位‘过去现在未来佛’,又号大乘三生佛,佛名下同样写了几个字——渡世有功。
第三行,大乘道佛,有功。
第四行,无量像佛,有功。
……普火佛,净光佛,善见佛,无终步佛,思惟众生佛,德王佛,广曜佛,无崖际见佛……一行行看下来,足足记载了几百个佛名,而绝大多数,都是世人闻所未闻的佛陀法号,无量之大法,尽数湮灭在了时间的长河中。
一直看到最后几行,才终于见到了须弥菩提佛,十世佛,不动明王佛的广大佛号!
这三位佛陀,一直都是西漠三大庙的信仰。除‘六字真言’勉强可作为不动明王佛存世的佐证,后人也从来都不知,这三位佛陀是否由世人杜撰,他们……竟也真的存在于浩瀚的远古岁月!
最后一个佛名,则是青灯佛!
这些佛名,像是根据佛陀证道的先后时间排序,从第一位大日佛祖,到最后一尊青灯佛,道尽远古。
远古年间,是各族最为辉煌的岁月,神魔共舞,龙佛比肩!
据说,灵山净土最盛时,曾有三千佛陀讲经说法,这些传说只消有一半是真实的,那这张纸上记载的佛名恐怕也不完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柳书竹发现,里面除了大日如来佛祖和青灯古佛之外,其余所有的佛名下面,都写了相似的评价。
有功!
唯佛祖有罪,其余众佛皆有功。
青灯古佛的位置,则空了出来,下面什么都没有写。
柳书竹目现疑惑,转头向延济求证,不知是延济没能看到后面记载的内容,还是手札中原本就没有写下青灯古佛的功过是非。
“本身便无字。”
或许,大智菩萨在写下这卷手札的时候,他心存疑惑,并不能确定青灯古佛的功与过。
纸张上的字迹,都是由上古人族的语言写成,延济只是照旧抄写下来。
从葬佛古地出来后,柳书竹精习上古文字,下了不少苦功,对于这些晦涩的字符并不陌生,基本都能认得。
柳书竹忍不住惊奇道:“大智手札中,就记载了这些事吗?看来,这世间第一位菩萨的心里,藏有好大的魄力,他劝说众生参禅礼佛,本人却并不糊涂,连远古众佛的功德和罪孽,也敢一一评定!”大日如来佛祖,既然是佛中至尊,那么佛祖之罪,意指何事,究竟又是什么样的罪过,才会让大智菩萨以笔为刀,留下了这样大逆不道的八个字!?
永不能赎。
永,是永远。
延济和尚接话道:“大智尊者的手札,实是一卷无价瑰宝,远超世人想象,甚至可与青灯佛器、大愿舍利相提并论。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并不限于大智菩萨的生平轶事,似乎还记载了许多与远古佛族有关的秘闻,这是上古佛门第二宝。然贫僧法力有限,要想知道的更多,恐非易事,还需慢慢参研。”
听他的话,这卷手札的真正价值,连智行禅院的僧人都没有真正认识到。而在这位法和尚的心中,上古佛门的诸多遗宝中,大愿舍利毫无疑问为第一,大智手书则位居第二!
见到了青灯古佛的佛名后,再无下文,让柳书竹的心情变得很是急切。
上面没有记载青灯佛的功过,难道是因为青灯古佛被天碑所镇的缘故?
里面,是不是还会记载许多关于各方古地的信息?
“这卷手札,到底有多难参悟?”
延济和尚据实回道:“难似成佛。”
柳书竹听得一愣!
他知道延济和尚断然不会跟他开玩笑,却也没想到,参悟手札的难度,竟与成佛相当?
随即,柳书竹又想到了城外那些请愿的僧人,他们都修持了智行禅院的佛法,是否能够洞悉大智手札中的隐秘,此物毕竟是智行禅院的镇庙之宝。沉舟率百僧在长蛇岭围杀他,宣称‘大智斩蛇’,正是借助了上古妖蛇的怨灵,始才布下杀局。那件事情,世人无从得知,沉舟等人,多半也是从手札中见到过相关记载!
“不会。”
然而,延济和尚连连摇头,语气笃定不疑。
“北境僧众,或许能从中看到一些零星的记载,但都是一些琐事,却未必能让手札显化出许多佛名。世间诸僧,皆不如贫僧。”这位法和尚从来不说大话,他说不会,那便是不会了。
可是,既然大智手札如此难以参悟,那些记载在手札中的佛名,又是如何被他看到的?
“贫僧脑中,有六祖相赠真言,默诵于心,才得以窥探些许隐秘,却因修为所限,无法看到更多的字迹。”
闻言,柳书竹恍然大悟。
延济身上,没有半点智行禅院的修持,之所以还能参悟大智手札,应该得益于六字真言的功劳!
慧凡罗汉临死前,赠他六字真言的传承,而在很多年前,罗汉本人也曾多次翻阅这卷手札,很可能在上面上动了手脚。让人不禁腹诽,佛门中人当真行事古怪,总喜欢把后手留在死后。
延济却否定了他这个猜测:“六祖虽能,但以金身罗汉的果位,恐怕还不能影响大智手札。”
六字真言,实是不动明王咒,承载了不动明王的真知灼见,广纳其大法,神妙不可言传,现如今虽只余下六字,却足以藉此立世。如果不是慧凡大和尚留下了后手,那便是真言本身对手札起到了感应的作用,让延济和尚能够一睹那些古老的秘辛。
“小菩萨,你有没有想过,诸佛大法早已失了精髓,连上古的菩萨都难以传颂,为何六祖偏偏能习得此神通?”
柳书竹不明其意,紧接着他又想到了一个可能,神色微变,不敢置信道:“延济,你的意思是说,慧凡罗汉的六字真言大神通,是在手札中习得的?”
延济点头:“贫僧心中,也是这般猜测。”
六字真言,与今世相隔了整个上古时代,古人不能修,为何六祖却能领悟此法,极有可能也与手札有关。正是看到了里面记载的内容,慧凡罗汉才忆起了前世今生。然而罗汉已死,这些事情是否如他二人所想,也就只有亲自问过大智首徒的怨念才能知道了。
“手札中,如有不动明王咒的残缺六字,是否还会记载了其他佛陀的大法?”
例如,十世佛的悲音颂;再比如,菩提佛的须弥菩提歌?
本想藉此查阅与大智首徒有关的信息,却没想到意外发现了许多惊人的笔记!
大智手札,可以说是一部上古佛门的百科全书,此宝无价。
延济甩手,又祭出一本经文,放置在柳书竹眼前:“小菩萨再看。”这是一本《大智勇圆觉罗义心经》。
这部心经,由慧凡罗汉所创,柳书竹身上也保留着半部拓本,那还是初入西漠时,用了几块晶石从如真小和尚手里坑来的。而延济取出的心经,则是一部原经,是慧凡罗汉亲手所书。
“六祖所写的罗义心经,与纸上的笔记相互比较,您发现了什么?”
罗义心经是用现世的文字所抄录,纸上的笔记完全模仿大智手札,却是上古人文所写。可两相一比较,却不难发现笔画勾勒的相似之处。
延济稽首道:“凡人的字迹可仿,然修为精深之辈,一笔一划的字迹中,亦含有各自所修的理念,却绝难模仿!”
瞬时间,柳书竹的表情变得分外精彩。
延济的意思是说,这卷大智手札……好像不是大智菩萨亲笔所写,而是由慧凡罗汉的前生所抄!
大智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