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徐会长回到座位上,趁着贾有德歇下来喝茶的工夫,他轻轻地清了清嗓子,转了转话题:“柯先生,您这鸣凤元宝考虑出手吗?”
“打算卖。”
“是这么个情况,刚刚博物馆的涂馆长给我来了电话,他对这枚铜钱特别感兴趣,说马上就要过来了,您见个面看看怎么样?”
“没问题。”
买家自己找上门来,哪有推辞的道理呢?
徐会长满脸笑容地说:“那可真是太好了,他们很快就会到,估计还会带上行家来鉴定估价,咱们也趁机在旁边学习学习。”
贾有德跟着问了句:“老涂要亲自来?他是自己想买,还是替博物馆来谈?”
朱胡弯道:“涂馆长可没那么多私房钱,肯定是博物馆的事。”
徐会长点头确认:“是博物馆要收藏。”
贾有德深吸一口气,转向柯御:“小柯,你今天这漏捡得可真够大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他们这些年捡漏虽然不少,但被几家博物馆联系,希望能收购的情况也不多见。
说是收购,其实更倾向于希望他们能无偿捐赠。
涂为民今天这主动上门的架势,意义完全不同。
“这铜钱被博物馆看上了?”
“博物馆都要来收,这面子可真够大的!”
“面子有个啥用,人家看上的是铜钱。”
“看看,这么多捡漏高手在场,一个个看过都没瞧出门道,结果便宜了柯老板,这叫实力说话!”
博物馆有意购买铜钱的消息,就像飓风一样迅速扩散。
原本关注度还不高的鸣凤元宝,因为博物馆的介入,立刻引爆了话题。
这一类铜钱,也由此一下子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没过多久,顶多十几二十分钟吧,包厢的门就被推开了,四个男的走了进来。
这里面有两个柯御是认识的,一位是周马椿,另一位是陆老师。
他们一进门,贾有德、徐会长他们几个赶紧站起来迎接。
“涂会长,鲍会长……”
他们相互间都熟悉,徐会长就给他们介绍道:“这位是柯御,柯先生。”
涂馆长和柯御握了手,同时介绍起来:“柯先生,这位是我们博物馆的副馆长鲍疏文,这位是考古队的鉴定专家,陆代山。还有一位是苏富比拍卖行的周马椿周总。”
“我和陆老师打过照面。”柯御笑着和两人分别握了手:“陆老师,又见面啦。周总,咱们也是再会了。”
周马椿的笑容显得挺复杂的。
他接到涂馆长电话时,正在吃着饭呢。
当涂为民说要请他去给件文物估个价,他还没多想什么。
直到从涂为民嘴里听到柯御的名字,他才反应过来,柯御这小子又捡漏了。
这家伙,简直是天天捡漏,就没消停过啊!
哦不对,昨天他好像没捡漏。
哎不对,昨天他也捡漏了。
而且还特么一个多亿!
如果说在古董行里捡漏得靠真本事,那能在地摊上都捡漏,运气成分就少不了了。
这家伙不管是在鉴定这块,还是运气这块,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简单的寒暄过后,涂为民说明了来意:“柯先生,我们博物馆希望能购买您手里的鸣凤元宝。不知道您是否有意出让?”
柯御说:“价格合适的话,可以考虑。”
涂为民道:“那就好,我今天请陆老师过来,就是想请他帮忙鉴定一下。请周总来,则是想让他估个价,您看怎么样?”
“行。”
柯御拿出鸣凤元宝,放到桌子上。
陆代山从兜里掏出手套戴上,拿起来开始仔细观察。
因为这次是博物馆要收藏,陆代山检查得特别仔细。
大概看了有五分钟,他点点头说:“从铜锈、字迹以及样式来看,应该是唐朝初年的物件。和开元通宝的样式几乎一模一样,有模仿鸣凤元宝的痕迹。”
一听是真家伙,两位馆长心里都暗暗松了口气。
是真的就好。
这时候,陆代山又从兜里拿出个放大镜,接着看。
鉴定时很少用放大镜,放大镜更多是用来观察文物有没有损伤或破损。
现在有些鉴宝节目,动不动就掏放大镜,外行人看着觉得专业,内行人只觉得尴尬。
陆代山这会儿就是在检查这铜钱的破损情况,鉴定它的品相。
这么一搞,又是好几分钟过去了。
陆代山收起放大镜,说:“品相比较一般,不过毕竟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能保存成这样,确实难得。”
毕竟是反王铸造的货币,加上李渊那时候大肆销毁,这一枚不但躲过一劫,还流传了一千多年。
从这个角度看,这枚铜钱本身就带着极好的运气。
鉴定结果出来,接下来轮到周马椿上阵了。
他连铜钱都没怎么看,直接说:“鸣凤元宝没有相关的拍卖记录,我查过,路上也问了些拍卖行的朋友,他们都没见过,也没听说过。这一枚,非常可能是唯一的孤品。”
“而且,这一枚的出现,将百分之百改变通宝钱的历史。开元通宝不再是第一代通宝,鸣凤元宝才是。这份历史研究价值太珍贵了。往小了说,只是改变了钱币的历史,往大了说,其实也算颠覆了一部分历史认知。”
“同时,如果这真是孤品,那它就是梁国遗留下来的唯一货币。其价值……”
他本想说无法估量,可人家请他来就是为了估价。
所以他没把后半句说出来,沉吟片刻后说:“这一枚,如果拿去拍卖,成交价的话……保守估计,不低于1800万!”
1800万,这已经是相当相当保守的估价了!
如果真拿去拍卖,他觉得2000万都有可能。
“1800万?我勒个去,这不过是个铜板,这么点大的玩意儿,就要一千多万?”
“这价格高得有点吓人。”
“这可是孤品!而且是第一代的通宝,一千多万真不算贵!”
“真要拿去拍卖,绝对不止1800万!”
“我以前捡漏花的钱够贵了,结果还不如这玩意儿的一个零头。”
“古董这一行真是离谱,普通人得交多少学费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