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大头兵 > 第3章 新兵步枪射击训练

第3章 新兵步枪射击训练

    如何将大街上来来的壮丁,变成最低级的二等兵?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过程。

    这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

    军官给他们一杆枪,他们也不会使用。

    军官和他们说东南西北,他们甚至分不清前后左右的区别。

    这就必须要练兵。

    新兵训练营的目的,就是把老百姓训练成合格的士兵。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日本人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他们还会给国军时间慢慢的练兵吗?

    不存在的。

    前线战事吃紧,标准的6个月新兵训练,直接压缩成7天紧急集训。

    并不是说抓到壮丁,就直接让他们去打仗的。

    必要的训练,还是有的。

    国军训练营。新兵每天早操结束后,不是吃早饭,而是训练步枪操练。

    国军一天就吃2顿饭,中餐和晚餐。

    所以早操结束以后,就是熟练枪支。

    既然是中央军,自然是有点东西的。

    别的先不说,至少眼前的新兵蛋子,还是能够分配到一部分的武器。

    马成功拿到了一支汉阳造步枪作为练习。

    他以为这是汉阳造步枪,但其实手里的这把不是汉阳造步枪,而是汉式79步枪。

    汉阳造和老套筒,都是有典型的金属外置弹仓设计。

    就在扳机位置前端,特别明显的。

    这大概就是和中正式步枪,或者同时期的欧洲步枪最明显的区别。

    至于看是不是正版的汉阳造或者巩县造,看准星就知道了。

    标准的汉阳造准星是“A”字形状,而且是从枪口向着枪把位置,呈现阶梯形状完美图案。

    这些复杂的工艺,只有大兵工厂才能制造出来。

    根据抗战胜利后的统计。

    汉阳兵工厂和巩县兵工厂制造的标准汉阳造步枪,官方记录生产大约是108万支步枪。

    而当时中正式步枪截止在抗战结束,也不过生产了28万支左右的产量。

    抗战结束后,国军号称有800万大军,八路军少说也有100万军队。

    这么多部队,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部队有枪支,步枪总数量起码也有300万支。

    显然一百万多数量的汉阳造步枪,也不够凑数。

    更何况,战争中还有大量武器损坏和丢失的。

    至于外国进口的步枪。

    几千支,几万支,苏联和美国的武器,都是天文数字的购买价格,总数量非常有限。

    归根结底,想要步枪,还是得看中国自己本土化打造的步枪。

    于是,被后来称为汉式79步枪的家族诞生了。

    最典型的就是晋造79步枪,辽十三步枪,川造79步枪,粤造79步枪,宁造79步枪,金陵造79步枪,大沽造79步枪,满清的元式步枪等等。

    别管这些枪支的图纸是哪来的,哪个兵工厂制造的,反正后来都改造成能打792毫米的圆弹头。

    这些步枪,统称为汉造79步枪(中正式步枪不在这个序列,它用的子弹威力更大,尺寸更大)。

    马成功手里的这一支步枪,就是大名鼎鼎的辽十三步枪。

    这支步枪,也曾经是东北军的主力装备的枪支。

    至于怎么区分普通的七九步枪和辽十三步枪?

    看枪栓上端的位置,有明显的两个泄压口。

    这个步枪的上层构造,和日军的三八大盖的样式很相似。

    此外,辽十三步枪也有配备防尘盖,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辽十三步枪,是三八式步枪的变种版本。

    其实,这把枪的枪机结构是参考奥地利的一战步枪的枪机结构。

    从血统上讲,他其实更加偏向于毛瑟M1924和中正式步枪的图纸。

    也可以理解为这些都是大杂烩。

    反正二战前夕,各国的步枪都是相互抄袭。

    谁也别笑话谁,好用就行。

    至于辽十三和汉阳造的优劣势对比,或者和同时期的其它步枪对比。

    只能说五五开。

    大家都是拉栓步枪,火力标准都是大差不差的那种,全威力子弹都是一枪致命。

    要是真的能够形成装备上的碾压,张大帅早就打过长江以南了。

    拉栓步枪和拉栓步枪的代差是非常小的。

    美军的M1加兰德步枪,那可是半自动火力,所以才能形成有效的火力碾压优势。

    训练靶场上,排长吕超凡手把手的教新兵蛋子打枪。

    “举枪要平稳。”

    “眼睛瞄准标尺,套着准星,在对着靶子扣扳机。”

    “你出列。”

    马成功一愣:“我?”

    “诶!”

    一个老兵递给他一支乔夹,里头有5发子弹。

    马成功连忙接过子弹,随后解下拿下背在身上的步枪

    “真重啊!”

    辽十三步枪,用得是东北自产的核桃楸木。

    普通79步枪那种常规的杉木外壳。

    这就导致它的枪支重量,是要高于同时期的79步枪的重量。

    好处就是,这木头质量非常好,耐磨。

    此外,这款步枪的钢材质量是优于同时期的其它国产步枪。

    毕竟东北的钢铁质量是杠杠的。

    九一八,国人的悲痛。

    马成功手里的这把辽十三步枪,陪伴了东北军南征北战多年,依旧不拉垮。

    可以说,辽十三式步枪的质量真的非常不错。

    至于这一批枪怎么从东北军跑到到中央军的98师来,那就不是他一个新兵蛋子该关心的事情了。

    马成功采用半跪姿态瞄准射击。

    这是他在某连队常用的方式。

    远处的标靶,是100米标靶。

    100米,真的很远。

    人形大小标靶,但在马成功的眼中,就是碗口大小的靶子。

    这个大小,是非常小的。

    马成功用乔夹给步枪里装填5发子弹。

    取出弹桥(一个小金属卡槽片)收藏好,再拉动枪栓。

    瞄准,扣扳机。

    “砰!”

    辽十三的声音清脆,非常诱人。

    只见枪靶子上正中红心,吕超凡大声的说道:“好,继续射击。”

    马成功继续瞄准射击。

    说实话,这把辽十三是一把好枪,百米内基本上指哪打哪。

    就是这后坐力坑爹,比八一杠的反冲击力强多了。

    全威力子弹和中间威力子弹对比,是非常明显的。

    马成功不断的拉栓、瞄准、射击。

    接连5发子弹上靶。

    这个成绩在21世纪,也就义务兵入伍后的基本水准。

    但是在抗战时期,也就是非常难得了。

    这已经算得上神枪手(当时没有狙击手的概念)。

    连长走过来巡视大声叫好:“打得好,这谁的兵?”

    吕超凡立马敬礼:“连长好。我的兵。”

    连长笑着说道:“有赏!”

    马成功赶紧关闭枪栓保险,随后起身,行了一个持枪礼。

    “连长好。”

    连长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打得不错!”

    “奖励了5块法币,以示鼓励。”

    总是要有奖有罚,这样才能管理好一伙人。

    5块法币,大概是国军二等兵一个月的薪水。

    可以说非常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