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首阿嬷唱哭了全场 > 第169章 和平来了 他们走了

第169章 和平来了 他们走了

    在歌曲的前半部分,大家并未认为此歌与爱国相关,只是觉得其震撼好听。

    儿时我常听人说

    裹着小脚的那个

    是困在深山里的阿嬷

    她和阿公是包办的

    大字也不识几个

    结婚前连面都没见过

    炊烟飘过

    煮饭的柴火把腰压弯了

    这首歌节奏明快,萧冬雪咬字清晰,这是她的显著特色,字字分明,使得歌词内容清晰地传递给每一个人。

    ……讲述着一则故事,儿时我常听人说,在山中有一对老夫妻,阿嬷裹着小脚,踏遍山里田间。

    在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婚姻均为包办,他们的爱情也不例外。

    尽管婚前未曾相见,亦不识字,然而他们却用一生的时光,诠释了不离不弃、质朴无华的爱情。

    日复一日地劳作,耕田、砍柴……岁月无情,压弯了他们的脊梁。

    王学志专注地聆听着,虽说歌词悦耳动人,可他却丝毫不满意,没有高亢的声音,没有他所期待的激昂旋律……

    这怎能算是一首爱国歌曲呢?

    黄昏日落

    阿公敲着碗筷把歌唱着

    她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

    等远方开来的车

    门口的板凳在那从没挪过

    眼神还在期盼着

    不知从何时起,每至黄昏日落,阿公饭后,便会敲着碗筷唱歌,似是儿歌,又似是思念之曲。

    而阿嬷天天数着日子,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等待远方驶来的车。

    在家门口能一眼望见路口的地方,每天都放置着同一张板凳。

    阿嬷常常坐在那里,眼神中充满期盼……

    她在期盼什么,又在等待什么?

    刹那间,观众似乎恍然大悟,有人瞬间泪如泉涌,阿嬷和阿公为什么只有两人?他们的子女身在何方?

    原来,那是两个思念子女、翘首期盼子女归家的老人啊。

    王学志突然领悟到了些什么,一股如电流般的兴奋与麻木之感瞬间涌遍全身,令他的神经处于极度振奋之中。

    他紧握拳头,似乎预感到,高潮即将来临,那首他渴盼已久的歌曲即将奏响。

    她生了一个又一个

    都被号角的呼声吹走了

    山那边是什么

    是烈士的英魄

    是他们拼死保卫的新夏国

    原来阿公阿嬷也有好多子女,这对未曾识字的淳朴农民,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们送出了大山。

    历史的号角、集结的号角、冲锋的号角、战斗的号角响彻云霄,他们一个个倒下了……

    倒在了曙光初现之时,倒在了生命的延续之中。

    山的那边是崭新的夏国,山的那边有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

    山的那边有安息着他们的孩子和无数英烈忠骨的土地。

    有阿公阿嬷的期盼……,等待着孩子们归来的心。

    王学志,这位外表看似威严的总导演,此刻内心的热情瞬间被点燃。

    这正是他渴望的旋律,这正是他追寻的歌词。

    即便是像他这般历经诸多风雨、情感不易波动之人,也在此歌的感染下为之动容。

    他极力克制,可眼眶中打转的泪水依旧难以抑制地流淌而出。

    他已不记得,有多久未曾因一首歌感动到落泪了。

    山里面平平奇奇,看似让人怜悯的老夫妻,他们的孩子们一个个被号角吹走了,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牺牲,′

    山里面,那位佝偻的阿公与裹着小脚的阿嬷,令人心生怜悯。

    普普通通的他们,命运,却与国家兴衰,民族的危亡息息相关。

    有人说夏国人是没有信仰的,不,夏国人的信仰是爱国。

    极其普通的《阿嬷》二字,却在作曲家的妙手之下,创作出了感人至深的爱国歌曲。

    这是作者的实力,曾经对《阿嬷》不屑一顾的一位歌迷,甚至抨击这首歌必定平淡无奇的他,如今深感愧疚与敬佩。

    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观看着这场选拔赛,听到这里,她不禁泪流满面,小声地哭出了声。

    她的丈夫正埋头于电脑前,处理着白天未完成的工作。他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肩头,轻声问道:“怎么了?”

    见她的神情显然是被歌声感染哭了,不喜听歌的他,摸了摸妻子的头说“傻瓜,不就是一首歌,有什么好哭的。”

    河那边是什么

    是绵延的战火

    她望着远方泪一滴滴地落

    和平来了

    他们走了

    她等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河的那边,战火纷飞的日子已经离去,但留下历史痕迹如同刻入骨髓的烙印。

    阿嬷的泪,是思念的泪水,是记忆的泪水。

    她那一个个孩子的脸庞,她仍然记忆犹新。他们跨越了眼前的河流,翻过了眼前的山峦,离开了这片山水的家园。

    他们走了,永远回不来了,和平来了,却留下了他们两个,阿公的腰越来越弯,阿嬷也越来越走不动。

    炊烟飘过

    煮饭的柴火把腰压弯了

    黄昏日落

    阿公敲着碗筷把歌唱着

    她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

    等远方开来的车

    门口的板凳在那从没挪过

    眼神还在期盼着

    半首歌曲,舞台的灯光打到哪里,毫不夸张地说,观众席就有哭泣的身影,很难想象,一首歌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它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孕育了母爱的伟大和父爱的崇高,也唤起了人们对他们的深深同情与敬爱。

    人们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为了保家卫国,年轻时的阿公和阿嬷含着泪,在那条唯一的山路,把一个个孩子送出山的画面。

    仿佛听到了号角声中,阿公阿嬷的孩子,与无数先烈一样,一个个倒在战场的悲壮画面。

    舞台上的萧冬雪也一样热泪盈眶,她的歌声不仅感染了别人也感染了自己。

    他们躺在冰冷的世界里,所以我们站着。

    我们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他们躺着。

    他们躺着却托起了国家的胜利,民族的胜利。

    勿忘国耻!勿忘英雄,和英雄的家人。

    《阿嬷》一曲堪称神作,震撼人心!一位网友快速在国民女神选拔赛的官网上留下了深情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