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其实你挺聪明的,你如果肯努力的话,一定很厉害。”
叶晓楠很少直呼她的名字,她继续说道
“他们说你做那篇习题是按照答案做的,不过真要全会了……水平不会差。”
毕竟96的正确率,连叶晓楠做那套试卷,都用了一整天。
“嗯!”周生咧嘴一笑。
嗯是什么意思?叶晓楠从周生目光间看到了一颗深沉的心。
好像在他心里住着另一个灵魂似得,笑容依然绚烂清澈,但是态度感觉很稳,相当稳。
回想起三年间,两人的点点滴滴,心脏莫名一跳。
两人肩并肩走出学校的时候,班主任杨慧正和教英语廖老师在说些什么。
印象中廖老师因为手段严厉而出名,后来事业风生水起,他好像当哪个中学的校长了?
忘了……
廖老师看到他俩,先是愣了一下,叶晓楠瞬间感觉到不自在起来,只好给廖老师点头问好。
到了分叉路口,两人挥手道别。
“那么,下学期再见。”
看到周生那对清澈的眸子在对自己微笑,叶晓楠小嘴轻撅“嗯”了一声,又点点头。
叶晓楠有些伤感,她知道他们可能会走向重点高中这条分水岭的两边。
第二天是周六。
也是中考前放假的第一天。
周生的大舅来电话说要聚一聚。
大舅张庆林在城建局工作,是妈妈亲戚里最有地位的一家之长。
她女儿张雨曦是姑苏高中的,学习还相当不错。
“周生要考试了,我家就不去了。”
“……”
“哎呀,哥,雨曦高考,你舍不舍得出来聚?”
“好了挂了挂了。”
老妈可是很少会决绝大哥的邀请的。
一会儿, 小舅张庆云又贱兮兮的打来电话。
小舅是个包工头,没大舅的觉悟高,但是跟着大舅混吃喝。
张又蓝没好气的喊道:“别叨叨啦!有那功夫,挂了!”
张又蓝生气的挂掉电话,还咕哝一句“谁家都有个坏老三!”
当年小舅张庆云高中毕业后就去混社会,竟然混出了名堂,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大老板。
当年的混混把握新商机的嗅觉可谓敏锐。
他的“老大”还给了他一个酒吧的股份,现在正是春风得意时。
不过这也惹得做公务员的大舅对他敬而远之。
大舅被实权派工作干长了,没怎么把周生的中考当回事,他心里,只有他姑苏中学的女儿才是最出色的!
周生哪怕是考上了市重点,在他眼里那约等于普高!
姑苏中学的很多家长就这么牛,能吹三年,甚至到一辈子!
小舅看不起周生拿着死工资的父亲。
不过小舅为人圆滑,在有时候回外公家过年时,闹得不欢而散,外公都会怪大舅和老妈不懂事,很少苛责小舅。
小舅对周生家不屑归不屑,不过从来都是笑脸相迎,看来社会毒打真的锻炼人。
爸爸周瑞成向来都默不做声,有时候和妈妈外出受了气,也能自行疗伤。
周生听着电话,心里很不好受。
他后世没能让父母在学习方面骄傲过,哪怕后来稍微好一些,但是最终赔了个底朝天。
但是父母对他一如既往的理解。
在周生一年都不给家里打一个电话的时光里,接到父母的嘘寒问暖电话时,还有些不耐烦……
现在想想只能一声长叹!
张又蓝看见周生傻乎乎的看着她,就说,“你大舅说了,你要考上重点高中,他就给你5000,儿子,努力噢!”
周生点头一笑“我要考上了姑苏中学,你能不能别没收礼金,全给我?”
张又蓝其实有点泄气的,儿子啥水平她是知道的,能考个三中就烧香了!
“给,全给你!我一分不要,你要是能考上姑苏中学,我再给买辆山地车!”
山地车在那个年代还是有点小贵,500---10000都有,买哪一款,主要看败家程度了。
“那我小舅给啥?”
“哼,那得问你小舅妈!”
“……”
周生悻悻的回屋复习了。
语、数、英三科他很有信心。
最大的问题就是背诵,这东西初中要求准确,理解根本不用担心。
作文呢,以一个未来20年的体制内报告积累来写初中作文,800字可能都不够他写的。
他用两个小时,答完了那套内部物理试题。
感觉就像是打开电脑机箱,说出每一个部件是什么一样,应该没问题。
张又蓝特地请假在家陪读,正在厨房内弄吃的,周生倒了杯水,按开电视,看了会新闻。
张又蓝看周生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先是愣了愣,要知道在平时,周生一鼓捣电视,绝对要喊上几句的,儿子看电视的神情,让她感觉到有点与众不同,又说不清哪里不同。
父亲下午也赶回来陪儿子,却不敢说一句不该说的。
吃完晚饭,外面还很明亮,周生继续重点攻关化,历、政。
这些背诵的,必须临时抱佛脚,背得快,忘得也快,那就继续背。
天色暗了下来,周生打开台灯。
“咚咚咚,”有人敲门,老妈在喊,“周生,何雷和赵卫晨找你来了!”
然后就听老妈叨叨,“后天就中考了,还出去玩啊?”
赵卫晨挠了挠后脑勺,“嗯,学一天了,出去玩一会,劳逸结合嘛……”
何雷,周生,赵卫晨他们三个一起长大,一起拔过气门芯,一起打过邻居家鸽子,一起挨过揍……
周生一看到何雷,亲切极了。
他俩后世都考上了沪工大。
他想起这个有点闷,还有点狠的家伙,还有相依为命大学时光。
老爸周瑞成肯定要给孩子面子,直接拍板了,“行!劳逸结合,去玩会吧,早点回来!”
周生其实不想出去,因为当年就是他们仨个傻子,在中考前和高考前三天自由复习时候,玩的昏天黑地。
玩完以后,巨心虚!
三人后世都远离家乡,短暂相逢后,又各奔他乡的往事,让周生无比惆怅。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