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下来,我们甲字三号楼有三个人进入十六强,甲字一号楼有四个人进入十六强,本轮获胜一场得两分,对方已经领先我们五分。
十六进八依然是抽签淘汰赛。
这次我的对手是一个筑基初期的青年,之前看他的比试现场,只要我稳扎稳打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虽然越级挑战有点惊世骇俗,但是临场突破这种事我不愿意做,会影响我打基础。
这一轮最大的看点就是穆天顺与小辣椒赵红绫的比试。
两人都是重兵器爱好者,一个使狼牙棒,一个使双锤,可谓是棋逢对手。
不过我并不看好穆天顺,他灵活性明显不如赵红绫。
随着一声令下,穆天顺与赵红绫同时跃上擂台。
“穆师兄,手下留情哦!”赵红绫古灵精怪道。
“师妹说的哪里话,我与你比试败多胜少,该是师妹留情才是!”穆天顺老老实实道。
赵红绫撇了撇嘴,显然对这种老实人也无话可说。
随着擂台长老一声令下,比试正式开始。
穆天顺大吼一声,双锤并举,犹如山岳般向赵红绫压去,气势汹汹,欲以力压人。
然而,赵红绫并未退缩,她身形一闪,仿佛化作了林间穿梭的灵狐,轻松避开了穆天顺的攻势,同时狼牙棒在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直击穆天顺的侧翼。
穆天顺冷哼一声,身形暴起,双锤在空中交织成网,将赵红绫的攻击一一化解,并顺势反击。
两人之间的战斗瞬间变得白热化,每一次兵器的碰撞都激起一圈圈肉眼可见的灵力涟漪,让整个擂台都为之震颤。
随着时间推移,穆天顺的力量优势逐渐显现,他的双锤每一次挥动都更加沉重,仿佛被拦住的洪水一般。
但赵红绫凭借着惊人的速度与灵活的身法,始终能在间不容发之际找到穆天顺的破绽,给予其有效的反击。
正当台下众人以为这场战斗将陷入持久战时,赵红绫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
她猛然加速,身形化作一道残影,直接冲入了穆天顺的双锤之间,利用穆天顺力量转换的间隙,狼牙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精准地击中了穆天顺的护体灵力最薄弱之处。
“砰!”一声巨响,穆天顺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脸色微变,显然已经受创。
而赵红绫则趁机跟进,狼牙棒如同狂风骤雨般落下,最终一记重击,将穆天顺手中的双锤震飞,彻底奠定了胜局。
擂台上,赵红绫收起了狼牙棒,对着穆天顺粲然一笑,眼中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周围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对这位身材娇小却实力惊人的女修表示由衷的敬佩。
而穆天顺则大方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向赵红绫投去赞许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
台下邓越看着两人这个神态,直接捶胸跺脚。
杨魁则依然一副懒洋洋的模样,仿佛刚才输的不是我们楼的人一样。
杨魁排在第四场,他的对手是早上过来挑衅过我们的那个肖张,人如其名,确实嚣张。
当四号被叫上台去的时候,肖张昂着头便飞了上去。
看了一圈发现没人飞上来之后,肖张以为对手是我这个只能走上台的主,毕竟现在场上炼气期修士只有我一个了。
不由得嘴巴开始吹起牛来:“不会是吴晨师弟吧,你要不直接弃权算了,师兄可不想被别人说以大欺小啊!”
杨魁也是真坏,真就等他说完了再走上台去。
看到上台的是杨魁,肖张脸都绿了,再看杨魁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肖张更是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看他们这个神情就知道两人以前肯定没少打交道,而且肖张吃亏不少。
杨魁依然身着一袭青衫,手持“碧落”长剑,剑身泛着淡淡的蓝光,寒气逼人却又不失温润如玉之感。
而肖张虽同样手持长剑,但相比杨魁,明显少了那份飘逸与灵动。
他此刻一身红衣,显得格外骚气。
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但似乎场下没有一个人认为他能赢。
随着裁判长老一声令下,比试正式开始。
杨魁身形一闪,如同清风拂面,瞬间出现在肖张左侧,碧落剑轻挥,一道寒芒划破空气,直指肖张咽喉。
肖张反应迅速,赤焰剑横挡,两剑相交,激起一圈圈肉眼可见的剑气涟漪。
这仅仅是杨魁的试探,他借势一跃,身形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碧落剑在空中留下一道道蓝色的轨迹,次次直逼肖张咽喉。
肖张不甘示弱,全力施展身法,试图与杨魁周旋,但无论他如何努力,总是被杨魁用剑指向咽喉。
杨魁的剑法时而轻盈如风,时而重若千钧,时而如龙腾九天,时而似蛟龙入海,将肖张逼得节节败退,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肖张有心反击,但每次杨魁的剑尖都在肖张咽喉三寸处停下,令他越来越烦躁,章法也越来越乱。
观众席上,众人惊叹于杨魁的剑法之精妙,同时也为肖张捏了一把汗。
不过,肖张并未放弃,他似乎想利用杨魁这种戏耍他的心态让杨魁翻个跟头。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心态,准备放手一搏。
只见肖张突然加速,赤焰剑上火光大盛,同时怒吼一声,向杨魁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然而,杨魁只是微微一笑,碧落剑轻轻一转,竟将肖张势大力沉的一击轻松化解,并顺势一剑刺向肖张咽喉。
眼看自己的脖子即将撞上杨魁的剑,肖张只得就势一滚,后果是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比试结束,杨魁以绝对的优势获胜。
将剑收起来后,杨魁微微一笑,看也不看肖张一眼,反而看了一眼朱远。
嚣张的肖张此刻也不再嚣张了,从地上爬起来后灰溜溜的走下台去。
台上的长老对这种级别的比试显然兴趣不是很大,只想着赶紧比完了好做自己的事情去。
“五号,上场。”